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能致(治)病

宅能致(治)病
定價:228
NT $ 198
 

內容簡介

《風水學》也稱堪輿學,為什麽叫作「風水」呢?源流在於晉代郭璞所著的《葬經》,郭璞日:「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

風水本是古代相地術的兩大要素,它的核心是人們對居住環境進行選擇和處理。

本書告訴你如何選擇一處適宜的居所。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世界的本源皆為氣
第一節 黃山的啟示
第二節 天壇的奧秘
第二章 風水——農耕文明的智慧閃光
第一節 風水的產生
第二節 風水的源流
第三節 風水的傳播
第四節 風水的「熱」源於「冷」
第五節 正本清源,迷信不屬於中國人
第三章 建築與身體健康
第一節 中國民居建築的特點與作用
一、方形建築
二、圓形建築
第二節 住宅與周圍環境
第三節 門是住宅吉凶的關鍵
一、開朱雀門
二、開青龍門
三、開白虎門
第四節 建築的陰陽比例
第五節 人生有質量
第六節 良好住宅的八個要素
一、風大不宜
二、陽光充足
三、中心受污不宜
四、街巷直沖不宜
五、地勢宜平
六、街道反弓不宜
七、忌天斬煞
八、對煙囪不宜
第七節 住宅環境的禁忌
一、在古代環境中影響和諧的住宅環境
(一)衙門
(二)廟門
(三)冶煉作坊
(四)花街柳巷
(五)監獄
(六)城門口
(七)祠堂
二、在現代城市中的一些不和諧因素
(一)高架橋下
(二)高壓線周圍
(三)無線電發射塔下
(四)高樓樓角所沖之處
(五)玻璃幕牆的左右兩邊
(六)機場、鐵路、高速公路的兩邊
第八節 住房內部結構的不合理
第九節 住房的通風采光
(一)通風不良屬於過靜
(二)通風過強屬於過動
(三)采光過強
(四)采光過弱
第十節 住房結構不完整
第十一節 住房布局安排不當
第四章 住宅內環境風水與健康詳解
第一節 客廳風水與健康
第二節 卧室睡床方位風水與健康
(一)床頭不宜橫梁壓頂
(二)床頭不宜正對房門
(三)床頭不宜太接近窗戶
(四)床頭不宜正對鏡子
第三節 廚房健康關鍵所在
(一)廚灶十二忌諱
(二)爐灶風水方位
(三)八宅命派爐灶方位
(四)廚房風水重點
(五)米缸、冰箱宜忌
第四節 廁所浴室風水
(一)廁所不宜開在西南或東北方
(二)廁所不宜開在房屋的中心
(三)廁所不宜開在南方
(四)廁所宜壓在凶方,忌壓在吉方
(五)浴廁地點宜隱蔽
(六)浴廁不宜改為睡房
(七)浴廁應當保持清潔
(八)浴廁應保持空氣流通
第五章 用中醫的觀點來認識住宅
第一節 用中醫的「望診」觀察住宅
一、望診的實質是望氣
二、購宅必觀
三、住宅情況在面部的體現
四、中醫的望診
(一)望診的要點——神、色、形、態
(二)局部的觀察
第二節 用耳朵來了解住宅
一、聞診的實質是聞氣
二、從聲音辨別住宅
三、由聲音了解身體
第三節 用中醫的方法調整住宅
一、住宅吉凶的關鍵是陰陽平衡
二、具體的調整方法
(一)按時間、季節的調整
(二)按照地利調整
三、中醫的其他治療方法
第六章 宅能治病,宅即是藥,藥能安人,藥即是宅
第一節 宅能治病,宅即是藥
一、住宅裝修問題
二、房屋的「使用體積」問題
第二節 藥能安人,藥即是宅
一、環境致病因素的藥物調整
二、室內環境不佳時的藥物調整
三、特殊情況的處理
四、古人調整住宅治病的案例
附:余親驗住宅治病案例
 

據母親言講,余因早產,身體素質不佳,三歲還走路不穩,五歲眼(目青)還怕風,雖然沒有什麼病,但自己感覺身體總不如別人,做體力活時力不從心。參加工作后,經過自習中醫,方明白這是先天不足。考慮到求醫之難、患病之苦,為了少吃藥少生病、少就醫、少求人,於是自習中醫。祖父由汾陽來到太原,看到余手捧醫書,曰:中醫是咱們家的祖傳,汝之大祖父是汾州名醫,家中醫書很多,可以拿一部分來研究學習。當時即與祖父回汾陽老家,拿到中醫典籍。由於年輕,受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對中國古代文化不甚了解,發現書籍中國有圖形,講的是「穴位」,即認為是針灸書。回到家后看了前言和介紹,才發現是講堪輿、講地理的風水書籍,受年齡及所受教育的影響,錯誤地認為這些書籍中所講的內容是迷信,是糟粕。為了走正確的道路,不受這些迷信的干擾,讓祖父又將這些典籍送了回去,等數年之后,明白事理,再回家時,這些書籍已不知去向,至今回想起來都惋惜不已。回家之后認真翻閱醫書,才發現家藏醫書中還有講述八字的書籍,醫書中邊角及空白處有祖父手寫的八字資料,這些記載讓我思考了好多!一個老中醫,能夠治療疾病,救死扶傷即可,為何家中還備有這些風水、八字的書籍呢?中醫難道和風水、八字有關嗎?這個問題困惑了我好多年。

從醫數耷之后,對中醫理論、陰陽五行有了深刻的認識,對以前所認為鮑「迷僖」也將信將疑,逐步對這些翅識產生了漱厚的興趣,進一步將中醫、風水、八孚、相達聯東超來恩着,在臨床上診斷、治療疾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然而在思想上產生突變是在上世80年代。

中醫是挑戰自我,適到老,學到老的工作,經常要遇到新的病人、新的症狀,每天鄱幽須學習、查鬩《黃帝內經》、《傷寒論》、《諸病源候論》等中醫典籍,不斷地思者,以找到正楹的淹療方法。唐代藥王孫思邈的《干金苊》是一部重要鯝中醫典籍,列`先笠在真中的《大醫學業》篇中講到,要成為一個高明的醫生,幽須要具備什麼樣蛔知識結摑。

因為從事中醫工作,所以幽須要「諳素闥、甲乙、黃帝針經、明堂流注、十二經脈、三鄱九候、五臟^腑、表里孔穴、本草藥對、張仲景、王叔利、阮河甬、范東陽、張擊、鞽邵等諸部經方」。

由於醫生面對的是病人,是生活在祉會之上、天地之間匈病人,速些病人受外界的氣候變化、內在的心理活動、周圍居住環境的影晌而笠病,出現陰陽五行不平衡。這些問題不是只掌握中醫理論、記熟中尊藥蚰功能芏淹就能應付的,幽須要「妙解陰陽祿命、諸家榴法及炮銫五兆、周易東王並須精熟,妞此乃得為人醫」。

如果醫生不重視這些知識,那麼就會出現「如無圍硬游,動致顛飧」白缶結果。

到孫先生還認為,醫生對病人而言是醫生,但跑是生活在社會上的人,他幽須要與普通人接觸,要了解社會上的普通人的一切思想活動。所以醫生要注意「不讀五經,不知有仁義之道;不讀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讀諸子,睹事則不能默而識之;不讀內經,則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讀庄老,不能任其體運則吉凶拘忌觸塗而生,至於五行休王、七曜天文並須探賾,若能具而學之,則於醫道無所滯礙,盡善盡美矣」。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