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時間與東亞時間中的明清變遷(下卷)

世界時間與東亞時間中的明清變遷(下卷)
定價:288
NT $ 251
 

內容簡介

纂修清史是我國新世紀標志性的文化工程,它包括3000余萬字的清史主體工程及文獻、檔案整理和編譯工作。廣大史學工作者正以高度的民族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努力做好清史編纂工作,科學總結歷史經驗,繼承和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

如果我們使用斯皮爾的概念,那麼清代形成就可以被理解為一個次大陸的體系變遷的再制度化階段,一個不僅需要在寄身于變遷階段中的個人、社會、生態的體系進行調整,而且需要在歐亞的其它次大陸體系中進行調整的階段,因為它們二者是互動的——大抵上,這個體系從俄羅斯向外伸展,穿越西伯利亞,從興安嶺直到天山的蒙古-額魯特控制地帶,西藏高原、朝鮮半島,以及更為決定性的、在南部海域上逐漸由歐洲人操控的大範圍海上貿易的體系。
 

目錄

致謝
下卷序(萬志英)
下卷引論(司徒琳)
上編 歐亞時段中的定位
第一章 歐亞時空里的清帝國︰
噶爾丹之戰的教訓(濮德培)
第二章 清的形成、蒙古的遺產及現代早期歐亞
大陸中部的\〃歷史的終結\〃(米華健)
第三章 與槍炮何干?火器和清帝國的形成
(狄宇宙)
第四章 偶然的聯系︰福建、中華帝國與早期
現代世界(衛思韓)
下編 清前期是“早期現代”嗎?
……
索引
譯後記
 

30年來,研究中國史的歷史學家把清朝定位在中國歷史的“晚期帝國”時期,這個時期從16世紀中期直到20世紀初。對鴉片戰爭前的中國特性的描述是在反復的“王朝循環”中找到的,這個王朝周期再生產著一個本質上惰性十足的“傳統”社會,直到中國完全面臨西方世界發出的現代化力量的沖擊。為了對抗這種長期以來佔支配地位的描述,晚期帝國範式就被構想出來了。與前者不同的是,晚期帝國框架試圖確定和估價社會、經濟、文化變遷的本土模式,這些變遷始于明朝的後100年,它們不僅在整個清朝,而且在帝制以後的現代世界,都賦予國家和社會一種特殊的面貌和性質。盡管晚期帝國模式力主中國社會變遷的自主性,它也把這些變遷背後的動力定位在市場經濟的成長中,後者破壞了佔優勢的社會等級結構,有助于從僵硬的行為和表達規範擺脫出來。因此,它假定了商業與文化之間的某種聯系,這基本上重復了韋伯關于現代性的觀點。

關于明清時代的晚期帝國時期的思想構成了一個與以前的王朝循環不同的內在一致性,它提供了一個觀察中國進入現代世界之路的情境,這種觀察是根據中國自身社會與文化的內在原動力進行的——用柯文(Paul Cohen)的話說,這是一個創造“中國中心的歷史”的機會。但同時,晚期帝國範式傾向于把中國的發展與更廣闊的亞洲史和世界史相割裂。最近的學術思潮強調,清帝國與眾不同的滿洲回應重申了清的獨特性質,但這是在歐亞大陸中部大草原政治遺產與演化的更廣闊的情境中發生的。通過把清描繪為一個有意識的多民族的和殖民的帝國,以對比明代自我強化的文化封閉和隔離主義,這些學者確定了清的特別的朝代特征,同時否認,清朝表現出通過“漢化”過程使異族統治者同化于中華文明的準則。此外,正像本書中的某些章節所表明的,最強烈地強調清作為滿洲統治的獨特性的那些學者,也正是最可能把清的形成與“早期現代性”觀念連接起來的那些人,而這種觀念強調跨歐亞大陸的政治聯盟和文化整合的類似的(並且在某種程度上說是互補的)類型。以這種觀點,理解大清國家與社會原動力的重要框架就是早期現代世界的共時性演進,而不是晚期中華帝國或王朝循環的中國的歷時性維度。

現今史學家正試圖把清與世界史的情境聯系起來,與此普遍化的視角相對照,本書中的其它各章從這個歷史主題的特定化的視角考察清的形成。對于那些經歷了從明到清的王朝更迭的人來說,清的形成畢竟意味著一個調適、穩定、秩序重建的過程,把故明的子民帶到清帝國規劃的掌握中。對于他們來說,王朝更迭引發了一場一瀉千里的信念危機和強烈的關于個人命運和文明未來的心靈追求,而這些,一百年後他們的子孫是很難悟解的。歷史上曾有過多次朝代更替時的無序和秩序重建的先例,清的漢人臣民們求助于它們,並使它們重新運作,成為一個使漢人適應異族統治的新綜合體,借此,他們拼命要弄清他們自己所經歷的這次歷史性斷裂。這樣,他們關于時間和歷史意味的想法就將其個人自身生命的個人尺度加入到記錄在經典和正史中的文明興衰的長長弧線之中。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