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召傳

柯召傳
定價:210
NT $ 183
  • 作者:白蘇華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5-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030270533
  • ISBN13:9787030270535
  • 裝訂:平裝 / 204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柯召傳》以翔實的史料全面介紹了柯召的不凡經歷,通過講述貫穿柯召一生的若干小故事,展現了他獨特的治學風格,獻身科學卻又從骨子里淡泊名利的學者風範,嚴謹認真卻又豁達開朗、平易近人的處世態度,以及他充滿人情味的生活情趣。

柯召院士是我國杰出的科學家和教育家,在數論、代數、組合論等數學領域有突出成就,被學術界譽為“我國近代數論和組合論的創始人之一”、“中國二次型研究的開拓者”。他關于不定方程卡特蘭問題的研究結果與方法.在國際上被譽為“柯氏定理”與“柯氏方法”;他與國外數學家合作的“愛爾特希-柯-拉多定理”,已成為組合論中一個里程碑式的成果。柯召還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數學家,桃李滿天下;在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科學顧問期間,為發展國防應用數學作出了杰出貢獻。

《柯召傳》適合大眾讀者閱讀,特別是青年學生、文化教育工作者、科技工作者、數學愛好者及各級黨政部門干部。


白蘇華,1939年6月生,四川成都人,1962年畢業于四川大學數學系並留校工作,1993年任教授,2000年退休。主要研究方向是數學史、數學教育、數學文獻等,出版著(譯)作10余種,發表數學研究論文和譯文30多篇。對四川近現代數學史有系統研究,擔任《四川省科技志》和《成都市科技志》的數學章編纂負責人及主筆,並發表四川數學家傳記文章10余篇;1997年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和四川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作者是柯召先生的學生,曾多次受柯召先生的委托撰寫關于他的文章。
 

目錄

總序
懷念柯召先生(代序)
第一篇 寒門學子成才路(1910~1938)
第一章 引子︰中國現代數學發源二三事
一、中國現代數學的開創時期
二、庚款留學的前因後果
第二章 以求知為樂的少年
一、故鄉溫嶺,宗文高等小學校
二、啟蒙老師蕭衛和樓子雋
三、杭州安定中學
四、走彎路悟出的道理
第三章 跨進數學的殿堂
一、尋夢廈大
二、初識楊武之
三、聞道清華
四、姜立夫的助教
第四章 曼徹斯特的中國新秀
一、導師莫德爾
二、倫敦數學會講台上的中國青年一哈代對柯召說︰“講得好,祝賀你!
三、學術生涯的第一個高峰
四、曼徹斯特的數論新秀
五、濃濃報國意,依依惜別情
第二篇 風雨學海蜀道行(1938~1953)
第五章 29歲的川大數學系主任
一、川大和川大數學系
二、決定終生的選擇
三、一場風波,把他推上系主任的崗位
第六章 峨眉山上,誕生了四川數學事業的兩個第一
一、數學系在峨眉山上重建
二、形成四川的第一個數學研究群體
三、培養出川大第一批研究型數學人才
第七章 輾轉川康,人生低潮
一、同立西康技藝專科學校
二、二進川大,成都數學人才的整合
第八章 加盟重慶大學數學系
一、張洪沅把他“請”到重慶大學
二、重慶大學數學系
三、重慶大學數學研究所
四、院系調整,三進川大
第三篇 歷盡崎嶇結碩果(1953~1970)
第九章 建設新川大
一、形成有特色的數學系
二、智引學生上道,巧譯蘇聯教材
三、口角黃消乳燕飛——全面發展、人才輩出的數學系
四、重任在肩的學術領導
五、主管科研,創辦川大學報
第十章 不平坦,科學路
一、尋求數學的應用卻不隨波逐流
二、戴伯行支持柯召堅持研究數論
三、“開展基礎理論研究是理直氣壯的事
四、“柯召就是質量
五、愛爾特希訪華,他們聯手的經典之作
第十一章 鑄劍十年,自成一家
一、不定方程的研究中心
二、開拓中國的二次型研究
三、不定方程的卓著成果
四、卡特蘭猜想的重大突破︰柯氏定理和柯召方法
五、極值集合論的一個里程碑︰愛爾特希一柯一拉多定理
六、柯召的治學風格
第十二章 “文化大革命”中的沉與浮
一、“四清”,驚濤下的四川大學
二、十年浩劫
三、“棚友”之間的安慰
四、牛棚生活
五、軍墾農場與學習班
第四篇 再上高樓天地寬(1971~2002)
第十三章 締造數學界的川軍
一、圓夢——重返振興四川數學之路
二、踏雪問梅霧里尋路
三、當時則動——一個看似偶然的機會成為柯召重振雄風的起點
四、逆水行舟也從容——“文化大革命”中後期的日子里
五、春風吹又生——一創建四川大學數學研究所
第十四章 學術生涯的第三個高峰
一、明珠鑄成衛國劍——國防應用數學
二、創建與開拓中國的組合數學
三、開闢數論應用的新方向
四、桃李成蔭代有傳人
第十五章 能者多勞——行政工作與社會活動側記
一、從主管全校科研到出任四川大學校長
二、數學公益事業
三、社會活動側記
第十六章 萬里歸船弄長笛——晚年生活剪影
一、覓得新秀傳薪火
二、淡泊人生度晚晴
三、情系第二故鄉
四、老友重逢——愛爾特希第二次訪華
五、夕陽芳草絕妙詞
第十七章 書生志,今朝酬
一、喜見涓水成江河
二、九秩壽慶回首人生
三、碩果流芳梅香依舊
附錄A 柯召生平活動年表
附錄B 柯召先生主要著作目錄
附錄C 柯召文稿四篇
後記
 

很高興得知白蘇華先生撰寫了柯召先生的傳記,並讓我有幸預先閱讀了他的全部手稿。他還邀我為該書寫一篇序言。讀完手稿,我不禁回憶起跟柯老相處的日子,一幕幕浮現在眼前,仿佛昨天的事一樣清晰。柯老是我的老師華羅庚先生的同學,他們是同年同日生,柯老比華老大七個月,是我的師伯。由我來寫序言,實在不敢當。但我還是很願意寫一篇文章,回憶與紀念柯召先生的。

我在大學畢業時,就听說過柯召這個名字。他和華羅庚、陳省身、許寶驟、吳大任同在清華大學學習。他們取得了不少世界級的成就。在我的心目中,他們無疑是英雄與楷模。

我與柯老是在1961年夏召開的第一次數論大會,即頤和園龍王廟會議上認識的,算來已40多年了。他與閔嗣鶴、越民義共同領導了那次會議。華老事情太多,只偶爾來過幾次。我與陳景潤、潘承洞等是作為年輕數論學者參加會議的,我們都住在龍王廟,特別感受到柯老的平易近人。在開會的空余時間,我們一起聊天、散步、游園,談談“反右”、“大躍進”對數論的沖擊,談談如何恢復數論研究,也談談別的,竟然忘記了我們是整整相差20歲的兩代人。經過困難時期,有這樣一周的生活,真令人永久神往。

一直到1978年,著名數論學家施密特(W.M.Schmidt)訪問北京時,我才又見到了柯老,听說他住在在力學所工作的女婿白以龍家里。一天晚飯後,我去看他。原來那時他的女婿及女兒柯孚久並沒有房子,他們是借了力學所所辦工廠之倉庫一角暫住的。我看到倉庫里掛了塊布簾隔開,使他們能分開住。不用說,煮飯的蜂窩煤爐子也放在屋子里。看到他們父女及女媚樂呵呵地享受著天倫之樂,我也很開心。其實當時我只要跟他的老同學華老反映一下,柯老在北京是可以住得好一些的,但那必然不是柯老所願意的,因為據我所知,柯老從來不到他的老同學那里去拉關系,而是將友誼放在心上,所以我決定不向華老提起柯老住在倉庫里。

1978年冬,中國數學會會議在成都召開,商討恢復被“文化大革命”破壞的數學研究與教學工作。華老與我都參加了會議。華老與柯老經常在一起,他們很忙,我很少跟他們談話。但我記得柯老與幾位四川數學家私人請全體與會者吃了一頓川菜,算來也有十多桌。那時大家都不富裕,听說花了柯老不少錢。

1980年冬,我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在學部開會時,就能見到柯老。大家在會余經常聊聊,彼此了解也就多了起來。以下讓我來記敘幾件事。

1980年在濟南召開數論會議,由山東大學承辦,華老與柯老都參加了。山東大學領導要他們當場題詞,華老知道柯老的書法精到,就要柯老題寫。柯老略思片刻,就用草書寫下了︰

橫刀那顧頭顱白,躍馬緊傍青壯人

原來這是華老在兩年前寫的一首詩中的兩句,這一題詞就是他們合作的作品。這時我才知道,柯老是書法的行家。

1985年,華老過世,柯老立即寫了一封長信給我們,表達了他的哀思。

1986年,柯老的好友與同學愛爾特希(P。Erdos)來中國科學院數學所訪問。我知道愛爾特希與柯老的友誼,所以特意安排他們多點時間聚會。我曾陪愛爾特希一起去白以龍與柯孚久家看柯老,這時他們家已經有了一套三室一廳的房子,可以接待客人了。愛爾特希注意到柯老已有外孫女了,告訴我想買一塊巧克力糖送給她,我幫他買了一塊。的確,愛爾特希是一個很通達人情的人。另一方面,他在美國時,由于跟華老通信而受到迫害,但他始終堅決繼續與華老通信,這又反映了他具有風骨的一面。

1990年柯老八十大壽,由四川大學承辦,當時在成都召開數論會議,並慶祝柯老八十大壽及從事科研與教學五十五周年,我作了一個簡短的講話,後來登載于《中國數學會通訊》上。柯老大概感到我還是了解他的,其後,中央電視台要拍攝100位教授的專題片,柯老是其中之一,他提出要我講幾句話。對于他的信任,我很感動,也非常樂意,這樣就在電視片上說了幾分鐘。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