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際軟件測試認證委員會(ISTQB)認證考試的指定教材,也是軟件工程相關專業軟件測試課程的理想教材。本書從軟件測試的基礎、軟件生命周期中的測試、靜態測試、測試設計技術、測試管理、測試工具等幾個方面介紹了軟件和系統測試的基本技術、工具和概念。

  本書適合作為本科院校軟件工程相關專業軟件測試課程的教材,也是軟件測試領域技術人員的理想參考書。
 

目錄

第1章 緒論
第2章 軟件測試基礎       
 2.1 術語和目的       
  2.1.1 錯誤和缺陷術語       
  2.1.2 測試術語       
  2.1.3 軟件質量       
  2.1.4 測試工作量      
 2.2 基本測試過程      
  2.2.1 測試計劃和控制      
  2.2.2 測試分析和設計      
  2.2.3 測試實現和執行      
  2.2.4 測試出口準則的評估和報告      
  2.2.5 測試結束活動      
 2.3 測試心理學      
 2.4 測試基本原理      
 2.5 小結
第3章 軟件生命周期中的測試      
 3.1 通用V模型      
 3.2 組件測試      
  3.2.1 術語解釋      
  3.2.2 測試對象      
  3.2.3 測試環境      
  3.2.4 測試目標      
  3.2.5 測試策略      
 3.3 集成測試      
  3.3.1 術語解釋      
  3.3.2 測試對象      
  3.3.3 測試環境      
  3.3.4 測試目標      
  3.3.5 集成策略      
 3.4 系統測試      
  3.4.1 術語解釋      
  3.4.2 測試對象和測試環境      
  3.4.3 測試目標      
  3.4.4 系統測試實踐中的問題      
 3.5 驗收測試      
  3.5.1 根據合同進行的驗收測試      
  3.5.2 用戶驗收測試      
  3.5.3 操作(驗收)測試      
  3.5.4 現場測試      
 3.6 產品新版本的測試      
  3.6.1 軟件維護      
  3.6.2 版本開發      
  3.6.3 增量開發中的測試      
 3.7 測試的常見類型      
  3.7.1 功能測試      
  3.7.2 非功能測試      
  3.7.3 軟件結構的測試      
  3.7.4 與變更有關的測試和回歸測試      
 3.8 小結
第4章 靜態測試      
 4.1 結構化團體檢查      
  4.1.1 基礎      
  4.1.2 評審      
  4.1.3 通用的評審過程      
  4.1.4 角色和職責      
  4.1.5 評審的類型      
 4.2 靜態分析      
  4.2.1 編譯器作為靜態分析工具      
  4.2.2 檢查和規範、標準的一致性      
  4.2.3 數據流分析      
  4.2.4 控制流分析      
  4.2.5 確定度量      
 4.3 小結
第5章 動態分析——測試設計技術      
 5.1 黑盒測試技術      
  5.1.1 等價類劃分      
  5.1.2 邊界值分析      
  5.1.3 狀態轉換測試     
  5.1.4 因果圖技術和決策表技術     
  5.1.5 用例測試     
  5.1.6 其他黑盒技術     
  5.1.7 黑盒技術的常規討論     
 5.2 白盒測試技術     
  5.2.1 語句覆蓋     
  5.2.2 分支覆蓋     
  5.2.3 條件測試     
  5.2.4 路徑覆蓋     
  5.2.5 其他白盒技術     
  5.2.6 白盒技術的常規討論     
  5.2.7 探測和工具支持     
 5.3 基于直覺和經驗的測試用例設計     
 5.4 小結
第6章 測試管理     
 6.1 測試的組織     
  6.1.1 測試團隊     
  6.1.2 任務和資質     
 6.2 制定測試計劃     
  6.2.1 質量保證計劃     
  6.2.2 測試計劃     
  6.2.3 劃分測試優先級     
  6.2.4 測試出口準則     
 6.3 成本因素和經濟因素     
  6.3.1 缺陷成本     
  6.3.2 測試的成本     
  6.3.3 測試工作量的估算     
 6.4 測試策略的定義     
  6.4.1 預防性方法和應對性方法     
  6.4.2 分析式方法和啟發式方法     
  6.4.3 測試和風險     
 6.5 測試活動管理     
  6.5.1 計劃測試周期     
  6.5.2 監測測試周期     
  6.5.3 測試周期控制     
 6.6 事件管理     
  6.6.1 測試日志     
  6.6.2 事件報告     
  6.6.3 事件分類     
  6.6.4 事件狀態     
 6.7 配置管理需求     
 6.8 相關標準     
 6.9 小結
第7章 測試工具     
 7.1 測試工具的類型     
  7.1.1 測試管理及控制的工具     
  7.1.2 測試規格說明的工具     
  7.1.3 靜態測試的工具     
  7.1.4 動態測試的工具     
  7.1.5 非功能測試的工具     
 7.2 測試工具的選擇和引入     
  7.2.1 工具引入的成本效益     
  7.2.2 工具的選擇     
  7.2.3 工具的引入     
 7.3 小結
附錄A 根據IEEE 829標準制定的測試計劃模板     
附錄B 關于課程和認證測試人員考試的重要信息     
附錄C 習題
術語表     
參考文獻     
索引     
 

中國軟件測試人才的緊缺已是一個無法回避的事實,要讓軟件質量上台階,需要更多合格的測試人才,這是我們發展成熟軟件產業的一個急需。

軟件工程技術的長足發展,迄今並未從根本上改觀“軟件危機”狀況,許多軟件項目仍在受著質量問題的困擾,因此一些有識之士呼吁,必須從軟件人才的“職業化”建設著手。西方發達國家已為此進行了長達十多年的研究準備,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建設框架,包括指導職業發展的領域“知識體系”的開發,以及配套的職業資格認定程序的建立等。

在軟件測試領域,ISTQB(國際軟件測試認證委員會)的認證測試人員證書無疑是當前國際最有權威性的一項專業資格證書,有了它,相當于有了一個證明你軟件測試與專業技能達到國際標準的能行證,這無論對你的企業、客戶還是同事,都是一顆定心丸。

對于正在發展成熟軟件產業和建設更多高成熟度軟件企業的中國,CSTQB組織的建立及ISTQB授證程序的引進自然是一個非常及時的好事,它使中國軟件人才的職業化建設,又向國際接軌的規範化方向邁了重要一步。但要做成這一點,依我看,也並非一件很容易的事,需要很多國內專業從事志願性的貢獻和艱辛的勞動付出。這本ISTQB軟件測試基礎級教材的出版,正是這一努力的縮影。從版權引進到書稿翻譯、校對和評審,處處都反映出他(她)們的專業智慧和執著貢獻。這里,我要特別提到的是劉琴博士承擔了繁重的主持組織工作,還要親自參與翻譯,周震漪、馬均飛和鄭文強等骨干力量通力合作,協助完成了全文的翻譯,最後的評審又離不開沈備軍博士、崔啟亮博士和曹靜老師的辛勤勞動和嚴格把關,沒有他們的集體努力,這本教材無法如此順利地出版。在這里,我要衷心感謝這些人士為中國軟件人才建設所做的鋪路性貢獻。

這本教材的內容,基于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完全符合ISTQB 2005年7月出版的基礎認證大綱標準,因此是一本非常值得向專業測試人員推薦的優秀教材,也可作為高校的實用推薦教材。ISTQB程序的價值還在于,它不斷地推動專業測試人員在技能上精益求精,向高層次方向發展,除了基礎級認證,ISTQB又推出了高級測試人員認證,並正在開發專家級的認證。到2007年6月底,全世界獲得ISTQB授證的人員已超過67500人,可見其被公認和接受的程度。我深信,這一基礎級教材的翻譯和出版,必將推動軟件測試技術和知識在國內的普及,促進更多國內專業人員獲得國際認證資格,為中國軟件產業催生一支專業化的軟件測試大軍。

面對國際軟件界職業化發展的大潮流,近年來我們已先後通過國際合作,引進了一系列國際授證程序、諸如IEEE的授證軟件開發專業人員證書CSDP(具有相當權威性的國際軟件工程師證書)、UMTP國際的UML軟件建橫技能證書等。它們將與ISTQB程序配合,為中國軟件人才的職業建設推波助瀾,為培養提高成熟度的中國軟件人才做出實質性貢獻。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