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田勇講弗里德曼

郭田勇講弗里德曼
定價:108
NT $ 94
  • 作者:郭田勇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08-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1155735
  • ISBN13:9787301155738
  • 裝訂:平裝 / 221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事實上,正是80年前的那場經濟大蕭條成就了凱恩斯主義,使其思想迅速在西方世界得以傳播,被各國政府采納,掀起了一場革命;而之後當凱恩斯理論在處理滯脹問題陷入困境之時,弗里德曼卻因其新自由主義聲名鵲起;80年後的今天,國際金融危機正在蔓延和深化,各國政府又開始紛紛譴責甚至摒棄“新自由主義”,再次回歸凱恩斯理論。

在每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機面前,經濟學家總被推到風口浪尖,成為矛頭直指的對象。其實,經濟學家的理論對政府政策的制定固然存有影響,但卻無需過分放大。總體而言,經濟學的任何一派學說,都與其所處的時代分不開,是潮流的產物,盡管其對于實踐具有指導作用,但評判一種理論的優劣卻不能脫離其賴以發揮作用的現實約束條件。

此番金融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監管缺位,屬于政府過失。盡管弗里德曼是自由主義者,但他並非主張完全無政府,正如他在《自由選擇》中曾寫到︰政府的職責是“負責國家安全、社會公正、公共管理與救濟貧民”;他也並非完全反對政府干預經濟,只是反對政府的過度干預,他更希望政府僅僅扮演規章制度的制定者和仲裁人的角色。

因此,面對仍未見底的世界經濟,凱恩斯與弗里德曼的理論孰優孰劣我們無從評說,但如果就金融危機而徹底否定弗里德曼及其理論未免太過偏頗。因為毋庸置疑的是,盡管自由市場制度並不完美,無論是其運行的過去、現在,抑或將來都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但迄今為止,它仍是人類所能找到的最好的資源配置機制。在危機後的非常時期,政府干預不失為糾正市場失靈的一個手段。但我們更應關注的,不是是否以政府干預經濟代替自由市場制度的問題,而是如何針對金融危機所暴露出來的市場缺陷,找到干預市場與市場本身效用發揮的平衡點,對政策制定進行調整,以此提高市場經濟的運行效率。而且,當危機度過之時,政府則應當從經濟干預中及時撤離出來,創造條件使市場和價格制度發揮最大功能,從這個意義上說,展望經濟的未來,我們依然要學會用弗里德曼的眼楮看世界。

在編寫此書的過程中,我們不僅重溫了大師的累累的學術碩果,更感悟到其對學術堅忍不拔的追求。弗里德曼在極其不利的學術環境下依然長期堅定地支持經濟自由主義理念,並宣揚貨幣主義經濟政策理論,直到逐步受到各界重視,登上歷史舞台,成為西方政府政策操作的理論依據。事實上,這種執著的研究態度在今天這樣一個嘈雜、浮躁的世界里,或許比理論本身更具價值。建立信仰、追隨信仰,以平和嚴謹的心態從事研究工作,這是大師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也是對所有學術工作者的一次靈魂洗禮。
 

目錄

第一章 一代宗師——弗里德曼的一生
第二章 “單一規則”——貨幣主義理論的創立和發展
第三章 “長痛不如短痛”——貨幣主義政策實踐
第四章 碩果累累——在政治經濟其他領域的貢獻
第五章 自由主義的踐行者——公共政策領域的理論與實踐
結語
參考文獻
 

自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為了應對危機,西方各國再度將凱恩斯主義奉為圭臬,紛紛采取了巨額赤字、大量舉債,甚至不惜以中央銀行直接購買國債等非常規手段干預市場。而此時弗里德曼卻被束之高閣,甚至屢遭抨擊,更有學者將其“新自由主義”理論斥為應為金融危機“埋單”。值此凱恩斯主義政策愈燃愈烈之際,懷念弗里德曼,重溫大師理論,正確理解其“新自由主義”的思想,不僅有利于冷靜、理性地認識金融危機,也對思考與探索後危機時代的全球經濟發展方向和貨幣金融體系重構框架都將大有裨益。

弗里德曼是20世紀最偉大的經濟學家之一,曾因在“消費分析、貨幣理論以及對經濟穩定政策復雜性的論證”方面的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從其生平可以了解到,弗里德曼的一生是“美國夢”的一個極其鮮活的例子,對個人自由、經濟自由的追求是他一生的信仰。他認為財富的增加會刺激更多消費而非邊際消費傾向遞減;他信奉貨幣供應對經濟的刺激或抑制作用,力主單一規則的貨幣政策而非采用擴張性政策調節經濟;他主推由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來穩定經濟而非政府過分主動干預、熨平周期。這三個方面幾乎顛覆了大蕭條後被奉若神明的凱恩斯主義,直搗其核心腹地,也使弗里德曼成為20世紀唯一一位能與凱恩斯比肩的經濟學家,成為美國主流經濟學兩翼中的一翼。

事實上,正是80年前的那場經濟大蕭條成就了凱恩斯主義,使其思想迅速在西方世界得以傳播,被各國政府采納,掀起了一場革命;而之後當凱恩斯理論在處理滯脹問題陷入困境之時,弗里德曼卻因其新自由主義聲名鵲起;80年後的今天,國際金融危機正在蔓延和深化,各國政府又開始紛紛譴責甚至摒棄“新自由主義”,再次回歸凱恩斯理論。

在每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機面前,經濟學家總被推到風口浪尖,成為矛頭直指的對象。其實,經濟學家的理論對政府政策的制定固然存有影響,但卻無需過分放大。總體而言,經濟學的任何一派學說,都與其所處的時代分不開,是潮流的產物,盡管其對于實踐具有指導作用,但評判一種理論的優劣卻不能脫離其賴以發揮作用的現實約束條件。

此番金融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監管缺位,屬于政府過失。盡管弗里德曼是自由主義者,但他並非主張完全無政府,正如他在《自由選擇》中曾寫到︰政府的職責是“負責國家安全、社會公正、公共管理與救濟貧民”;他也並非完全反對政府干預經濟,只是反對政府的過度干預,他更希望政府僅僅扮演規章制度的制定者和仲裁人的角色。

因此,面對仍未見底的世界經濟,凱恩斯與弗里德曼的理論孰優孰劣我們無從評說,但如果就金融危機而徹底否定弗里德曼及其理論未免太過偏頗。因為毋庸置疑的是,盡管自由市場制度並不完美,無論是其運行的過去、現在,抑或將來都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但迄今為止,它仍是人類所能找到的最好的資源配置機制。在危機後的非常時期,政府干預不失為糾正市場失靈的一個手段。但我們更應關注的,不是是否以政府干預經濟代替自由市場制度的問題,而是如何針對金融危機所暴露出來的市場缺陷,找到干預市場與市場本身效用發揮的平衡點,對政策制定進行調整,以此提高市場經濟的運行效率。而且,當危機度過之時,政府則應當從經濟干預中及時撤離出來,創造條件使市場和價格制度發揮最大功能,從這個意義上說,展望經濟的未來,我們依然要學會用弗里德曼的眼楮看世界。

在編寫此書的過程中,我們不僅重溫了大師的累累的學術碩果,更感悟到其對學術堅忍不拔的追求。弗里德曼在極其不利的學術環境下依然長期堅定地支持經濟自由主義理念,並宣揚貨幣主義經濟政策理論,直到逐步受到各界重視,登上歷史舞台,成為西方政府政策操作的理論依據。事實上,這種執著的研究態度在今天這樣一個嘈雜、浮躁的世界里,或許比理論本身更具價值。建立信仰、追隨信仰,以平和嚴謹的心態從事研究工作,這是大師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也是對所有學術工作者的一次靈魂洗禮。

在本書編寫和付梓過程中,得到了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郭宏堅、陸洋、蔣蛟龍、祁妙、裴玉等同志的大力幫助,北京大學出版社的閔艷芸編輯也付出了不少心血和勞動,在此一並表示感謝。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