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五大部分,共十八章,主要闡述了社會工作︰綜合助人的專業,跨入社會工作專業領域,社會工作實務的技能要求,社會工作價值觀與倫理,婦女社會工作實務,兒童和青少年社會工作實務,老年社會工作實務,城區、郊區和國際的恐怖幫派,行動中的社會工作者︰中學凶案等內容。

本書旨在為社會工作專業和相關的部門和人士提供一個專業文獻的選擇。
 

目錄

序言
譯序
第一部分 米國社會的社會工作
第一章 社會福利:對人類需求的回應
引言
把握人類需求
社會福利項目
社會福利的發展
由殖民地時代到大蕭條
由大蕭條到當代
21世紀早期的社會福利
項目支持資金之來源
社會項目之目的和目標
社會項目之設計理念
人類服務項目之類型
人類服務項目之成敗
總結評述
關鍵詞和概念
推薦閱讀
尾注
第二章 社會工作:綜合助人的專業
引言
社會工作的基礎性中心主題
承諾社會改善
旨在提升社會功能
行動導向
尊重人的多元化
多角度的實務視角
社會工作的使命
照顧
治療
改變社會
社會工作的界定
社會工作的實務方法
傳統實務方法
多元方法實務取向
通才實務取向
專才實務方法
社會工作者:多面性
社會工作者的職業模式
當代社會工作者的特征
社會工作者獲得收入的能力
總結評述
關鍵詞和概念
推薦閱讀
尾注
第三章 社會工作專業的興起
引言
專業的性質
社會工作專業:歷史視角
從志願者到一項職業(1915年以前)
專業的初現(1915—1950)
專業的鞏固(1950—1970)
從精英專業模式返回(1970年至今)
9‧11中的社會工作:一個成熟專業的案例
總結述評
關鍵詞和概念
推薦閱讀
尾注
第二部分 社會工作的職業選擇
第四章 跨入社會工作專業領域
第五章 社會工作實務領域
第六章 社會工作實務場所
第三部分 社會工作實務
第七章 社會工作價值觀與倫理
第八章 社會工作實務的技能要求
第九章 把預防作為新方向:社會工作的前景
第十章 全球社會工作
第四部分 面向特殊人群的社會工作實務
第一編 特殊人群概覽
第二編 特殊人權的突出特征
第十一章 婦女社會工作實務
第十二章 女同性戀、男同性戀和雙性戀人群的社會工作實務
第十三章 兒童和青少年社會工作實務
第十四章 老年社會工作實務
第十五章 殘疾人社會工作實務
第三編 鄉村、城區、郊區和國際環境下的社會工作實務
第十六章 鄉村社會工作實務:以阿巴拉契亞為例
第十七章 城區、郊區和國際的恐怖幫派
第五部分 行動中的社會工作者
第十八章 行動中的社會工作者:中學凶案
名詞索引
 

由于社會工作實務采用了許多形式,因此,人們尤其新進社會工作領域的人一般難以清楚地領悟到什麼因素導致了社會工作與其他專業的差異。在過去三十年反復撰寫此書的過程中,我們關注所有社工領域的共同因素而不是強調其內部的變化。我們已將社會工作視為一個應用廣泛的專業。本書的題目《社會工作︰一體多面的專業》就體現了本書的組織理念,即一個專業,但有許多不同層面。

2001年9月11日的悲劇事件和正在發生的恐怖行動,提醒我們,社會工作得以建立的重要基本前提是,個人與國家都不能孤立于其他事物而成長。顧名思義,“社會”一詞強調社會工作是改善個人和群體之間互動的專業。幫助個人強化人際關系,尋求消除危及人們生活質量的各種社會結構中的問題,這些都是社會工作者落實上述前提的操作手段。假如聯系到9‧11事件,與百多年來任何時候相比,今天的社會工作與社會需求的關系更加緊密。

本版對社會工作作了最新描述。其目標在于,幫助新進的社會工作者或希望把社會工作作為可能職業的人士,更好地理解該專業的基礎。瀏覽本書目錄和名詞索引,可以發現本書涉及了相當廣闊的主題。雖然這些主題很少得以深入描述,但是,其整體描述還是提供了社會工作專業的概貌。總之,對社會工作專業進行綜合介紹是本書的宗旨所在。

誠如書名所示,本書注重的是社會工作的專業領域。專業有別于職業的關鍵因素在于,專業運用那些可說明復雜問題的知識,然後有技巧地服務于有需求者。例如,社會工作者處于服務提供和項目開發的前線,這些服務和項目則回應人類需求,諸如無家可歸、貧窮、家庭破裂、精神疾病、身心殘障、酒精和藥物濫用、家庭暴力及許多其他問題。此外,社會工作者習慣性地從事比較長期性的活動,以首先防止這些問題的發生。這可以通過幫助人們從事某些活動予以實現,這些活動則使他們對鄰里、學校、基督教堂或兒萬丈 教堂及其他有意義社會群體有所苒。

社會工作者最關注社會上極大部分弱勢成員。令人吃驚的是,莒1972年本書開始準備以未,那些影響他們生活質量的因素並無明顯變化。老實說,美國即使在經濟最景氣階段也沒能處理好不同類型人口之閬嚴重不平等的問題,我們對此頗感失望。例如,以2000年的美元價值為準,仨此期間,荑國人均收入從13.660美元上升到22.199美元。由于Z000阜每人18,312美元收入就可補償該時期的生活成本增長,因此,該年美亙人均收入遠遠超出食物、住房、交通、衣服等方面基本成本增長的需求。這已使每個人的生活水準有了很大捷高。但是,美國的貧窮家庭比例卻只是從9.3%微降至8.6%。

為什麼平均收入大量增長只導致收入低于貧困線的家庭百分比小攉交化?對美國人口普查局資料的進一步檢測表明,在此期間,1/5最低收入(以不交價格計算)家庭的收入只增長18.7%,而最高收入的五分之一家庭的收入增長了52.3%。因此社會最貧窮成員並沒有平等分享經>發展的咸杲。審視莫國的收入分配,也有助于解釋上述現象。1974年.20%最窮家庭只獲得總收入的4.1%,而1/5最富家庭的相應指標則六43.9%。到2O00年,財富的不平等分配有所加劇,1/5最窮家庭的財富午額已下降到3.6%,而20%最富家庭的該份額則攀至49.6%。

收入分配不平等的不斷加劇能由貧窮家庭成員的能力、動機、努力或行為予以解釋嗎?這是有可能的,但是,鑒于資料反映了最窮1/5即2,1O0萬最低收入家庭的經歷,不同個體的行動差異並不能說明如此大的收9k區別。當然,兆須認識到這種區別主要是多種因素的結杲,這些因素已咸為社會結構釣一部分,諸如,稅收條例、遺產法、僉融資源者盈余的儲蓄和投資的增長,以及可以更公平地構架再分配收入的收入支持項目的設計,這些結構性因素主要是美國人民通過由國家、州和城市等層面的政治過程確定的當選代表進行選擇的結果。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