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北京飲用水史話

當代北京飲用水史話
定價:174
NT $ 151
  • 作者:馮麗婭 許洵
  • 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1708032
  • ISBN13:9787801708038
  • 裝訂:192頁 / 23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當代北京社會生活史話叢書》叢書中的《當代北京飲用水史話》。

本書以時間順序為主線,從東周時期的京城水井寫起,直至21世紀京城百姓的飲水現狀,旨在表現京城百姓飲水生活發生的巨大變化,重點在於記錄建國后京城百姓飲水狀況的改善與發展。

書中從一個個側面記錄下了京城百姓的飲水日新月異的變化。其中穿插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它們都表現了京城百姓飲水生活的方方面面。讀者在閱讀本書時,可能會對所描述的景象深有同感,勾起往昔飲水景象的回憶或想象。

馮麗婭,民商法在職研究生,高級經濟師,北京市第十一次婦女代表大會代表。作為主要撰寫人,撰寫「城市節水國際研討會」論文《論節約用水在北京城市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等,並先后在《北京節能雜志》、《北京日報》、《北京晨報》、《首都建設報》、《中國證券報》等各類報刊發表散文、雜文等作品多篇。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古都北京的飲用水
一、封建王朝時代的飲用水
1.水井,從東周起始
2.元代的蓮花池、金水河與胡同
3.高梁河的傳說與明代的飲水
4.河湖,在清代逐漸干涸
二、京城自來水的由來
1.京師自來水的鼻祖:周學熙
2.京師自來水公司的建立與運營
3.京師自來水管道的鋪設
4.「洋水」:流進尋常百姓家
三、解放前北京飲用水狀況
1.東家放水,西家點滴俱無
2.北京飲用水的基本狀況
第二章 新中國成立後北京居民的飲用水
一、飲水難的歷史還在繼續
1.開國大典飲用水的故事
2.水夫依舊
二、水廠:城市供水的前提
1.安定門水廠:新中國自來水夢開始的地方
2.東直門水廠:京城供水發展歷史的見證
三、公用水站的建立
1.吃甜水成為現實
2.普及自來水從龍須溝開始
3.私營水站陸續退出
四、需求猛增,自來水告急
1.自來水告急
2.建廠,還是建廠
3.「百口井」會戰
第三章 「文革」時期:北京居民飲水史上走過的不一般歷程
一、再困難,也不能停水
1.半夜接水:新一輪的水源危機
2.奪水會戰
3.建設水源八廠
二、百姓眼中的自來水點滴
1.多種水價划
2.從查表先生到查表員
3.水站進院工程
三、京郊一次供水井的修建
1.縣城的一次供水井
2.鄉鎮的一次供水井
四、京城的兩大盆飲水
1.處於興衰軌跡上的官廳水庫
2.鑲嵌在燕山上的密雲水庫
五、引水工程的建設
第四章 改革開放後北京居民的飲用水
一、京城水質的改善
1.水源地的養護與監測
2.不斷提高自來水凈化處理的標准
3.安全飲水的檢測
二、水廠與供水網絡的進一步發展
1.為有效保障供水能力,要建更多的水廠
2.供水網絡的進一步完善
3.京郊吃水不再難
三、公共水管引入家庭
四、新時期自來水的管理與服務
五、向節水要水
1.北京市的節水工作
2.依法管水
3.節水,還是要依靠百姓
第五章 21世紀北京飲用水的新情況、新變化
一、從煮開水到直飲水
1.瓶裝礦泉水:出門不用再帶水
2.飲水機:一個用電燒的水壺
3.直飲水:擰開水龍頭就能喝
二、飲水,不只是白開水
1.幾多飲品,誰贏,誰輸?
2.碳酸類飲料:喝出一股「爽」勁來
3.果汁類飲料:請您喝水果
4.茶飲料:江南的清新綠茶飄過來
5.運動型飲料:精力充沛每一天
6.麥炫酷:加我齊分享
三、水資源面臨的新難題
1.水資源的難題
2.水源地保護迫在眉睫
四,自來水凈化與供水系統的發展
1.膜處理:自來水凈化的革命
2.供水系統的進一步建設
五、引水工程的建設
1.南水北調:一個經歷了半個世紀的話題
2.其他外調水工程
3.四大應急水源工程的建設
4.輸水管線的改擴建
六、靠科技節水
1.再生水:分憂解難的有效途徑
2.家庭節水器具
3.節水管理
七、首都安全飲用水的展望
1.南水北調進京水與北京地表水、地下水要聯合調度
2.北京水資源要與周邊行政區協調解決
3.密雲水庫應急水源預留的必要性與可能性
4.海水淡化:北京戰略儲備水源的暢想
後記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新中國定都北京,於今已近60年了。六十年,一個甲子,共和國的人民、北京市的人民,在創造自己新生活的過程中,親歷了多少成功的喜悅、順利的舒暢,以及挫折的傷心和迷惘。然而,我們都已走過來了,我們畢竟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和進步!我們的人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才會有今天的收獲。我們撫今憶昔,怎不激動和感奮!

當代北京編輯部用幾年的時間,策划、編輯了這套《當代北京社會生活史話》叢書。這套叢書屬於當代北京編輯部組織編寫的《當代北京叢書》中的史話系列,它的目的是記錄和宣傳北京在新中國成立後,與老百姓密切相關的社會生活各方面的變化、發展和進步,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績;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普及當代北京史的研究成果,幫助大家了解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觀念的變化,同時,為迎接2008年奧運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向世人展示當代北京的成就和風貌。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歷史是需要用文字、圖片等記錄下來的。記錄的方式很多,黨史、國史、地方志以及紀實文學等等都是。這套史話叢書,則是既體現「史」的宗旨,即以真實的史料為依據,注重完整性、科學性、知識性,縱向脈絡清晰,橫向展現充分;又具有「話」的特點,即力求敘述的通俗生動和議論的簡潔明了,使老百姓願意讀、喜歡讀。這個努力是否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這就需要請讀者來做出評判了。

我想,我們是否可以說,歷史至少是人民群眾參與創造的。人民群眾參與創造了歷史,自然也有權了解歷史。從這個意義來說,當代北京編輯部的這套叢書是這樣一個嘗試,即幫助人民群眾了解歷史,或者具體說主要是幫助有一定文字閱讀能力的老百姓了解當代北京的歷史。我認為,這是一個好的嘗試。

是為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