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現在比過去下雪下得少嗎?
一片沙漠可以變成綠洲嗎?
化石是如何形成的?
為什麼火山會噴發?
接着一切便簡單了!

讀者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所有這些問題的答案:這本書既具有娛樂性,同時亦不失嚴謹,通過書中的18個關鍵詞,讀者能夠了解地球的一些關鍵概念。

這本書插有彩色的漫畫,適合所有希望更好地了解我們這個時代科學知識的人閱讀。
 

目錄

板塊構造學
板塊構造學說於20世紀60年代末被提出,引起了地球科學領域的一場變革。它為闡釋地球自形成之日起的演變提供了一個統計表框架。
山脈的形成
板塊構造學的理論揭示了山脈出現的原因:它們是由於大陸地殼的收縮而造成的。
地幔
地幔夾在地殼和地核之間,占地球體積的83%、地球質量的67%,板塊構造的動力也正是源自此處。
火山
熔岩泉、洶涌的熔流、火山碎屑,火山噴發既讓人心馳神往,也使人心驚膽戰。然而凡此種種,不過是一個行星活躍的跡象,因為正是它們在不斷重塑這個行星的外殼和大氣。
地震
岩石在地球深處斷裂,波浪在地球表面振動房屋。剩下的便是需要弄明白之前發生了什麽。
地心
如果一個現代的儒勒·凡爾納寫《地心游記》,他筆端流淌出的想象世界里定會出現地核、地震波、熔點、對流、輕元素、地球發電機、金剛石壓腔這樣的字眼。
溫室效應
今天,再沒有人質疑人類活動對全球溫度變化所造成的影響。於是,我們對其中的原因和過程又有多少了解?

總是在飄移,不停地改變形狀,雲朵是不可捉摸的!這對試圖弄清它們對地球氣候的影響的科學家們來說非常不利。

星星般的雪花、細雪、雪崩┅┅與雪有關的這些詞匯事實上表達了極為不同的現象。什麽是雪?無非是一些水和空氣。但是隨著條件的變化,雪也在不斷變化著。

它吹、刮、加速、翻轉、呼嘯、盤旋。我們將其稱之為北風、西北風甚至是焚風。何以風會這般搖擺不定?在主要大氣流與狂風之間的共同點是什麽?
氣旋
在所有的自然災害中,氣旋是最常見的一種,也最具殺傷力。這種氣候現象出現在熱帶濕熱的水面之上。
洪水
每一年,河流和溪水都會泛濫。洪水的頻率似乎沒有增多,其范圍也似乎沒有變廣,但是這一無法阻擋的自然現象的影響力卻在不斷增強。人類對於它的演變並不陌生。
生態系統
現在有關生存的討論中,生態系統這一概念並沒有我們所設想的那樣得到了很好的定義。事實上,這一概念對於生態多樣性研究是很關鍵的。
沙漠
沙漠隨著氣候的變化而發展,但是人類的活動加劇了事情的進展┅┅在毛里塔尼亞,不出兩代人的短暫時間里,沙丘就會出現。
森林
3.5億年以來,森林一直生存在地球之上。它們不斷進化,適應著地球的氣候,占據了地表的30%。盡管歐洲近年來大力倡導重新植樹,然而這個比率卻在持續下降。
地層
地質年代里,沉積物沉淀下來,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岩石。對不同地層的研究可以追溯出地球以及生命的歷史。
石油
原油價格飆升、黑潮、大氣污染,人們總是將如此種種怪罪到石油頭上。這就是石油的形象:不為世人所理解卻非常有用。
鑽石
奢侈品也好,高科技工具也好,鑽石不過是一種礦物精華。礦物學家們研究鑽研的包體,目的是為了探測地球深處的奧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