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巴爾特自述

羅蘭‧巴爾特自述
定價:179
NT $ 156
 

內容簡介

這是羅蘭‧巴爾特(台譯︰羅蘭巴特)為色伊出版社“永恆的作家”叢書寫的有關他自己的一部著述,是一部非傳統意義上的自傳體著作。雖然作者一開始就讓我們把這本書當作“出自一位小說人物之口”,但我們還是通過這些文字大體了解了他的身世、生活經歷、個人志趣、寫作生涯和學術主張。

該書是作者第四個寫作階段即“道德觀念”階段的代表作品之一,以片斷的書寫方式和按片斷題名的字母順序進行排列的形式,為讀者組織了一部時間錯位、事件凌亂、內在邏輯無序的奇書,力圖以此來解釋言語活動,通過語言的隨意性排列來探尋語言符號的深層寓意。書中還有作者自幼及長的大量珍貴圖片和一些手繪圖。


羅蘭‧巴爾特(台譯︰羅蘭巴特),法國著名結構主義文學理論家與文化評論家。其一生經歷可以大致劃分為三個階段︰媒體文化評論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學期(1962-1976),以及法蘭西學院講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義大師薩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國文學思想界前後輝映,並被公認為蒙田以來法國最杰出的散文大家之一。 羅蘭‧巴爾特在法國開創了研究社會、歷史、文化、文學深層意義的結構主義和符號學方法,發表了大量分析文章和專著,其豐富的符號學研究成果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性。巴爾特的符號學理論,從嶄新的角度,以敏銳的目光,剖析了時裝、照片、電影、廣告、敘事、汽車、烹飪等各種文化現象的“記號體系”,從而深刻地改變了人們觀察和認識世界及歷史的方式。晚期巴爾特對當代西方文化和文學的思考進一步深化,超越了前期結構主義立場,朝向有關意義基礎、下意識心理、文學本質等後結構主義和解構主義認識論問題的探討。 羅蘭‧巴爾特對于西方未來學術和文化的發展,影響深遠。其學術遺產對于非西方文化思想傳統的現代化發展,也具有極大的啟發意義。他的思想和研究領域寬廣,其作品適合于關心人文科學各領域、特別是文學理論領域的廣大讀者研讀。
 

目錄

照片
片斷
主動性與反應性
形容詞
愜意
類比的魔怪
黑板上

阿耳戈大船
傲慢
腸卜僧的動作
認同,不是選擇
真實與論斷
無定所
回指性
掛車
當我玩捉人游戲的時候
姓氏
關于愚蠢,我只能說
喜愛一個念頭
年輕的資產階級姑娘
愛好者
布萊希特對于羅蘭‧巴爾特的指責
對于理論的要挾
夏洛特
電影的實在性
尾句
重合
對比就是理智
真理與穩定性
與什麼同時代?
對于契約的含混歌頌
不合時宜
我的軀體只在……存在
多元軀體
肋骨
不可思議的意象曲線
價值——詞語的偶聯
兩種夾生
分解與破壞
H仙女
朋友們
特權關系
超越之超越
第二等級與其他
外延作為言語活動的真實
他的嗓音
突出顯示
辯證法
多元,區別,沖突
分解的嗜好
彈鋼琴,指法
不佳的對象
多格扎與反多格扎
分散性
意義含混
側斜著
回音室
寫作從風格開始
空想有何用
作家作為幻覺
新的主體,新的科學
親愛的艾麗絲,是你嗎?
簡潔
標志,插科打諢之事
傳播者的社會
時間安排
私生活
實際上
情欲與戲劇
審美話語
人種學意圖
詞源
暴力、明顯、本性
排斥
塞里娜與弗洛拉
排除意義
幻覺,而非夢想
一種庸俗的幻覺
返回,就像是鬧劇
疲倦與清新
虛構
雙重外在形象
愛情,即瘋狂
模擬寫作
是傅立葉還是福樓拜?
片斷的圈子
片斷就像是幻覺
從片斷到日記
草莓酒
法蘭西人
打字錯誤
意義的波動
奔跑式的歸納推理
左撇子
觀念的動作
淵源
對于各種算法的愛好
如果我不曾讀過
變異論與暴力
孤獨中的想象物
虛偽?
念頭,就像是享樂
不被賞識的觀念
句子
意識形態與審美
想象物
花花公子
何謂影響?
靈巧的工具
暫歇︰回想
蠢貨?
寫作的機器
空腹
吉拉里的信
作為享樂的悖論
令人狂喜的話語
填補
對詞語下工夫
對于言語活動的懼怕
母語
不純正的詞匯
我愛,我不愛
結構與自由
可接受的
可讀的,可寫的及在此之外的
文學作為套數
關于自我的書
饒舌
清醒的表白
結婚
對童年的記憶
清晨
美杜莎
阿布‧諾瓦斯與隱喻
語言學的寓意
偏頭疼
過時
重要詞語的柔弱性
女舞蹈家的腿肚子
政治與道德
詞語與時髦
詞語與價值
詞語與顏色
神力詞語
過渡詞
中間性詞語
自然性
新的與新式的
中性
主動性與被動性
適應
神意
事物進入話語之中
氣味
從寫作到作品
“大家都知道”
模糊與透明
反襯
起源的破壞
價值的波動
反多格扎
偏執狂的輕微動力
說話與擁抱
過往的軀體
游戲,模仿
雜色方格布
顏色
是被分割的個人嗎?
部分冠詞
巴塔伊,恐怖
階段
一個句子的有益效果
政治文本
字母表
我想不起順序來了
作為多題材的作品
言語活動一牧師
可預見的話語
寫作計劃
與精神分析學的關系
精神分析學與心理學
“這意味著什麼?”
何種推理?
退步
結構的反應性
支配與勝利
廢除價值支配
是什麼在限制表現?
反響
成功與失敗
關于選擇一件衣服
節奏
不言而喻
在薩拉芒克與瓦拉多里德之間
學生練習
知識與寫作
價值與知識
吵鬧
戲劇化的科學
我看得見言語活動
轉而反對
烏賊與其黑墨
關于性欲的一本書的寫作計劃
性感
性欲的快樂結束?
作為空想的變指成分
在意指中,有三種東西
一種過于簡單的哲學
猴子中的猴子
社會劃分
我嘛,我
一個壞的政治主體
復因決定論
他听不到自己的言語活動
國家的象征體系
征兆性的文本
系統與系統性
策略與戰略
隨後
《原樣》
今天的天氣
希望之鄉
我的腦袋糊涂起來
戲劇
主題
價值向理論的轉化
格言
整體性的魔鬼
羅蘭‧巴爾特生平
羅蘭‧巴爾特著述年表(1942—1974)
羅蘭‧巴爾特著述年表(1975—1995)
引用文獻
插圖說明
索引
術語對照表
附論
 

《羅蘭‧巴爾特自述》是作者羅蘭‧巴爾特(Roland Barthes,1915- 1980)寫作和學術生涯第四階段的代表作之一。

關于這本書的成因,巴爾特在接受采訪時說,那是在色伊(Seuil)出版社組織的一次工作午餐會上,大家提議今後讓作家們自己寫書來評判自己的著述,並隨後將其放進“永恆的作家” (Ecrivainsde toujours)叢書之中。巴爾特本著這種精神,曾經想把書“寫成插科打諢性的東西,寫成某種我自己的仿制品”。但是,真正進入寫作之後,“一切都變了,一些書寫的理論和實踐問題顯現出來,使得最初的簡單想法變得極為滑稽可笑”(《全集》第三卷,315頁)。于是,他認為應該利用提供給他的這次機會,來闡述他與自己的形象,也就是與他的“想象物”之間的關系。而且,作者認為,這種自己寫自己的做法正是“鏡像階段”中的主體與其自我的想象物即鏡中形象的關系(見《退步》一節)。在譯者看來,全書就是作者與其自我想象物之間的一種對話。全書經過了一年零97天的寫作,于1974年9月3日脫稿,這樣,巴爾特就成了這套叢書100多位作家中唯一在活著時就“永恆的作家”。

全書采用了片斷的書寫形式。按照作者的說法,一方面,他一直喜歡采用片斷的書寫方式,而對于長長的文章越來越無法忍受。另一方面,他必須采用一種形式來化解幾乎要形成的“意義”。他認為,不應該由他來提供意義, “意義總是屬于別人即讀者”。于是,他決定使這本書成為以“分散的整體”出現的書,就像他所喜愛的具有“散落”葉片的棕櫚樹那樣。顯然,這兩方面代表了巴爾特關于寫作的主張。首先,綜觀巴爾特的全部著述,他除了專題著述(《論拉辛》、《服飾系統》、《S/Z》)之外,其余的書都是文章的匯編,而且即便是那幾本專題著述,其內部結構也是零散的,有的甚至也是片斷式的。巴爾特說過︰ “對于片斷的喜愛由來已久,而這,在《羅蘭‧巴爾特自述》中得到了重新利用。在我寫作專著和文章的時候(這一ˋ點我以前不曾發現),我注意到,我總是按照一種短的寫作方式來寫——在我生命中的一個階段,我甚至只寫短文,而沒有寫成本的書。這種對短的形式的喜愛,現在正在系統化。”(《全集》第三卷,318頁)其實,他的第一篇文章(1942)就是以片斷的形式寫成的,“當時,這種選擇被認定是紀德式的方式,‘因為更喜歡結構松散,而不喜歡走樣的秩序’。從此,他實際上沒有停止從事短篇的寫作”(見本書《片斷的圈子》一節)。其次,巴爾特堅持反對“多格扎” (doxa),即形成穩定意義的“日常輿論”,這也使他無法寫作長篇大論。他說︰ “一種多格扎(一般的輿論)出現了,但是無法忍受;為了擺脫它,我假設一種悖論;隨後,這種悖論開始得以確立,它自己也變成了新的成形之物、新的多格扎,而我又需要走向一種新的悖論”(見本書《多格扎與反多格扎》一節),“悖論是一種最強烈的令人著迷的東西”(見本書《作為享樂的悖論》一節)。他之所以這樣做,而且不得不這樣做,是因為“價值的波動”引起的︰“一方面,價值在控制、在決定……另一方面,任何對立關系都是可疑的,意義在疲勞……價值(意義便與價值在一起)就這樣波動,沒有休止。”(見本書《價值的波動》一節)為了做到這樣,片斷寫作“可以打碎我定名的成形觀念、論述和話語,因為這些東西都是人們按照對所說的內容要給予最終意義的想法來建構的——這正是以往世紀中整個修辭學的規則。與所建話語的成形狀態相比,片斷是一種可喜的打亂,即一種斷續,它確立句子、形象和思想的一種粉化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它們最終都不能得以‘完整確立’(《全集》第三卷,318頁)。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