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卡爾‧雅斯貝爾斯是20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大哲學家》是其所構想三卷巨著中僅完成出版的一卷。在本書中,雅斯貝爾斯跳出尚以歐洲為中心的存在主義哲學框架,而以哲學家著作的獨創性和相似的思維方式為取向,將世界上取得卓越成就的哲學家劃分為思維方式的創造者、思辨的集大成者和原創性形而上學家三種類型。本書是大手筆寫大家的學術典範,資料豐富,層次分明,學術性強,思想深刻,分析精闢,評論準確,具有重要的學術參考價值。
 

目錄

前言
導論
一 關于人類的大人物
二 哲學家與其他大人物的區別
三 大哲學家的標準
四 大哲學家的挑選和編組
(一)編組的必要性及其在歷史上的變化
(二)將哲學家分成的三大組
(三)尋找分組中的原則
(四)為學習者的選擇
五 與哲學家的交往
六 關于大哲學家的爭辯
七 對大哲學家的疑問
八 對大哲學家描述的任務
思想範式的創造者
蘇格拉底
一 生平資料(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
二 思想發展
三 對話
四 蘇格拉底生命的本質
五 法院的起訴
六 柏拉圖對蘇格拉底的美化
七 影響史
八 蘇格拉底不朽的意義
佛陀
一 生平述略
二 教義與禪定
三 教義的陳述
四 對佛陀創新問題的探討
五 發展史
六 佛陀與佛教對我們來說有何意義
孔子
一 生平
二 孔子的根本思想︰借對古代的復興以實現對人類的救濟
三 孔子的道德、倫理規範
四 根本知識
五 孔子的極限意識
六 有關孔子的人格
七 孔子及其反對者
八 影響史
耶穌
一 宣告
二 耶穌的生平
三 對耶穌人格的看法
四 耶穌的影響
有關思想範式創造者的討論
一 闡釋的方法
二 為什麼單單是這四個人
三 這四位大師的共同點和差異
四 我們對待四大哲學範式創造者的態度
思辨的集大成者
柏拉圖
一 生平和著作︰理解柏拉圖的前提
(一)柏拉圖的生平(公元前428年~公元前347年)
(二)柏拉圖的著作
(三)理解柏拉圖的前提
二 柏拉圖的哲學
(一)柏拉圖的思想
(二)可表達的問題
(三)理念、辯證法、厄洛斯
(四)柏拉圖思想的特殊領域
三 特色與評論
(一)對柏拉圖的總體評價
(二)柏拉圖的局限性
(三)柏拉圖對我們的意義
四 歷史影響
奧古斯丁
一 生平和著作
二 從哲學到信仰的認識
(一)皈依基督教
(二)在遵循天啟思想基本原理前提下,獨立的哲學思想的改變
(三)奧古斯丁思想的發展
三 奧古斯丁思想的方法
(一)生存之光與《聖經》的詮釋
(二)理性和信仰的真理
(三)上帝和基督
(四)啟示信仰中的哲學思想
四 特征和批判
(一)在首次全部觀點中的人格
(二)與克爾愷郭爾和尼采的比較
(三)基督教會思想
(四)奧古斯丁的矛盾
(五)作品形式
(六)人格
五 歷史地位、影響史和現實意義
(一)歷史地位
(二)影響史
(三)奧古斯丁對我們的意義
康德
一 生平與著作
二 康德走向批判哲學的道路
(一)前批判著作
(二)1766年之後的轉折
(三)新問題︰主客體分裂以及新哲學的出發點
三 康德對認識的解釋的結構
(一)分裂
(二)感觀性、空間和時間
(三)思想
(四)從判斷中引出範疇
(五)兩個基礎
(六)出發點是意識而不是存在
(七)先驗推論
(八)康德說明非對象性事物的源泉的方法之分析
(九)二律背反
(十)理智原型
(十一)回顧和總結
四 在其所有形式當中的理性的結構
(一)理念
(二)倫理行為
(三)對美的直觀
(四)康德對超越性事物的哲學解釋
五 康德的理性
(一)思維方式的革命
(二)康德的問題的廣闊性
(三)康德的懷疑論
(四)哲學思維的消極意義與積極意義
(五)人的有限性與理性的界限
六 政治與歷史
(一)基本思想
(二)公民社會的觀念
(三)啟蒙之路
(四)康德的時代
(五)康德的政治思想方式
(六)反對意見
(七)比較
七 對康德的批判
(一)科學性特點
(二)通向“教條”之路
(三)體系的要求
(四)康德哲學的局限
(五)康德的思維方式
(六)關于對康德的闡釋
八 康德的歷史地位、對今天的影響與意義
原創性形而上學家
阿那克西曼德
赫拉克利特與巴門尼德斯
一 赫拉克利特
二 巴門尼德斯
三 比較赫拉克利特與巴門尼德斯
柏羅丁
一 生平與著作
二 對柏羅丁的“體系”的描述
三 整體性的超越
四 認識的諸層次
五 思辨性的超越
六 墮落與升華
七 反對唯物主義與諾斯替教派
八 批判性特點
九 歷史地位及其影響
安瑟爾謨
一 生平與著作
二 安瑟爾謨的基本哲學思想
(一)對思想的復述
(二)闡釋
(三)安瑟爾謨基本思想的歷史
三 安瑟爾謨思維的特點
(一)安瑟爾謨原本作為基督教式思維的哲學
(二)何謂安瑟爾謨的思維
(三)權威性
斯賓諾莎
一 生平與著作
二 哲學與生活實踐
三 形而上學觀點
(一)實體、屬性、樣式
(二)上帝
(三)兩種屬性
(四)樣式
(五)時間;必然性
(六)上帝與世界之間的飛躍及其統一性問題
四 認識的理論
(一)認識的階段
(二)觀念
(三)與上帝的關系
(四)斯賓諾莎對自己根據幾何學方法獲得的洞識的闡述
(五)神秘主義、理性主義、思辨性思維
五 人
(一)人不是實體,而是樣式
(二)人的思維與神的思維
(三)人是精神和形體
(四)人與動物以及人們之間的不同
(五)不朽與永恆
六 目的無涉和價值無涉
(一)目的和價值是從上帝觀的顛倒中產生的成見
(二)我們作為樣式的有限理智
(三)現實與價值
(四)兩種認識方式的轉換
(五)價值無涉的倫理
七 精神的奴役與自由
(一)關于情感的學說
(二)對奴役的描述
(三)觀念與自由的可能性
八 宗教與國家
(一)斯賓諾莎的國家思想
(二)國家中的宗教
(三)斯賓諾莎的宗教解釋和政治學的批判性特征
九 斯賓諾莎哲學的特點
(一)斯賓諾莎的哲學與本質一瞥
(二)斯賓諾莎的局限
十 斯賓諾莎的身後影響
老子
一 生平與著作
二 對老子哲學的闡述
(一)道
(二)道與世界
(三)道與個體的人(生命的實踐)
(四)道與國家之統治(駕馭人類社會的實踐)
三 獨特性與批判
(一)老子的意義
(二)效法老子的各色人物
(三)老子在歷史上的地位及其局限性
龍樹
一 歷史位置
二 思維操作
三 對學說的概括
四 有關學說意義的討論
五 歷史比較
附錄
一 雅斯貝爾斯年表
二 《大哲學家》德文原書目錄中譯文
三 參考文獻
譯後記
《大哲學家》中文版第二版後記
 

“緊隨你自己!”

——卡爾‧雅斯貝爾斯對中國可能具有的意義 顧彬

中國和歐洲之相遇大抵被烙上了一種神秘故事的烙印。其間一直有著相逼的事發生,只不過我們對此所知甚少而已。這常常是由于缺乏語言的知識,也往往是因為不具備歷史的意識,更常見的乃是一種純粹的意識形態使麻,正是有鑒于此才使得這相遇的故事獲得了其應有的權利。當年的後殖民王義思潮不僅損害了中國和歐洲的相遇,而且也對這一相遇的歷史性產生了消極的影響。因此,一位德國大思想家違背時代的精神,在他的土部主要者咋中對中國做了介紹,並且將亞洲和歐洲的真實相遇以不可思議的方式惟妙 肖地予以再現,這真是一次歷史的機遇。

我是在這樣的一個時代中長大的,那時孔子不論是在中國的理論家還是在德國的漢學家那里都遭到唾棄。人們不一定要喜愛孔子,但是應當嚴肅地對待七︰卡爾‧雅斯貝爾斯這樣做了,並且這還不僅限于孔子,尚包括老子。對雅韓貝爾斯來講,這兩位同屬于“大哲學家”的範疇,並且孔子被認為是“思言範式的創造者”,進而與蘇格拉底、佛陀以及耶穌並列,處于所有人類歷史詢開端。在20世紀,很少有人給予孔子如此崇高的地位。中國在其革命的進瑾中常常淡忘了對自己固有傳統應有的重視,取而代之的卻是對所有所謂新生事物的偏愛。在這里我們可以順著雅斯貝爾斯“交流作為人類存在的普遍前提”的理論繼續思考下去︰交流同樣也是與古代事物的溝通,是傳統的事情。

20世紀顯現出兩種極端的發展︰其一是過度的個人主義,其二是極度的集體主義。這兩者同樣都需要批判。後一種傾向長期以來就有批評家予以抨擊,而前一種傾向到國前為止也只有神學家和哲學家作為問題提了出來。愈來愈多地由金錢來支配的東方和西方社會的發展,全力促成了個人主義的泛濫。他們認為這一切皆是由于自我權力的完善而得以成就的,並使之根本成為可能。這是一種認為不需要他者的個人主義。不過並沒有誰獨自生活在一個孤島之上。雅斯貝爾斯說︰“如果我只是我自己的話,那我必然會變成荒蕪。”或者︰“我相信,我之所以會真正成為我自己,並不只是借助于我自身促成的。”正是雅斯貝爾斯“統攝”(我們每一個人都為某種東西所統攝著)這一思想,使得他有關交流的理論成為人類存在的基礎,也從而使得中國與歐洲的相遇如此碩果累累。

作為詩人和日耳曼學者的馮至在20世紀30年代曾師從雅斯貝爾斯在海德堡學習過,此乃眾所周知的事,並且後來馮至在他那動人心弦的美麗的十四行詩中吸收了雅氏有關交流的哲學。由于對中國現代文學的普遍輕柵,令人遺憾的是,這樣的一個重要影響不論在中國還是在歐洲都鮮為人知。誰要是重新發現雅斯貝爾斯的話,那他就會重新發現馮至,而重新發現馮至卻意味著重新發現了一段德國人與中國人相遇的神秘故事。這一故事異常豐富多彩,並不僅僅局限于材料方面,更在于其內容。馮至的十四行詩乃是雅斯貝爾斯哲學綱要的詩歌形式的轉化。這些詩歌同時也在繼續吟詠著存在主義哲學的重要思想。處于某一世界之中的人類共同思想,其中個人的失敗總是更可能地顯現出來J那對交流保持著開放的個人,也會離超驗更近些。這一規則適用于每一個人,不論他在東方抑或在西方。正因為此,雅斯貝爾斯在他的“世界哲學”中也極力納人了中國哲學的內容,基于同樣的理由馮至在他的十四行詩中也盡可能地融人了德國特別是歐洲思想家或藝術家的內涵。誰要是緊隨自我的話,這便意味著與他人在交流之中共處,那麼他便會成為這樣一個人,一個不再區分德國人或中國人的人。就這方面而言,我們也可以將“軸心時代”的觀念帶人現代︰像以往分散在地球所有重要地區的大思想家創立了具有鮮明性共同特點的學說一樣,東方和西方的人們今天也有必要為了世界的共同體建立一個新的“軸心時期”,在這樣的一個時期中,是由人而非民族來決定人類的命運。正是在這土意義之上,雅斯貝爾斯創造了他的幾個重要哲學概念,而這些詞匯又都是以“世界”(Welt)一詞作為開頭的︰世界方向(Weltorientierung),世界哲學(Weltphilosophie),世界市民(Weltburgertum),世界意識(Weltbewusstsein),世界歷史(Weltgeschichte)。讓讀者在閱讀的行為之中與傳統的、與“其他”的以及與“他者”建立起交流來,從而進入一個“世界時代”,一個不再依據“自己”和“異己”來區分人類的時代,這干景我們的哲學家尋給讀者?使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