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猶太社區的音樂生活:1850-1950,1998-2005

上海猶太社區的音樂生活:1850-1950,1998-2005
定價:162
NT $ 141
  • 作者:湯亞汀
  • 出版社: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6922296
  • ISBN13:9787806922293
  • 裝訂:262頁 / 普通級 / 1-1
 

內容簡介

描述猶太人在上海近百年的移民音樂文化史,重點是二戰期間上海猶太人的音樂文化。但追溯到南宋末年的開封中國猶太人、以及百年前來滬的哈爾濱猶太人和上海早期的巴格達猶太人與俄羅斯猶太人,研究其音樂文化同二戰期間上海猶太人音樂文化的關系,涉及其音樂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對上海音樂生活的貢獻。最后考察了上海新猶太社區的音樂生活。

《上海猶太社區的音樂生活(1850-1950,1998-2005)》運用了音樂人類學文化研究的整體理論模式,尤其是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格爾茨(1997)的三重模式,歷史生成:傳統的繼承與變化;社會維持:涉及機構、教育、政策、媒介、表演(概念一行為一樂音三者的循環);個人創造:音樂人的作用。

還運用美國音樂人類學家胡德(1964)的音樂全景觀:描述上海猶太人的傳統音樂(宗教儀式音樂,民間音樂),流行音樂(輕歌劇,夜總會歌舞)以及經典音樂(歐洲藝術音樂)。

《上海猶太社區的音樂生活(1850-1950,1998-2005)》的結論具有一種歷史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的旨趣,試圖證明:猶太民族幾千年的歷史表現出其很強的生存能力,他們極善於在夾縫中求得生存。

移民或因經濟目的(發展商業),或因政治因素(種族避難),《上海猶太社區的音樂生活(1850-1950,1998-2005)》所敘述的中國猶太人從開封、哈爾濱、上海一路的移民過程及其音樂經歷恰恰反映了該民族這種生存能力,在更高的層面上,也反映了中國歷史上幾段由於政治多元、民族多元而帶來的文化多元的局面。在深層次上,音樂確實能夠折射歷史、政治和社會。

湯亞汀,上海音樂學院教授/譯審,上海師范大學兼職教授,上海翻譯家協會會員、上海音樂家協會會員、世界民族音樂學會會員,上海高校音樂人類學E-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上海市重點學科「音樂文化史」組成員。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背景:猶太民族的音樂文化傳統
第二章 中景與近景:開封,哈爾濱,早期上海
第三章 上海歐洲猶太難民:初期(1939—1942)
第四章 虹口隔都時期(1943—1945)
第五章 戰后時期(1945~1947)
第六章 社區外的活動與貢獻·余波
第七章 新上海猶太社區的興起·結語
附錄一:寫作參考書目
附錄二:猶太音樂文化論文四篇
1.《(聖經·舊約)樂器譯名辨》
2.《希伯來音樂儀禮向一神教的進化》
——一種文化內旋的過程
3.《(屋頂上的提琴手):種族、世代、階級與性別沖突的史詩》
4.「Gender Roles and Sexuality as Reflected in the Musical Life of Shanghai』S Jewish Refugee Community during the 1940s」
附錄三:圖片出處鳴謝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