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最扣人心弦的經濟學小說。

我希望這本書可以把它的讀者引導到斯密的原著中去,記住,是不可分離的兩本原著,關于我們身邊的“市場”與“道德”。 ——汪丁丁 著名經濟學家

懷特的書非常棒!情節引人入勝,關于經濟學的論述更為精闢。再多幾本這樣的書,大眾就不會覺得經濟學像現在這樣晦澀乏味了。——迪爾德麗‧麥克卡羅斯基 芝加哥伊利諾斯大學經濟學、歷史學教授

喬納森‧懷特先生生于美國華盛頓特區,長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現在里士滿大學教授經濟學。早年在非洲、拉美的與眾不同的經歷,使得他對貧富差距、社會不公有著比一般人更深刻的體會和思考。同時,作為經濟學教授,也作為亞當‧斯密的信徒,他聯系傳統的斯密理論,對當今的經濟現象進行分析和解釋,寫成了集學術性與通俗性于一體的作品《拯救亞當‧斯密》。

大部分讀者應該對斯密的經濟學經典著作《國富論》有或多或少的了解,然而對他的另一部巨著卻少有所聞,即《道德情操論》。後者表明了斯密的倫理學觀點,對道德、同情、幸福的定義進行了系統的闡述。本書除了對傳統的經濟學經典《國富論》加以詮釋,澄清了被長期誤解的斯密“自私有益”的觀點之外,更把重點放在《道德情操論》上,強調了被經濟學家和思想理論家們忽視的道德在經濟社會中的基礎性作用,探討了道德與財富、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本書的一大特色就是利用了看似荒謬的還魂附體之說,巧妙地引出了本書的靈魂人物亞當‧斯密,借他之口傳達了作者醞釀已久的理念,道出了自己的心聲︰即使在物欲橫流、金錢至上的思潮甚囂塵上的當今世界,也不要放棄追求一份真誠的感情和一種平靜坦蕩的心境,因為真正的幸福就在于此。


喬納森‧懷特,經濟學博士,現任美國弗吉尼亞州里士滿大學羅賓斯商學院經濟學教授,國際問題研究副教授。曾榮獲“里士滿大學杰出教學與杰出貢獻獎”。 主要研究方向有︰倫理學(資本主義)和經濟學(全球化、道德和亞當‧斯密)。他廣泛利用倫理研究中的經濟學,並從倫理角度來分析市場,還經常研究全球化問題,發表了許多國際經濟發展方面的文章,曾榮獲“約翰‧鄧普頓獎”。
 

目錄

第一部分 真正的財富是什麼
第1章 亞當‧斯密復活了
第2章 我的生活全被攪亂了
第3章 一次神秘的會談
第4章 真正的亞當‧斯密能站出來嗎
第5章 經濟學家的午餐會
第6章 《國富論》是在提倡貪婪嗎
第7章 與亞當‧斯密同行
第8章 他在引導我的思想
第9章 金錢買不到的平靜
第10章 我們再一次死里逃生
第11章 財富與幸福的距離
第二部分 改變這個世界
第12章 誰是他們想滅口的人
第13章 這個世界還有多少真情實感
第14章 昏睡的亞當‧斯密
第15章 亞當‧斯密失蹤了
第16章 原來他在這里
第17章 伏爾泰、盧梭都來了
第18章 我們必須義無反顧地逃走
第三部分 為完美的智慧與品格而奮斗
第19章 內心的觀眾
第20章 亞當‧斯密的悖論
第21章 又一個新範例
第22章 依然是“看不見的手”
第23章 追殺者還是來了
第24章 和亞當‧斯密說“再見”
第25章 我說出了他想說的一切
第26章 尾聲
譯者後記
 

8年前,我完成了《拯救亞當‧斯密》一書。隨後,世界經濟經歷了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崩潰。現在看來,政府對經濟的極力干預,儼然是對亞當‧斯密所提出的自由市場之自由主義理想的一大嘲弄。

那麼,亞當‧斯密的觀點,對于當今的投資者,是否就不甚適合了呢?可我認為,現在,他的觀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適用,同時斯密的觀點總是能為學者和市場人士提供大量的寶貴見解。而且,我可以確信,對于當今的這些經濟報道,斯密是絲毫不會覺得奇怪的。在1720年英國遭遇“南海公司泡沫”時,斯密就早已對金融投機及其所引發的恐慌和蕭條的諸多影響頗有洞察。同時,華爾街五花八門的丑聞和紛繁蕪雜的錯誤,也恰恰體現而非否定了斯密的理論。

亞當‧斯密于1723年出生于蘇格蘭,並成為了他的時代最有影響力的道德哲學家之一。他于1759年出版的第一本書《道德情操論》(The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提供了一種關于思維工作方式以及個體與社會之是非觀念的創新性理論。後來,他側重于經濟理論研究,並在1776年的《國富論》一書中闡釋了殖民主義和貿易壁壘的惡劣影響,正是這本書對美國的革命運動產生了深刻影響。

其實,亞當‧斯密並非自由放任政策的教條式倡導者。他對于自由市場的確具有一定的哲學傾向,但他畢竟是一位徹頭徹尾的實用主義者,喜歡通過經驗發現那些真正能夠行得通的東西。因此,在《國富論》—書中,他主張政府對金融市場加以調控,以防止投機者浪費那些本可以妥善使用的國家資本。斯密的理論目標是致力于長期發展,並願意犧牲短期的效率,以達成長期效益。

斯密永遠也不會接受所謂的“理性預期”市場理論,那種理論總是假定市場能夠在對信息的完美理性分析基礎上實現有效運作。按照這種觀點,由于所有的資產價格反映了其基本價值,因而投機繁榮是不可能出現的。與此相反,斯密假定我們的所謂理性頭腦是相當薄弱的,往往易受欺騙,並且經常基于情緒和情感做出各種各樣的決定。于是,斯密對一些經濟主體尤其是職業銀行家和投資者的一些似乎有些不合理的行為進行了闡釋,也因而被稱為是“行為經濟學之父”。

如今,很多政治學家、哲學家和心理學家都經常使用斯密的理論模型。例如,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術對大腦進行掃描的一個有趣發現是,許多選民選擇投誰的票,是源自內心瞬間閃現的一種同情感覺。隨後,當被問及緣何喜歡所投票的政治家時,選民才開始進行邏輯思考。可見,感覺先于邏輯,而且感覺是信仰和行動的基礎。

投資者是否也會以這種感情方式做出決定,如此推測恐怕有些為時過早。當然,許多企業家都擁有一定的情感驅動力(即直覺),並進而形成一種強大的激勵力量。許多商業嘗試的未來結果是難以運用理性分析和邏輯進行預料的,成功往往青睞那些能夠遵循本能感覺的人。另一方面,大多數依靠直覺的賭徒容易失利!然後,無論如何,亞當‧斯密認為,那種促使人們相信他們的行動將會使自己變得富裕(實際並非如此)的自我欺騙,正是社會進步的推動力。這些正是《拯救亞當‧斯密》一書所探討的許多矛盾之一。

在斯密看來,人類有一種創造秩序的本能。土地主人種植作物,店主安排自己的貨品,企業家分配資本,這一切都在嘗試去確定世界的秩序。秩序與生存的本能以及對同情的渴望,都構成了斯密的那句名言——“看不見的手”的基礎。這句話常常被人們誤解,有時會被冠以“貪婪是好的”這樣的觀念。這種觀點並不代表斯密的完整思想,斯密的思想是更復雜而綜合的。雖然自身利益是一種強大的動力,但我們生活在社會團體之中並對他人具有很強的親社會本能和嫉妒與怨恨的本能〈這一切構成了本能正義的基礎)。

然而,如上所述,許多投資者和企業家從一開始就是從一個錯誤的前提出發的,那就是擁有更多可以令他們更開心或更滿足的東西。在斯密的“窮人的兒子”故事(在本書中進行了探討)中,一個年輕人窮其一生之辛苦來積累財富,卻最終發現自己的生命止于最終的物質享樂。亞當‧斯密這位現代經濟學之父,對人生的一些重要事情進行了思考,“公路旁邊曬太陽的乞丐,卻擁有國王們為之奮斗不已的安全感”。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