陳誠回憶錄:抗日戰爭

陳誠回憶錄:抗日戰爭
定價:408
NT $ 355
  • 作者:陳誠
  •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10-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6036614
  • ISBN13:9787506036610
  • 裝訂:597頁 / 24 x 17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陳誠回憶錄一抗日戰爭》記述了抗戰時期國民黨高級將領陳誠主持參與和親歷的有關重大歷史事件,分析和評價了國民黨對日作戰的成敗得失。此書對於了解陳誠的生平、思想和政治性格等是最直接的歷史資料,對於讀者從特定視角進一步了解抗日戰爭、以及開展民國史尤其是抗日戰爭史的研究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陳誠回憶錄一抗日戰爭》是《陳誠回憶錄》系列叢書之一,原由台灣「國史館」2005年出版發行。全套叢書共分六卷:《北伐乎亂》(一卷),《國共戰爭》(一卷),《抗日戰爭》(兩卷),《建設台灣》(兩卷)。
 

目錄

第一部 抗戰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侵華是日本的國策
第二節 抗戰是建國必經的過程
第三節 敵我國力的比較
第四節 抗戰的決心與決策
第二章 第一期抗戰
第一節 敵我一般情勢
第二節 北戰場
第三節 淞滬會戰
第四節 淞滬會戰的得失
第五節 津浦線上的大戰
第六節 保衛大武漢的部署與設施
第七節 武漢會戰
第八節 武漢會戰的經驗與教訓
第三章 第二期抗戰
第一節 敵我一般情勢
第二節 汪兆銘認賊作父傀儡登場
第三節 長沙大火
第四節 長沙會戰
第五節 桂南會戰
第六節 豫中會戰與第一戰區
第七節 黃山會議
第四章 拱衛陪都(第六戰區司令長官任內)
第一節 「第六戰區第一」
第二節 一般准備
第三節 軍需獨立
第四節 反攻宜昌
第五節 鄂西會戰
第六節 鄂西會戰的檢討
第七節 王陸一委員《歌電》所引起的風波
第五章 遠 征
第一節 奉命遠征
第二節 史迪威、龍志舟
第三節 胃疾劇發
第六章 勝利到來
第一節 受 降
第二節 復員與接收
第七章 結 語
第一節 勝利的代價
第二節 勝利的反省
第二部 我與湖北
自序
第一章 概 述
第一節 奉命於危難之際
第二節 嚴立三先生代主省政
第三節 回省主政
第二章 宗旨與計划
第一節 手定施政要旨
第二節 各種計划之擬定
第三章 一般性的行政改革及建議
第一節 調整機構
第二節 划分權責
第三節 整編法令
第四節 建議中央四事
第四章 民 政
第一節 二五減租
第二節 土地陳報
第三節 禁煙
第四節 役政
第五節 征用民夫
第六節 糧食問題
第七節 計口授鹽
第八節 鄂東問題
第五章 試行民生主義經濟政策
第一節 政策擬定經過
第二節 增加生產
第三節 征購實物
第四節 物物交換
第五節 憑證分配
第六章 試行計划教育
第一節 從湖北教育說到計划教育
第二節 實施公費制度
第三節 統籌升學就業
第四節 五年計划
第七章 總 結
第一節 得失與檢討
第二節 不虞之譽
第三部 陳誠言行紀要
民國二十六年(一九三七)陳誠四十一歲
民國二十七年(一九三八)陳誠四十二歲
民國二十八年(一九三九)陳誠四十三歲
民國二十九年(一九四○)陳誠四十四歲
民國三十年(一九四一)陳誠四十五歲
民國三十一年(一九四二)陳誠四十六歲
民國三十二年(一九四三)陳誠四十七歲
民國三十三年(一九四四)陳誠四十八歲
民國三十四年(一九四五)陳誠四十九歲
第四部 往來函電
一、蔣委員長手諭
二、呈委員長函電
三、致其他人士函電
附錄一:任賢以救亡 相地而擇守
附錄二:任賢以救亡 相地而擇守
相關人物姓名字號表
 

早在30年前首次訪問美圄時,即已有台灣旅美學者向我介紹過陳誠先生的「石叟叢書」,並為其公私文獻收藏之豐富深感驚羨,但卻遲遲無緣見識廬山真面目。直到2005年3月5日,即陳誠先生逝世40周年,台北「國史館」與陳氏家屬共同舉辦「陳辭修先生文物捐贈暨石叟叢書網上啟用發表會」。據媒體報道得知,這批文獻史料包括1100余件文物,5600余件檔案,1700張照片,其數量之大實出意料。也是在同一天,石叟叢書全部公開,外界人士可以在相關網站上查閱檢索,為辭修先生及其相關史事研究提供極大方便,堪稱民圄史研究歷程中的一大盛事。同時,「國史館」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特地首先出版《陳誠先生回憶錄——抗日戰爭》兩冊,其余部分,包括北伐兩冊、內戰一冊及建設台灣兩冊,也於同年6、7、8月相繼出版。

我雖非辭修先生的專門研究者,但由於與余傳韜先生暨陳幸女士相識相知已久,他們陸續送來已經整理出版的圖書和光碟,使我得以先睹為快,從麗更為深切地認識到石叟叢書的重要史料價值。經過多次坦誠商談,陳氏親屬同意在大陸正式出版,以方便更多各界人士閎讀或研究。同時,又承蒙人民出版社及相關領導的及時關切與支持,慨然允諾盡快正式出版《陳誠回憶錄——抗日戰爭》。我想,眾多民國史研究者,特別是抗日戰爭史研究者,以及為數更多的關心此段重要史事的各界人士,都會為此感到高興。

將父親遺存文物捐贈以后,陳履安先生說:「過去史料所涉人物多在世,自有顧慮,如今我和手足姐嫘午紀都吹了,是讓史料交給『國史館』並讓大家公開研究的時候了。……我們公開家父史料檔案毫無條件,唯一的要求,就是這批史料須無條件對外公開。」對於陳氏子女這樣秉承先人遺願的誠懇心意與坦盪胸懷,我們非常欽佩而且也能充分理解。最近我重訪台北時,聽傳韜兄說;林滿紅女士就任「國史館」館長后,首先拜會並且感謝的就是辭修先生的家屬。滿紅是我老友朋園兄的高足,在史學領域有很高造詣,她所表達的實際上也就是廣大史學界同仁的心意。因為像這樣尊重先輩文物,尊重歷史原貌,並且坦然全部公之於眾的歷史名人后裔,實在難能可貴。

陳誠是追隨蔣介石最久,最為忠誠又最受信任的得力助手,歷經半個多世紀中國主要歷史事變,其自身作為及見聞內容極為豐富,而涉及蔣氏集團高層重大決策及核心機密之處尤多。這一大批珍貴歷史文獻的公布,必將促進民圄史研究更為深入地發展。歷史是錯綜復雜的,而歷史人物更是各有個性特'點。即以陳誠為例,他一輩子忠蔣反共,但卻並非蔣氏亦步亦趨的影子。面臨若干重大歷史事變,他往往有自己的分析與判斷,而這些意見也不一定就與蔣氏雷同。盡管最后終究要絕對服從層峰決斷,但他在遺存文字中卻沒有隱諱自己在思想上的有所保留。再則,陳減在1949年以前雖然是高級將領,主要負責軍事任務,但在1938年6月卻曾兼任溯北省政府主席,在貧困落后的鄂西、鄂北從事經濟與教育方面的革新與建設,多少積累了若干地方行政經驗。這對於他晚年在台灣地區擔任行政院長,想必有所裨益。歷史真有這樣的巧合。在1947年東北戰場上屢戰屢敗的陳誠,因胃疾復發,經手術后奉命於1948年10月飛往台北休養,卻在蔣氏集團瀕臨全盤覆滅的緊急關頭,成為挽救危局的頭號功臣。他到台北后,只靜養了3個月,1949年元旦之后4天就臨危受命,出任台灣省主席。陳誠迅速穩定了「二·二八」事件以后台灣動盪局勢,盡一切努力作好各方面必要准備,迎接了南京政府與眾多軍民空前規模的越海大撤退,並且在此后十余年為台灣經濟的恢復與發展殫精竭慮而且績效頗為顯著。可以說,他這10多年的前期工作,為台灣20世紀60年代以后的經濟起飛奠定了必要的基礎。

歷史不宜以成敗論英雄,在海峽兩岸關系正在日趨好轉的今天,我們更有條件心平氣和、客觀公正地評說民國時期那些史事和人物。還是那句老話,歷史是復雜的,而人們之所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因此研究歷史既需要進得去,又需要出得來,這也就是我一貫提倡的「尊重歷史,超越歷史」。其實,我們的史學前輩早已有此高見卓識,而且把道理說得很清楚。例如王夫之雖然從正統史觀出發,認為:「論人之衡有三:正邪也,是非也,功罪也。」但是他卻反對簡單化的兩極評判,強調必須認識歷史的錯綜復雜。他說:「正邪存乎人,是非存乎言,功罪存乎事;三者相因,而抑不必於相值。正者其言恆是而亦有非,邪者其言恆非而亦有是,故人不可以廢言。是者有功而不必如其所期,非者無功而功固已施於世;人不可以廢言,而顧可以非功乎?論者不平其情,於其人之不正也,凡言皆謂之非,凡功皆謂之罪。乃至身受其庇,天下席其安,后世無能易,猶且謫之曰:此邪人之以亂天下者。此之謂不思其反,以責小人,小人惡得而般之?己腩琪身,天下后世以安之而莫能易,然且任一往之怒,效人之訶誚而訶誚之,小人之不服非無理也,而又惡能抑之?」(《宋論》卷六)船山處於明末清初鼎革之際,其觀察之深刻與論析之精辟,堪稱至理名言,而「平其情」、「思其反」乃是知人論世之要領,應為當代史家所格守。

(日者 shu)熱思滯,匆書此文為序,或可供認識陳誠其人其事及其歷史場景之參考。

章開沅
己丑仲夏於桂子山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