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轉型中的勞工問題研究

台灣經濟轉型中的勞工問題研究
定價:168
NT $ 146
  • 作者:黃安余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010086303
  • ISBN13:9787010086309
  • 裝訂:362頁 /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研究我國台灣地區勞工概況、勞工生存狀況、勞資關系等主要勞工問題,揭示了勞工階級發展歷程、階級意識、社會心理特征以及勞工長期處於相對貧困地位的歷史事實。長期以來,台灣當局重視經濟增長,竭力降低勞動力成本,以推動出口導向工業化。這是以犧牲勞工利益為代價促進經濟增長的勞工政策,因為台灣當局需要維持高外貿依存體制的正常運轉,以增強其統治的經濟基礎。台灣當局更借助於「戒嚴」體制的權威剝奪勞工權益,將工會納入體制內運行,使勞工問題服從於經濟增長。

隨著台灣政治經濟的發展,勞工階級已成為重要的社會力量。台灣當局制定了一些利好政策,以緩和勞資矛盾,且值得借鑒。

總之,研究台灣勞工問題兼備學理價值和現實意義。


黃安余,男,1963年12月生於安徽全椒。1994年7月獲華東師范大學法學碩士學位,1998年6月獲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當代台灣問題、勞動就業和勞工問題研究。曾在《台灣研究》《台灣研究集刊》《現代台灣研究》《台灣研究論壇》《台灣農業探索》等期刊上獨立發表學術論文八十余篇。其中,有數篇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勞動經濟與人力資源管理》《農業經濟導刊》全文轉載發表。個人獨立撰寫,並在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著作4部,曾赴澳大利亞、瑞典等國家進行學術交流。
 

目錄

導論
一、勞工與勞工問題
二、台灣勞工問題的研究現狀
三、本書的研究目的、意義和主要內容
四、理論方法與研究創新
五、資料來源
第一章 台灣勞工概況研究
第一節 勞工基本情況考察
一、勞工階級的歷史考察
二、勞工階級的結構考察
第二節 勞工外部聯系分析
一、勞工與農民的聯系
二、勞工與政府的聯系
三、勞工與社團的聯系
四、勞工特點與政治意識
第三節 經濟轉型與勞工
一、台灣的兩次經濟轉型
二、經濟轉型對勞工的影響
三、勞工對經濟轉型的貢獻
第四節 勞工行政與「立法」考察
一、勞工行政體系與運行
二、勞工「立法」種類與評價
第二章 台灣勞工生存狀況
第一節 勞工勞動條件評估
一、工資增長與消費構成
二、勞動工時狀況
三、勞動安全衛生
第二節 勞工失業問題
一、失業的實證研究
二、失業的基本特點
三、失業原因分析
第三節 就業促進措施研究
一、就業服務與輔助
二、職業訓練
三、失業保險
第四節 勞工社會保障研究
一、勞工退休保障
二、勞工保險制度
三、「全保」實施及對勞工的影響
第三章 台灣勞資關系研究
第一節 勞資關系動態分析
一、「戒嚴」時期的勞資關系
二、「解嚴」後的勞資關系
第二節 勞資爭議的原因與特征
一、勞資爭議的原因
二、勞資爭議的特征
第三節 工會與勞資關系
一、工會架構與運行
二、工會的動態考察
三、工會與勞資關系評析
四、工會的初步轉型
第四節 新興政黨與勞資關系
一、民進黨與勞資關系
二、工黨與勞資關系
三、勞動黨與勞資關系
第五節 政府與勞資關系
一、台灣勞資爭議的處理
二、政府在勞資關系中的角色
第四章 台灣外籍勞工問題
第一節 外勞引進及其背景分析
一、外勞的引進
二、外勞背景分析
第二節 政府外勞政策及其特點
一、對外勞的管理
二、對雇主的管理
三、對中介業的管理
四、政治因素與大陸勞工政策
五、外勞政策特點
第三節 雇主對外勞的管理
一、對外勞的就業管理
二、對外勞的生活管理
第四節 引進外勞的利弊研究
一、對台灣經濟的正面效益
二、對經濟和社會的負面影響
第五節 外勞問題的前瞻性思考
一、緩和供需矛盾,縮減外勞引進
二、強化外勞管理,降低負面影響
三、堅持互補互利,開發大陸人力
結束語
一、台灣勞工問題的本質與症結
二、台灣解決勞工問題的主要措施
三、國際視野下的台灣勞工問題
四、台灣勞工問題的未來發展
參考文獻
後記
 

黃安余教授的博士論文《台灣經濟轉型中的勞工問題研究》即將在人民出版社付梓面世,他囑咐我為大作撰寫序言,令我頗感欣慰和欽佩。作為論文指導教師,我對安余這項研究成果有着較深的理解和體會,更寄予濃厚的學術情緣。因此,多年來,我一直期待和不斷催促安余出版論文,以饗學界,但他咸以尚需完善和正在修訂為回應。如今,時隔12年后,這篇成稿於1998年夏的力作,才經過反復修訂后出版,足見安余治學之嚴謹和持重,其精神令人感佩,當然,我多年的期許變成現實,更有一番欣慰和祝福之情。

安余籍隸安徽全椒,出身農家,天資聰穎,勤敏好學,富有強烈的進取精神。1982年9月,考入安徽省淮南師專英語系學習,成績優秀,具有良好的英語功底。1984年夏畢業,至來安縣半塔中學任教7年,教授高中英語,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期間,他系統自修大學歷史、政治和經濟等專業課程,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並取得明顯成效。1991年9月,安余考人華東師范大學法政系,攻讀黨史專業碩士學位。黨史雖然在現行學科分類上被列為政治學科,其實屬於歷史學的專業范疇,而且與中國近現代史具有密切的親緣關系。因此,這是安余從英語學科邁向歷史學術殿堂的重大轉折。 華東師范大學是我國歷史悠久、基礎雄厚、學術水平優秀的重點高校之一。安余深受該校優良學風的熏陶,接受了多位名師的教誨和指導,系統深入地學習和掌握一流的教學理論與方法,並從學理高度審視和總結自己多年積累的教學經驗,為今后承擔高校教學工作奠定了厚實的學識基礎。而且,他成功實現了學科專業的知識結構轉型,能夠掌握和運用歷史學理論和方法,從事史學專業的教學和研究,並為今后治學開拓了新的方向和目標。1994年夏,安余順利通過論文答辯,獲得碩士學位,並赴南京林業大學社科系任教,從事政治課的教學。此時,他一面辛勤教學,一面准備繼續深造,並選擇中國近現代史專業作為讀博的方向。1996年春,安余以優良成績考入南京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專業,攻讀博士學位,我有幸成為其指導教師,遂與安余結下親密的師友情緣。憶及安余在南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短暫歲月,頗多令人感動和贊佩的場景便清晰呈現在眼前,至今難以忘懷。

記得自1994年以來,我共指導過6位博士生,安余是春季入學的。博士生類型多元,安余屬於出身鄉村、刻苦勤敏、具有明確目標和奮斗經歷的類型,自覺性和自制力頗強。攻讀碩士學位以后,安余多年在南京深造和工作,妻兒仍在來安居住,長期兩地分居,學業和生活都頗多不便。因此,他格外珍惜來之不易的深造機會,以頑強的毅力,集中時間和精力,投入艱苦的學習和研究事業。他選擇的研究方向是當代台灣史。讀博前,安余缺乏自學條件,因此對台灣歷史和現狀只有初步的了解,並不具備系統的基礎知識。這樣,給研究台灣問題帶來頗多困難。讀博階段,安余首先抓緊彌補知識缺口,整天泡在港台閱覽室和報刊室,大量閱讀台灣史的主要著述及文獻資料,迅速積累和構建比較扎實的知識基礎,以便及時轉向學術研究。結果,他雖然比其他同學入學晚了半年,但通過艱苦努力按時修完全部學位課程,成績優良,同步進入學位論文的開題階段,而且較早完成論文的撰稿,並順利通過答辯,讀博時程縮短為兩年半。期間,在學術期刊發表7篇論文,顯示了強勁的獨立研究能力,堪稱刻苦用功、成果豐碩的典型,獲得了各方的高度肯定,曾獲評「世川良一」一等獎學金。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