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作為美國Matthew Bender公司暢銷書系列“美國法解讀”之一,該書全面講述了美國刑事訴訟法的結構以及內容,匯集了美國刑事訴訟法中所有重要問題,並給予較為深入的分析,提綱挈領,讓讀者非常容易把握美國刑事訴訟法的脈絡。該書在美國被許多法學教授推薦為學生的參考書,為學生理解掌握美國刑事訴訟法原理起到很大的作用。


約書亞‧德雷斯勒,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莫里茨法學院弗蘭克‧R.斯壯講席教授(Frank R.Strong Chair in Law)。美國刑法和刑事程序法領域最受尊敬的權威教授之一,享有極高的國際聲譽;曾榮獲美國著名的唐納德‧H.高登杰出教師獎(Donald H.Gordon Teaching Excellence Award)、俄亥俄州立大學杰出學者獎(University Distinguished Seholar Award)等多項榮譽。
 

目錄

第一章 刑事訴訟法導論
第一節 “刑法”與“刑事訴訟法”的關系
第二節 刑事訴訟法的法律淵源
第三節 刑事訴訟的各個階段
第四節 研讀憲法判例
第二章 刑事訴訟程序的基本立法政策
第一節 刑事訴訟程序的價值標準
第二節 刑事司法的兩種模式
第三節 “事實真相”在刑事司法制度中的地位
第四節 彈劾式與糾問式
第五節 法律視野中的種族、性別與經濟地位
第六節 應當由誰設計刑事程序規則?
第七節 刑事程序規則的形成︰一些根本性分歧
第三章 權利法案的合並問題
第四章 第四修正案︰概覽
第五章 第四修正案︰“人身、住宅、文件和財產”
第六章 第四修正案術語︰“搜查
第七章 第四修正案術語︰“扣押”
第八章 第四修正案︰“合理根據”
第九章 逮捕
第十章 搜查令狀︰引論
第十一章 無證搜查︰緊急情形例外
第十二章 附帶搜查
第十三章 汽車搜查
第十四章 一覽無余原則
第十五章 財產登記搜查
第十六章 同意搜查
第十七章 特瑞案︰刑事偵查中的“合理”權衡標準
第十八章 利益權衡式的“合理性”標準︰主要基于非刑事法目的而進行的搜查扣押活動
第十九章 第四修正案“主體資格
第二十章 第四修正案︰排除規則
第二十一章 訊問規則︰概述
第二十二章 訊問規則︰正當程序條款
第二十三章 訊問規則︰反對強迫自證其罪特權
第二十四章 訊問規則︰米蘭達案
第二十五章 訊問規則︰第六修正案的律師辯護權
第二十六章 目擊證人辨認
第二十七章 誘惑偵查
第二十八章 律師辯護權︰初審和上訴
索引
譯後記
 

《美國刑事訴訟法精解》第四版具有諸多新的特征。其中,最為顯著的特征是,自這一版開始本書擴展成了兩卷本。第一卷所服務的刑事訴訟法課程主要或完全著眼于警察偵查活動。此類課程有著各式各樣的名稱,如︰刑事訴訟程序I;刑事訴訟程序︰偵查;刑事訴訟程序︰警察活動;憲法性刑事訴訟程序;等等。鑒于此類課程有時也會涵蓋被告人在第一審程序與上訴程序中的律師辯護權問題,因此,我們在第一卷中也用專章討論了這一原本不屬于警察活動的內容(該章內容同樣也出現在本書的第二卷)。

《美國刑事訴訟法精解》第二卷涵蓋了警察偵查終結以後的刑事訴訟活動。該卷可以用于以下刑事訴訟法課程︰刑事訴訟程序Ⅱ;刑事訴訟程序︰審判;等等。該課程沿著刑事訴訟活動的發展進程依次展開,具體內容包括以下訴訟階段︰從諸如提出指控、審前保釋、證據開示等審前問題開始,然後是刑事審判程序,最後是定罪後程序(即,量刑和上訴)。

《美國刑事訴訟法精解》主要適用于法學專業的學生。我們撰寫本教材的目的是︰當學生們在使用該教材時,他們可以在它的幫助下滿懷信心地進行課前準備;當教授們將本書推薦或指定給學生時,他們可以滿懷信心地相信本教材將有助于師生之間的課堂討論。根據此前來自學生和教授們的評論,我們可以自信地預測,擴充後的《美國刑事訴訟法精解(第四版)》將會更好地滿足學生和教授們的需要。同樣,基于以前版本的經驗(包括對學術文獻和司法判決意見的大量引用),我們有信心說,這兩卷著作將對學者、執業律師和法院提供更大的幫助。

本教材涵蓋了刑事訴訟領域內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做出的最重要判例。同時,還涉及美國聯邦刑事訴訟規則、聯邦制定法的相關內容以及下級聯邦法院和州法院的相關判例。此外,本書還展示了刑事訴訟程序的基本立法政策問題;並就該領域的某些熱點問題進行了深人的、(我們自認為還算)客觀的討論。

讀者將會發現,本教材便于閱讀和使用。如果想徹底領會某一專題,你可以而且應該閱讀相關的整個章節。在每章之下,我們又分了節和小節。因此,讀者如果需要進行更為細致的研究,則可以直接翻到相應的部分快速尋找所需的答案。同時,我們還引注了大量的重要學術文獻(既有經典的文獻也有最新發表的文獻),因此,讀者可以通過進一步閱讀這些文獻從而就特定專題展開更為深人的研究。此外,鑒于許多專題是相互關聯的,因此,本教材還包括了一些交叉引用的腳注;女口果需要,讀者可以借助這些腳注,輕松地從本教材的某一部分直接跳到具有相關內容的其他部分。

本書的性別政策。很顯然,與男性一樣,女性也可能在刑事司法體制中擔當某種角色——律師、法官、警察、立法者、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據此,在偶數的章節中,我們以男性的人稱代詞來描述刑事司法體制中假想當事人的性別;在奇數的章節中,則用女性的人稱代詞來描述假想當事人的性別。從我們收到的相關評論來看,大多數讀者贊同這種處理方式——至少,由此造成的困惑只是暫時性的。(考慮到這種“形式化的男女平等”處理方式可能會給閱讀和理解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在翻譯中,譯者遵照中文的一般表達習慣,一律譯作“他”,而沒有按照作者的性別政策對此加以性別上的區分。——譯者注)

致謝。在許多人的幫助下,本教材才能夠順利完稿。在此,我只能列舉少數人的名字。Lee Lambom教授和已故的Joseph Grano教授逐頁通讀了本書第一版各章節的原稿並提出F諸多評論。本書的第二版,則由George Thomas教授承擔了這一辛苦工作。許多人對本書第三版各個章節的初稿提出了富有見地的評論。正是因為他們的慷慨幫助,本書才變得越來越好。至于書中依然存有的錯誤和疏漏,則是我們固執己見、對建議和忠告置之不理的結果。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