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購新娘

郵購新娘
定價:179
NT $ 156
  • 作者:張翎
  •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07-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61768818
  • ISBN13:9787561768815
  • 裝訂:平裝 / 254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郵購新娘》一書可以有多種讀法。

從娛樂的角度來讀,這是一本關于男女之情的書。各式各樣的,中國的,外國的;知識分子的,小市民的。書里的男和女都走了很多的路,造化弄人,卻始終沒能走到一起。那路,那走法,那結局,好看,也揪心。

從歷史的角度來讀,《郵購新娘》寫了一個家族三代女人的故事。在女人的故事里,歷史只是時隱時現的背景。歷史是陪襯女人的,女人卻拒絕陪襯歷史。女人的每一個故事都是與歷史無言的抗爭。女人的爭戰有時贏,有時輸。輸的和贏的又不以女人的意志為轉移地成為新的歷史。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讀,《郵購新娘》涉及了一個遷徙的故事。尋找機會實現自身價值似乎是世界上所有種族的移民原因,只不過這個普通的移民故事具有一個略微復雜一些的包裝。一個鰥夫,一個郵購新娘,一個在欲望與道義之間掙扎的牧師,一個有可能成為冷靜的旁觀者卻偏偏沒有這樣做的干洗店老板。所有應該發生的事情都沒有按照善良的願望發生。所有不該發生的事情都陰差陽錯接二連三地發生了。于是,故事的結尾也只能是那樣的結尾。

從文化的角度來讀,《郵購新娘》是一部關于尋找的小說。尋找家園,尋找歸屬,尋找慰藉。尋找的內容也許因人而異,尋找的模式卻總是相同的︰以希望開始,以失望終結。尋找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摧毀一些固有的,建立一些新異的。所以尋找的過程也就是摧毀的過程,失落的過程,懺悔的過程。

《郵購新娘》從結構上來說,它由一個引子、八個章節和一個尾聲組成。每個章節有其獨立于其他章節的完整故事情節,而各個章節又與其他章節共同構成了全書的系統情節。如果整部小說展現的是一段上下貫穿一世紀東西跨越兩大洲的故事每個章節就是這個大版圖上的小方塊。章節是以時空交錯的方式排列,只有讀完全書才能拼出一個完整的版圖。故事的懸念是一個叫江涓涓的女子所可能具有的多種身世和她可能進入的各種結局。在閱讀的過程里,懸念充當了毒品的角色,揪著讀者一步一步不知不覺地步人作者預先設定的結局。


張翎 浙江溫州人。1983年畢業于復旦大學外文系。1986年赴加拿大留學,分別在加拿大的卡爾加利大學及美國的辛辛那提大學獲得英國文學碩士和听力康復學碩士。現定居于多倫多市,在一家醫院的听力診所任主管听力康復師。 九十年代中後期開始在海外寫作發表。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金山》、 《郵購新娘》(台灣版名《溫州女人》)、《交錯的彼岸》、《望月》(海外版名《上海小姐》),中短篇小說集《雁過藻溪》、《盲約》,《塵世》等。曾獲第七屆十月文學獎(2000),第二屆世界華文文學優秀散文獎(2003),首屆加拿大袁惠松文學獎{2005),第四屆人民文學獎(2006),第八屆十月文學獎(2007),《中篇小說選刊》雙年度優秀小說獎{2008)。小說多次入選各式轉載本和年度精選本。其中篇小說《羊》。 《雁過藻溪》和《余震》分別進入中國小說學會2003年度,2005年度和2007年度排行榜。
 

目錄

引子 多倫多︰傷心都市一個更像結尾的開頭
第一章 多倫多,上海,藻溪︰隔洋的約會——一個加拿大老板的故事
第二章 溫州︰舞台上下——一對中國母女的故事
第三章 溫州︰如此初戀——一個機要秘書的故事
第四章 多倫多︰驀然回首——對未婚夫妻的故事
第五章 溫州︰紅塵白雪——對鬧市藝術家的故事
第六章 溫州︰靈與肉——兩個洋牧師的故事
第七章 溫州︰桃花劫——一個漂亮保姆的故事
第八章 多倫多︰覆水——一家干洗店的故事
尾聲 多倫多︰歸程——一個更像開頭的結尾
 

尚未見其人,先讀其小說。我相信,文如其人。于是,我想,她該是一位文靜、端莊、賢淑,而又飽經時代風霜雨雪,面容蒼白,身材瘦弱的年長婦女,一位胸懷開闊、坦蕩,充滿激情和愛心的悲天憫人的睿智哲人。待見到張翎,我暗暗吃了一驚︰她怎麼竟是這樣一個充滿活力,樂觀、大方、清純、秀麗的江南女子?可听到她開口侃侃而談起來,那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出于職業,我對語音還頗挑剔,可她除那一板一眼、慢條斯理的語調不如京片子順溜外,似難挑出多少破綻來),那慷慨激昂的神態,那抽絲剝繭的精細分析,那深刻闢透的理論闡述,叫我終于確認了︰她像張翎,她就是張翎。一個真正的作家的精神、氣質。

讀張翎的小說,我特別欣賞她的語言。在休士敦、哈佛等地講學,我也特別介紹了她的語言。這是一種離開了母語語境,吸取了他國語言新質而又不露痕跡的獨特的新的華文語言。它不同于嚴歌苓的簡練、辛辣、刻薄、幽默,略帶川味的京腔;也不同于哈金的單純、平易、樸實、淳厚,如二人轉式的東北調。她的語言既有江南吳語的溫軟、甜美,也有江浙海派學者的現代學院派風範。有說她詠物寫人有《紅樓夢》的遺風,也有說她記事抒情有張愛玲的韻味。讀她的小說,那語言如行雲流水,清新、流暢、生動、鮮活,是美的享受,是情感的陶冶,也還有生活的哲理、人生真諦的啟迪。

這里信手摘了一段文字,是男主角林頡明在上海機場第一次見到江涓涓時的一段描寫︰

“他沒有立刻走過去,而是遠遠地站著,用目光將她從頭到腳地測量了一遍。他發現他的目光被她無處不在的清晰分明的輪廓線條割得辛辣生疼。她如約穿了那套衣服。衣服大約洗過很多次了,褪了色,清清爽爽地帶著洗衣粉和漂白粉的痕跡。她幾乎完全沒有修飾,任憑青春如水般地從衣裳的拘束包裹中掙脫流溢出來。他從她身上立時讀出了自己無可挽回的蒼老。與她的真人相比,她寄給他的那張照片不過是一個不知被盜版了多少次,謬誤叢生模糊不清的拙劣副本。”

這是林頡明的主觀鏡頭,從林的視角來觀察涓涓。這也是一種間接描寫,不正面刻畫,而是以林的側面觀感來表現涓涓的容貌、姿態。這段描寫,同時也完成了小說的情節交代和人物心理活動的剖析。兩人的首次見面,並未有一種激情的沖動,而是要“遠遠地站著”,“從頭到腳地測量了一遍”,這表露出了一種彼此生分的陌生感;對涓涓的美貌、青春,林頡明雖為驚羨,卻並未有欣喜、幸運之感,而只是反覺自己的蒼老。這里不僅顯現出了無奈、傷感的距離感,也在這本應該是大喜的相親中,隱隱約約暗示著,這也許是一場悲劇的開始。小說中,諸如此類的文字,俯拾皆是,不勝枚舉。

我總認為,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語言是小說的門面,第一基本功。如翻開小說,里面語言詰屈聱牙,磕磕巴巴,噦里噦嗦,或食洋不化,洋涇 ,歐化倒裝句滿天飛,語意含混不清,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誰還願看下去呢?有意思的是,此類毛病,國內小說不少,而海外華文作家反倒比較注意。這是值得國內作家和文學愛好者深思的。這里也許有一個語言文化的距離效應︰越是遠離了祖國,越是倍覺祖國語言文化的親切、珍貴、可愛。他們已經把中文寫作當作是鄉思、鄉戀、鄉愁的一種寄托,是對故國家鄉母語和母語文化的一種回歸,是對孤獨于異國他鄉的失語和失憶的一種抗爭,是尋找自己的精神家園、靈魂歸宿的一種最後的奮斗。張翎就是一例。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