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西游記》研究(全二冊)

20世紀《西游記》研究(全二冊)
定價:480
NT $ 418
  • 作者:梅新林/主/編
  • 出版社:文化藝術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10-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3935863
  • ISBN13:9787503935862
  • 裝訂:平裝 / 789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這是本《西游記》文學研究論文集。 為便于編目及讀者的檢索,本書把入選論文按其主要內容作了分類,上卷主要包括總論、作者研究、版本研究、淵源研究、影響研究五個版塊,下卷主要包括題旨研究、人物研究、藝術研究、文化研究四個版塊,另外最後本書收入了有關《西游記》是否童話小說的一系列文章,這是《西游記》研究中比較獨特的一個方面,也算是對當初編者們在《回視與超越》一文中提出的應加強“《西游記》與兒童文學的關系研究”的一種回應。

  百年《西游記》研究之所以一脈相承,不絕如縷,即使在曲折行途中依然顯示出向前推進的態勢,乃是因為在研究進程中不僅有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之合奏,更有立場相左針鋒相對之爭鳴,思想與觀點的切磋與撞擊激發了《西游記》研究的活力,並使其一直保持了自我糾正、自我更新的能力。
 

目錄

《西游記》百年研究︰回視與超越(代序)
上卷
 《西游記》考證
 《西游記》的演化
 百回本《西游記》是否吳承恩所作
 也談百回本《西游記》是否吳承恩所作
 再談百回本《西游記》是否吳承恩所作
 關于百回本《西游記》作者之爭的思考與辯證
 吳承恩與明代心學思潮及《西游記》的著作權問題
 雲台山、吳承恩與《西游記》
 《西游記》中的淮安方言
 《西游記》祖本考的再商榷
 《西游記》版本探索
 圍繞著元本《西游記》的問題——《西游證道書》所載虞集撰的“原序”及丘處機的傳記
 論《西游記》的成書
 《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成書時代考辨
 論吳承恩《西游記》對《取經詩話》的繼承和發展
 目連變文、目連戲與唐僧取經故事關系初探
 《西游記》與元明清寶卷
 《樸通事諺解》所引《西游記》考
 論《西游記》續書
 董說的“鯖魚世界”——略論《西游補》的結構、主題和技巧
 《後西游記》的思想、藝術及其他
 解構與創新——評海誠長篇小說《新西游記》
 《西游記》在海外 
下卷
 《西游記》札記
 談《西游記》中的神魔問題
 《西游記》里的神魔問題
 論《西游記》中神佛與妖魔的對立
 把藝術從社會學的框子里解放出來——談神魔小說《西游記》的社會內容
 漫談《西游記》的主題和孫悟空的形象
 也談《西游記》的主題
 重新認識和評價《西游記》
 《西游記》主題思想新論
 《西游記》︰奇特的精神漫游
 取經︰一個多重互補的意義結構
 自由的隱喻︰《西游記》的一種解讀
 《西游記》玄奘弟子故事之演變
 無支祁哈奴曼孫悟空通考
 孫悟空形象的演化——再評“化身論”
 論孫悟空神猴形象的來歷
 論孫悟空
 孫悟空形象分析中的幾個問題
 孫悟空形象的深層意蘊與民族精神
 孫悟空形象的文化哲學意義
 從孫悟空的形象塑造看《西游記》對悲劇和喜劇的超越
 談豬八戒 
 整合的歷程︰論唐僧形象的演變——兼及中國小說演變過程的理論意義
 論唐僧的精神
 論沙僧
 從二郎神形象略窺《西游記》創作心態
 牛魔王佛門淵源考論
 《西游記》土地神形象的民俗考察 
 《西游記》的時間空間結構
 論《西游記》藝術結構的完整性與獨創性
 《西游記》︰游戲筆墨的藝術結晶
 略論《西游記》中的諷刺
 中國敘述學開篇︰四部古典小說新論
 《西游記》的風格與禮樂文化的轉型
 原型模式︰《西游記》的成年禮
 《西游記》︰中國神話文化的大器晚成
 宗教光環下的塵俗治平求索——論世本《西游記》的文化特征
 論《西游記》與宗教的關系
 《西游記》的三教合一和佛道軒輊
 佛表道里儒骨髓︰——《西游記》管窺再得
 《西游記》研究
 論《西游記》的童話特征
 也談《西游記》中神話和童話的交融
 《西游記》是神話和童話的交融嗎?——也談《西游記》的構成材料
 《西游記》究竟是怎樣的一部小說?——兼評對《西游記》的幾種誤解
 《西游記》的文學體裁特征
 建立科學的“西游學”勢在必行
編後記
 

玄奘西行取經是中外宗教史、交通史上的一大奇跡,在這一“乘危遠邁,杖策孤征”的奇跡身後,既產生了諸如《大唐西域記》、《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這樣的紀實性作品,也催生出了《西游記》這樣的虛構性小說。伴隨著其傳播與接受,《西游記》研究漸成風氣,現存最早的版本明金陵世德堂本的陳元之序堪稱第一篇對《西游記》作出比較精到分析的文章。自明至今,薪盡火傳,《西游記》研究成為古典文學研究中一塊豐厚的園地,但有明及清一代,始終以序跋、評點為主,個別論述雖不乏真知灼見,但就整體而言缺乏系統性與理論深度。歷史演進至20世紀,隨著西學東漸的浪潮以及文學界、小說界革命的逐步推進,《西游記》得到許多現代學術先驅的關注,從此步人其現代學術研究的進程。百年以來,學者們在《西游記》研究這片沃土上孜孜不倦,辛勤耕耘,取得了豐碩的成績。前有古人,後有來者,站在21世紀新的起點上,返觀上一百年的《西游記》研究歷程,瞻望今後的研究前景,是我們在這個世紀之初所應進行的一項繼往開來的迫切工作。



20世紀《西游記》研究的百年歷程,呈現出比較明顯的階段段性征,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自20世紀初至中葉,是《西游記》現代學術研究的開創期,以魯迅、胡適、鄭振鐸等為代表的一批學者,以新的價值觀念與批評標準對《西游記》進行闡釋與定位,蓽路藍縷,功不可沒。第二個時期自 世紀中葉至70年代末,是《西游記》研究的單一化時期,由于受特定政治氣氛影響,研究偏重于思想主題的探尋,且多以社會學批評甚至階級斗爭學說圖解《西游記》,成果相對較少。第三個時期為80年代初至世紀末,是《西游記》研究走向全面繁榮的時期,其特征有二︰一是對前人研究成果的反思與質疑,提出了許多新見;二是走向多元化,涉及到多個角度多個方面,且多有爭鳴之作,時聞辯駁之聲,在良好的學術氛圍中把《西游記》研究推進到了新的學術高度。

在第一個時期中,代表性的學者及論著有︰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及《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中有關論述,胡適《西游記考證》與鄭振鐸《西游記的演化》等文章,及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日本東京所見中國小說書目》有關部分,另外還有陳寅恪、袁珂、汪浚等學者也對《西游記》作了一定論述。他們從作者、版本、人物、情節、主題、藝術等各個方面,對《西游記》進行闡釋與研究,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如魯迅與胡適共同確定了《西游記》的作者為明淮安人吳承恩;魯迅提出《西游記》的祖本為楊本,鄭振鐸則提出永樂本說,孫楷第對現存的《西游記》版本作了詳盡而精到的鑒別與著錄,提出了許多創見;魯迅與胡適分別提出了孫悟空原型的“國貨說”與“進口說”;鄭振鐸則對西游故事的演化作了詳細的歸納與論述;陳寅恪從比較文學的視角對孫悟空、豬八戒等人物的原型作了新的探討;等等。當然,由于當時資料限制,他們在一些問題上的論述難免有片面甚至錯誤之處,但瑕不掩瑜,他們墾拓了《西游記》現代學術研究的處女地,為以後研究的逐步走向深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至20世紀中葉,《西游記》研究進人第二個時期。1951年作家出版社編輯出版的《〈西游記〉研究論文集》集中代表了1949—1957年這一段時間的研究成果,從其中所收的文章可以看出,最明顯的變化是研究方法,這⊥時期更多地是從社會歷史批評的視角對《西游記》進行解讀。1954年張天翼發表《〈西游記〉札記》一文,首次把《西游記》中的神魔斗爭與現實社會中的統治階級與人民之間的斗爭聯系起來,並提出孫悟空大鬧天宮象征農民起義以及孫悟空後來成為投降派的觀點。這一研究方法被譽為“撇開了一切玄虛、歪曲的舊說,用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了《西游記》的客觀因素”,“應該是研究《西游記》以及其他一切神話小說的準則”。自此,唯物主義的社會學批評成為佔統治地位的研究方法,在此方法指導下,研究者們對諸如吳承恩的思想性質、孫悟空的階級屬性、小說主題的進步意義等問題作了較有意義的探討,從發表文章的數量看,是相當可觀的,這也從一個方面表明了《西游記》研究隊伍的發展與壯大。但相對而言,由于受特定政治環境的影響,此時的研究範圍較為狹窄,方法也較為單一,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當時的研究,並對後來產生了不良影響。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