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下往上看:英國農業革命

從下往上看:英國農業革命
定價:132
NT $ 115
  • 作者:楊傑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1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0483058
  • ISBN13:9787500483052
  • 裝訂:218頁 / 24 x 17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以馬克思主義史學觀「從下往上看」英國農業革命的歷史過程,認為廣大勞動人民是英國農業革命和現代化進程的基本力量,是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等領域的歷史創造者。書中的論述年代跨越600年,運用大量一手檔案資料,將農業史研究與現代化研究相結合,分別論述了「過渡時期」英國農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狀況、工資勞動者的出現、土地所有權的變化和農業機械化帶來的農業生產率的提高,為工業革命奠定了基礎,證實了英國農民是構成農業革命的主體力量。


楊傑(1956——)博士、教授。1978年浙江省杭州大學外語系英語專業畢業,留校執教。1982—1986年英國伯明翰大學研究生,獲歷史學博士學位。1987—1990年任杭州大學歷史系副教授,1991—1992年任英國皇家學術院研究員,獲王寬誠獎學金英國學術院博士後研究員證書;1994年破格晉升為教授;1995年任加拿大貴爾富大學客座教授。1996—2001年任加拿大紐布朗斯維克大學客座教授。2001—2003年任浙江大學世界歷史所所長。2003年至今任浙江省麗水學院外國語學院院長,兼美國塔芙茨大學國際教育部中國項目主任。主要從事英國歷史學和英語語言文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目錄

序言
緒論
第一章 農業革命前的英國農村社會
第一節 農業地理與村社結構
第二節 農村社會與階級結構
第二章 農民的「家庭生產方式」
第一節 家庭結構與家庭土地
第二節 農民的「家庭生產方式」
第三章 農民的家庭經濟收入
第一節 農民家庭的經濟收入模擬
第二節 農民家庭的其他收入
第三節 地租、賦稅、價格和工資對農民經濟的影響
第四章 農民的物質生活狀況
第一節 農民的飲食結構
第二節 農民的房屋和居住條件
第三節 農民的生產生活用品
第五章 農業勞動力的轉移:工資勞動
第一節 工資勞動人口的構成
第二節 工資勞動人口的估算
第三節 工資勞動的性質
第四節 工資勞動:農業勞動力的轉移
第六章 農民的市場、市鎮與鄉村工業化
第一節 貨幣經濟與商業貿易思想
第二節 農村市場網絡與小市鎮的發展
第三節 「原始工廠」和鄉村工業化
第七章 農業革命與「家庭農場」的崛起
第一節 從維蘭到自耕農:土地占有權的變革
第二節 議會圈地運動:土地所有權的轉移
第三節 家庭農場與資本主義農場的抗衡
第八章 農業革命與農業生產技術的變革
第一節 新耕作制度:諾福克輪作制
第二節 農業生產技術的革新
第三節 畜牧生產技術的改革
第四節 農業機械化
第九章 農業革命與農業生產率
第一節 土地生產率的提高
第二節 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第十章 農業革命與現代化
第一節 三層式的新農村社會結構
第二節 新價值取向:新教精神
第三節 政府創建現代化環境
第四節 現代化的開始:工業革命
結尾 誰是農業革命的主體力量
附錄
參考書目
後記
 

楊傑教授的新著《「從下往上看」——英國農業革命史》已經脫稿,即將面世,這是中國第一部有關英國農業革命的專著,英國史研究園地又增添了新的果實,真是可喜可賀。

我認識楊傑已經有二十多年了,當時我是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訪問教授,楊傑則在伯明翰大學歷史系讀博士學位,我是在去伯明翰大學訪問時與他認識的。我們一見如故,他那種熱情好客、才思敏捷、積極好學和刻苦鑽研的精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我們一直保持聯系。楊傑研究英國農業史就是從讀博士學位時開始的,至今20余載,積累了深厚的功力。他讀博士學位時的導師希爾頓教授是英國著名的農業史專家,又是一位馬克思主義史學家。楊傑先生的治學方法和理論觀點深受其影響。本書「從下往上看」研究英國農業史的視角就可能與希爾頓教授的方法論有關。

英國農業史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圈地運動促使土地占有制發生深刻的變革,再加上15世紀的宗教改革、17世紀的資產階級革命和18-19世紀的議會圈地運動,使英國在歐洲最先確立了資本主義的土地所有制,並隨后發展了資本主義農場和家庭農場為主的生產組織形式,英國善於引進大陸優良的作物種子,采用先進的耕作技術,實行人工施肥,采用新的排灌技術,改良畜種,在歐洲率先完成農業革命,使英國在18一19世紀成為歐洲農業最發達的國家。 農業生產率的提高使農業適應了大工業發展的需要,為工業提供必要的原料、為城市人口的增長提供充足的食品,為工業制成品擴大了市場。而且因為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解放了農村勞動力,為工業的擴張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勞動力,農業剩余還為工業提供了資金。沒有農業的先期發展,要實現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幾乎是不可能的。楊傑在本書中把工業革命與農業革命聯系起來分析,是非常值得推崇的。

在過去的研究著作中,論者往往忽視農業的直接生產者農民在農業革命中的作用,本書作者反其道而行之,以「從下往上看」的新視角,重視直接生產者的作用。把歷史研究的着眼點首先放在廣大勞動人民身上,把他們看作英國農業革命與現代化進程的主力,看作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等進步的先驅和基本動力,並且努力從勞動人民本身的歷史發展過程和參與歷史創造的過程出發,來探索英國農業現代化的模式乃至整個歷史運動規律,以更准確地把握英國農村社會和農業革命的歷史發展軌跡。作者在歷史唯物主義的指導下做了一次成功的嘗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此書內容豐富,時間跨度長達600年,從封建主義到資本主義的「過渡時期」開始,直到19世紀中葉農業革命完成時止,論述了英國農業發展史上的最重要時期的最重要事件。

本書不是孤立地研究農業史,而是把農業史研究與現代化研究聯系起來,他認為,「工業世界的孢子——鄉村工業」在農耕世界就已經存在,而且,它的孕育、產生和發展依賴於這個農耕世界的發展水平。這種發展水平有兩個深層次的內涵:其一是「現代化基石」的奠定;其二,「現代化環境」的形成。「現代化基石」指生產力,特別是農業生產力發展水平。「現代化環境」包括社會、政治和文化等方面適應現代化進程的發展。英國之所以率先開始工業革命的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就在於它較一些歐洲大陸國家更早地開始農業革命,在生產力發展水平上奠定了「現代化的基石」,並在此基礎上促成了「現代化環境」的形成。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