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國際價值理論研究

馬克思國際價值理論研究
定價:228
NT $ 68
  • 作者:俞可平 李慎明等/主/編
  •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11701353
  • ISBN13:9787511701350
  • 裝訂:平裝 / 297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價值規律在國際上的應用,還會由于下述情況而發生更大的變化︰只要生產效率較高的國家沒有因競爭而被迫把它們的商品的出售價格降低到和商品的價值相等的程度,生產效率較高的國民勞動在世界市場上也被算作強度較大的勞動。

一個國家的資本主義生產越發達,那里的國民勞動的強度和生產率,就越超過國際水平。因此,不同國家在同一勞動時間內所生產的同種商品的不同量,有不同的國際價值,從而表現為不同的價格,即表現為按各自的國際價值而不同的貨幣額。所以,貨幣的相對價值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較發達的國家里,比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不太發達的國家里要小。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名義工資,即表現為貨幣的勞動力的等價物,在前一種國家會比在後一種國家高;但這決不是說,實際工資即供工人支配的生活資料也是這樣。
 

目錄

序言︰馬克思國際價值理論的現實意義
經濟全球化與國際價值問題
國際價值與不等價交換的論戰
關于價值規律在世界市場上作用的初探
價值規律在世界市場上的作用
關于國際價值的若干問題
學習馬克思國際價值理論的一些體會
淺議國際價值問題
馬克思國際價值理論及其發展
馬克思的國際價值論及其意義
試論國際價值和國際生產價格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的國際價值理論——紀念馬克思逝世125周年
國際價值形成和實現的幾個問題
從馬克思的國際價值理論看國際剝削的新變化
關于國際價值理論的討論
關于價值規律問題的討論
西歐的國際價值論戰——建立當代世界市場理論的嘗試
國際價值論的若干理論問題
“不等價交換”與國際價值論
 

歷經一百多年風雨考驗,馬克思創立的國際價值理論不僅沒有被惡意攻擊和謾罵損傷絲毫,反而越來越被更多的有識之士所認識,所推崇,顯示著越來越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越來越強的現實意義。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這棵理論大樹生長的土壤即經濟的全球化迅猛發展,世界市場加速擴大。馬克思創立國際價值理論時雖然已經出現了經濟的全球化,出現了世界性的生產與消費,形成了世界市場,但是,同今日的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市場相比,不可同日而語,可以說有天壤之別,翻天覆地的變化。日益壯大的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市場的沃土、肥力滋潤著國際價值理論這棵參天大樹更加根深葉茂。國際價值理論出自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市場,反過來又為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市場服務,二者相互依存,又相互促進。今天我們來學習和研究這個理論,決不是像某些人所說“賣弄古董”,而是以它為指導來研究當前經濟全球化、世界市場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從中找出一些規律性的東西,作為我們行動的向導。

一、國際價值理論是國際經濟秩序破舊立新的理論武器

(一)破除國際經濟舊秩序的必然性

所謂國際經濟舊秩序就是宗主國與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間的掠奪、壓榨和剝削的秩序。它始于15 -17世紀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等宗主國在非洲、美洲、亞洲霸佔殖民地,中經18 -19世紀英國、法國、俄國、日本、德國的瓜分與再瓜分,最後于20世紀由美國在全球完成並最終確立。僅以我國而言,三四百年前葡萄牙將我國的澳門變成它的殖民地,荷蘭將我國的台灣變成它的殖民地;一百多年前,英國將我國的香港變成它的殖民地,日本將我國的台灣變成它的殖民地;沙皇俄國將我國東北變成它的殖民地;20世紀初,八國聯軍佔領中國首都北京,妄圖滅亡中國;1931年“九一八”事變和1937年“七七”事變之後,日本大舉侵犯我國大片國土,妄圖把中國變成它的獨佔殖民地;美國來得晚,在20世紀40年代以幫助蔣介石打內戰為手段,將中國變成了它的半殖民地。歷史事實證明,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新中國成立之前),中國與西方國家的關系是地地道道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與宗主國的關系。發展中國家都有這樣一部心寒的殖民地的歷史。這就是難以忘懷的掠奪,壓榨和剝削的舊的國際經濟秩序。這樣的秩序難道還要繼續維持而不破除嗎?二次大戰後,眾多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紛紛開展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先後成為獨立的國家。這些國家如何處理它們之間以及與原來的宗主國之間的經濟關系呢?或者說,如何破除國際經濟舊秩序,而建立新秩序?針對這個問題,拉丁美洲、非洲、亞洲以及歐洲的先知先覺者們已經爭論了50多年,並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和成果。尤其第六屆特別聯合國大會通過《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宣言》以來,國際經濟秩序的破舊立新的斗爭,不論在廣度上還是深度上又有了新的進展。但是嚴重的分歧仍然存在。特別是“那麼一些人還是老殖民主義者的頭腦,他們企圖卡住我們窮國的脖子,不願意我們得到發展”。�他們總想維持國際經濟舊秩序,而阻撓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對此,要“丟掉幻想、準備斗爭”。舍此還有什麼辦法?

(二)國際經濟新秩序應建立在國際價值規律的基礎上

在全球經濟市場化的條件,國與國之間的經濟關系本質上不過是商品(包括服務)交換關系,國際經濟秩序也只是世界市場的交換秩序。這種商品交換關系或交換秩序究竟應該是什麼樣的模式?如何建立?我國政府提出的總政策或總原則過去稱為平等互利,目前稱為“雙贏”、“雙贏”或“共贏”;國內學術理論界則取名等價交換。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3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