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道三十年:中國民營經濟啟示錄

險道三十年:中國民營經濟啟示錄
定價:192
NT $ 167
  • 作者:丁子江
  •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5064920
  • ISBN13:9787305064920
  • 裝訂:229頁 / 25 x 18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中國民營經濟的崛起是社會轉型中一種別無他擇的風險取向,一種在兩難抉擇中迫不得已的生存拯救。

經過30年的發展,中國民營經濟在現代經濟增長中越來越占有更大的份額,為中國從傳統社會走向現代化開辟了一條出路,並在社會、文化和價值觀的變革中,成為重要的物質力量。民營經濟的高速發展,主要利用了龐大的社會勞動力資源、廣闊的市場空間和靈活的機制。這還不是全部。把目光放在改革的全局,考察與它直接聯系的多個方面,可以看到民營經濟還依靠了什麽┅┅


丁子江,北京大學哲學碩士、美國普渡大學哲學碩士及博士、加州州立大學(波莫納)哲學系教授,曾任美國中國當代研究中心研究員,原北美中國哲學家協會副會長。曾研究或任教於北京大學、美國普渡大學、印地安那大學、芝加哥大學和西北大學等。著有《思貫中西》、《美國之劫》、《經濟大逃亡》、《中美婚戀的性學分析》、《中美婚戀紀實文學》、《中國當代民營經濟史評》、《中國的復興》(合著)等書,以及大量中英文學術論文和其他各類作品,並多次獲得多種寫作獎項。
 

目錄

作者自序
前言
導讀
第一篇 絕境與生路——經濟轉型的風險取向
第一章 萌芽破土
第二章 兩起一伏
第三章 蓄勢待發
第四章 隱顯相映
第二篇 匯流與大湖——經濟改革開放的多維張力
第六章 沿海升級
第七章 大潮西卷
第八章 集市新生
第九章 打破壟斷
第十章 機制更新
第十一章 社會資本
第十二章 派生體制
第十三章 實效主義
第十四章 環境局限
第三篇 撞擊與整合——中西經濟文化的相互作用
第十五章 觀念交替
第十六章 逐富傳統
第十七章 先富者辨
第四篇 現狀與未來——對挑戰和隱患的理性認知
第十八章 增長問題
第十九章 發展失衡
第二十章 社會沖突
┅┅
結語 走向共贏
附錄 中國當代民(私)營經濟發展大事記:1978-2009
審校後記
參考文獻
 

「對這個國家研究越多,困惑就越大。」一位專門研究中國問題的美國學者對我這樣感嘆道。西方人,尤其美國人最注重方法論,不是把某一模式架構硬套到中國的實際問題上,就是將後者強塞進前者中去,對中國改革開放的研究也不例外。就像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所斷定的:「經濟學是一門按照模式進行思維的科學,而模式本身又夾雜著藝術,這種藝術就是能選出適合當前世界的模型。」倘若既不能「硬套」,又不能「強塞」,便「失去」了問題。最大的困惑就在於此。所謂「失去」,實際上是太多的問題如大團的亂麻,根本無從下手將其理順。

中國的每一個問題後面都有一大堆的「背景」問題,而每一個背景問題後面又有更大堆的深層「背景」問題。問題的鏈接套著問題的鏈接,循環往復,以至無窮。中國民(私)營經濟的問題就是最令人困惑的問題之一。

我用了大約20年的時間追蹤本書的主題。能完成這本書,除了對中國社會發展的關注和責任感外,還有一個原因是為了了卻李定先生的一個願望。李定先生擔任過中央統戰部副部長、中華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會長和中國西北地區經濟發展促進會副會長。李定先生整個晚年致力於民(私)營經濟的研究和探索,發表過200余篇相關文章。早在1997年,李定先生就從一些主導性因素發展入手,作出預言:21世紀是民營經濟將成為中國經濟主體的時代。中央統戰部副部長胡德平先生曾這樣評價說:「作為統戰部、工商聯的主要負責人,李定同志能夠清楚地認識到,要發展中國生產力,一定要大力發展民(私)營經濟這一中國的基本事實,把發展民(私)營經濟看做一項進一步調動廣大人民積極性的舉措,以便組成浩浩盪盪的發展生產力的大軍。他比別的同志認識得更早,而且也做了大量的工作。這對於觀念的改變、政策的制定應當說都是有重要意義的。」

由於各種機緣,我與李先生早有接觸。我所熟知的幾個老前輩,包括已故的北大導師任華教授和已故的美國同事何燕輝教授,都是他在西南聯大的校友或同學。我多年從事社會、政治、法律和經濟哲學的研究,與李先生的研究領域有某些交集。

1996年,李定先生再次到美國訪問,在加州大學伯克利校區做了學術演講,主題是《紅色中國與民(私)營經濟的現狀和未來》。我同他就這個題目進行了數次長談。李先生當年曾多次說過,希望能在海外有一部關於中國內地民(私)營經濟發展歷程的書。後來我猜想,大概因為當時這個題目還很敏感,國內不宜出版。也許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旁觀者清」的古老說法使然。我對這個問題也已做過追蹤,那次正好在李先生的鼓勵下決定啟動。之後幾年中,寫了一些文章。本書部分章節的雛形曾登載或連載在一些中英文學術刊物上,但不盡如人意。寫作過程也斷斷續續,但在此期間一直承蒙李先生的指教。

1999年,李定先生第三次訪美,我幫助安排了一次他對中國民(私)營經濟問題的學術演講,受到美國主流學術界的歡迎。這又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我也與李先生作了進一步的交流。在這里,多次提及李定先生,本意並非想「拉大旗作虎皮」,借所謂高官名貴來壯大本書的聲勢,而是我為黨內有這樣遠見卓識的人士感到慶幸。

很不幸,2000年5月29日,李先生溘然長逝,本書失去了一個強有力的支撐。但寫作並沒有完全停止,只是速度更慢了。每次都想觀望一下有沒有什麽新鮮事物出現。1977年至1983年,我就有意識地針對早期改革開放中出現的問題到過天津、山東、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湖北、四川、貴州、雲南、湖南、河南、河北等地進行訪問。近20年來,為了進一步探索民(私)營經濟的問題,我經常飛去北京,並去過上海、廣東、江蘇、福建、雲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湖南、湖北、江西、四川、陝西、甘肅、新疆、西藏等地,以及深圳、珠海、廈門等經濟特區進行實地考察和收集材料。為了加以比較,我還對我國的台灣、香港、澳門等地,及越南、古巴、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塞爾維亞、馬其頓、阿爾巴尼亞、「東德」等所謂的原社會主義國家,對印度等一些發展中國家以及西方主要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訪問考察。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