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刮痧術

中國民間刮痧術
定價:90
NT $ 78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四篇,其中:上篇刮痧基礎,對中醫刮痧術的概念、淵源,與砭石、鐫針的關系,刮痧術的演變,刮痧板的形態和優點比較,刮痧介質應用,刮痧操作原則、運板手法、施術部位、運板步驟以及刮痧術的刺絡特征、技術、原理等方面進行了論述。中篇刮痧術的臨床應用,對痧證的概念、發生原因、症候特征、診斷與鑒別診斷、痧證的分類、治療原則、痧證的善後調養、痧證的服藥方法以及痧證的絡脈受邪特征和意義進行了論述。下篇刮痧案例介紹,對《痧脹玉衡》中所涉及刮痧術的主要35個痧證案例進行了分析和討論。並且介紹了自己在臨床經常使用刮痧術治療的案例。整個下篇的論述可以作為上篇和中篇內容在臨床實踐方面的映襯。附篇羅列《痧脹玉衡》所載方劑和所載藥物,供後學查閱研討。
 

目錄

上篇 刮痧基礎
第一章 概論
第一節 刮痧術的概念
第二節 刮痧術的中醫歸屬
第三節 中醫刮痧術的淵源
一、砭石
二、針
三、刮痧術與針的關系
第四節 刮痧術的演變
附一 拔罐、走罐
附二 淬痧法
第二章 刮痧工具
第一節 刮痧板
一、刮痧板的形態
二、刮痧板的優點
第二節 刮痧介質
一、傳統民間刮痧介質
二、具有一定藥效的刮痧介質
第三章 刮痧操作
第一節 操作原則
第二節 運板手法
第三節 施術部位
第四節 運板步驟
第四章 刮痧術的刺絡特征
第一節 刮痧術是刺激皮膚絡脈的技術
第二節 刮痧術符合刺絡瀉邪的原理
中篇 刮痧術的臨床應用
第一章 痧證探討
第一節 痧的概念
一、痧象
二、痧病
三、痧證
第二節 痧證發生的原因
一、外感疫癘之氣和璁濕、伏熱或穢濁之氣
二、環境因素導致痧證
三、錯誤治療導致痧證
四、蓄積的病邪可以導致痧證的加重
第三節 痧證證候特征
一、痧證無虛證
二、痧證多閉阻
三、痧證多兼夾
四、痧證多怪異
第四節 痧證的診斷與鑒別診斷
一、診斷
(一)辨痧筋,識痧象
(二)辨怪異之證
(三)辨怪異之脈
二、鑒別診斷
(一)痧證與飲食腹痛的鑒別
(二)痧證與冷食腹痛的鑒別
(三)痧證與氣痛的鑒別
(四)痧證與火熱痛證的鑒別
(五)痧證與寒冷痛證的鑒別
(六)痧證與蟲證疼痛的鑒別
(七)痧證與積滯痛證的鑒別
第五節 痧證的分類
一、肌膚痧
二、血肉痧
三、臟腑血分痧
四、凝、壅、聚、結的分類
第六節 痧證的治療原則
一、排邪祛毒,治痧為先
二、重視刮放,刺絡瀉邪
三、治痧絕根,不留後患
四、排解雜證,不使掣肘
五、據痧擇術,恰如其分
六、瀉有分寸,不過為上
第七節 痧證的善後及調養
一、排泄病邪,貫穿始終
二、扶正藥物,謹慎使用
三、調整飲食,舒緩情緒
第八節 痧證的服藥方法
第二章 痧證的絡脈受邪特征
第一節 關於絡脈
一、別絡
二、孫絡
三、浮絡
第二節 關於《內經》中的絡脈受邪證候
第三節 痧犯十二經的病變特點
第三章 十二經痧證的絡脈受邪意義
第一節 十二經痧證對傷寒六經證候的補充
第二節 十二經痧證反應絡脈受邪的急迫特點
第三節 十二經痧證反應絡脈受邪的熱象特點
下篇 刮瘤案例介紹
第一章 古案例介紹
第一節 《痧脹玉衡》中刮痧術涉及痧證辨識條目的案例
一、暗痧辨
二、痧脈要訣
三、傷風痧脈辨
四、凝壅聚結辨
第二節 《痧脹玉衡》中刮痧術涉及痧證病種的案例
一、小兒夜啼痧
二、驚風痰熱痧
三、痘後痧脹
四、麻疹兼痧脹
五、痧脹兼麻疹
六、痧脹類麻疹
七、痧證類傷寒
八、痧類瘧疾
九、傷風咳嗽痧
十、咳嗽嘔噦痧
十一、痰喘氣急痧
十二、痧變勞瘵
十三、霍亂痧
十四、絞痛痧
十五、痧痢
十六、久瀉肉攫妙
十七、呃逆痧
十八、頭眩偏痛痧
十九、痧熱(附頭汗痧、狂、譫語)
二十、痧煩痧睡
二十一、痧變腫毒
二十二、遍身腫脹痧
二十三、蛔結痧
二十四、吐蛔瀉蛔痧
第二章 現代案例介紹
第一節 反復咳嗽類案例
第二節 反復感冒類案例
第三節 胃脘脹痛類案例
第四節 頭昏頭痛類案例
第五節 失眠類案例
第六節 痹證類案例
第七節 腰痛類案例
附篇
第一章 《痧脹玉衡》所載方劑
第二章 《痧脹玉衡》所載藥物
第一節 《藥性便覽》
第二節 《痧方余議》
第三節 《評半夏、藿香止吐》
第四節 《評荊芥、細辛、防風、獨活》
第三章 有關中醫刮痧術的論文
經絡刮痧的中醫原理淺析
針辨
經絡刮痧前後白細胞變化分析
 

刮痧是在中醫經絡腧穴理論指導下,用特制的器具,在體表進行相應的手法刮拭,使皮膚出現潮紅,或出現紅色粟粒、紫紅色、暗紅色的血斑、血泡等出痧變化,達到活血透痧、防治疾病等目的的一種外治法,亦稱刮痧療法。

刮痧的主要工具是刮痧板,由牛角、砭石、玉石等質地堅硬的材質制成。刮痧時塗抹在體表相應刮拭部位的一種護膚增效制劑為刮痧介質,有刮痧油和刮痧乳兩種。刮痧是中醫外治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醫臨床實踐常用的特色治療項目,它對疼痛性疾病、骨關節退行性疾病和神經、肌肉、血管性等疾病,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具有簡、便、廉、驗的特點,尤其適宜於家庭、鄉村和社區,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

大多數學者認為,刮痧療法與砭石、針灸、熱熨、推拿、拔罐、放血等療法的源流密切相關,由多種療法相互演變而產生,其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先秦時代,雖然刮痧療法形成的具體時間已不可考,但它長期以來流傳於民間,薪火相傳,沿用不廢。現代刮痧療法集預防、治療和保健為一體,因其簡便易行,廣受群眾歡迎。在刮痧治療方面,近年來一些綜合性醫院或中醫特色專科醫院的針灸、推拿按摩、理疔康復等科室廣泛采用該法,配合治療疼痛性疾病、骨關節退行性疾病和神經、肌肉、血管性疾病等,均取得了較好的疔效。在刮痧保健方面,則以保健為主要目的,手法更簡便,操作更安全,主要適用於疾病早期預防、病后康復、糾正功能性病證以及亞健康症候、減肥美容、消除疲勞、提高功能等方面。

《痧脹玉衡》是我國目前現存最早的刮痧專著。撰於清康熙十三年甲寅(1674),為郭右陶的代表作。全書4卷,計7萬余字。卷上列《痧症發蒙論》、《玉衡要語》及《玉衡脈法》等篇,分為53節,主要論述痧證的病因、病機、症候、診斷、治則等基礎理論。卷中與卷后分列98節,主要結合實際案例闡發各種痧證的囟、證、脈、治等,共載痧證45種,並錄醫案212則,其他諸病如不兼痧者則不在論述范圍;又一般心腹痧痛,簡單刮放即愈者,論述亦從簡。卷下列《備用要方》、《藥性便覽》等5篇,載述治療痧證的相關方藥,共錄藥78味,載方65首。書末有作者后記,以問答形式簡論了上些有關痧證的學術觀點。郭氏治療痧證,歸納為刮、放、藥三法。「其治之大略,有三法焉:如痧在肌膚者,刮之而愈;痧在血肉者,放之而愈,此二者皆其痧之淺焉者也,雖重亦輕。若夫痧之深而重者,脹塞腸胃,壅阻經絡,直攻乎少陰心君……即欲刮之放之,而痧脹之極,已難於刮放矣……痧症(證)至此,信乎菲藥不能救醒,非藥莫能回生。則刮放之外又必用藥以濟之。

所謂刮法,即刮痧,《痧脹玉衡》載:「背脊、頸骨上下及胸前脅肋、兩背肩臂痧,用銅錢蘸香油刮之,或用刮舌剮子腳蘸香油刮之。頭額、腿上痧,用棉紗線或麻線蘸香油刮之。大小腹軟肉內痧,用食鹽以手擦之。」如清代醫家夏雲集所用之「夏法」:「刮者,醫指挨皮膚,略加力而下也。」這就是對刮痧療法的早期認識。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