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通信新技術與系統應用

應急通信新技術與系統應用
定價:234
NT $ 204
 

內容簡介

本書描述了應急通信的定義及其與相關概念的關系,總結了國內外應急通信的系統建設、技術和標準現狀,介紹了衛星通信系統、短波系統、應急通信車等現有應急通信系統,並在逐一分析各類不同緊急情況對應急通信需求的基礎上,詳細介紹了應急通信所涉及的公網支持應急通信、衛星通信、無線傳感器網絡及自組織網絡、寬帶無線接入、數字集群通信、定位、號碼攜帶、P2P SIP、公共預警等關鍵技術,結合國內外重大應急通信應用案例,對構建新型應急通信系統提出了一些建議和思路。

本書向廣大讀者普及應急通信知識,介紹了應急通信系統關鍵技術,尤其是新技術的原理及使用,適于從事應急通信研究的科技人員閱讀,可供各級政府應急指揮部門選擇應急通信系統、運營商部署應急通信網絡,以及設備制造商開發應急通信系統提供參考,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
 

目錄

前言
第1章 應急通信的定義與範圍
1.1 應急通信的定義
1.2 應急通信與相關概念之間的關系
第2章 國內外應急通信的系統建設、技術及標準現狀
2.1 北美地區應急通信現狀
2.1.1 北美地區應急管理體系的發展現狀
2.1.2 北美地區應急通信技術及系統建設現狀
2.2 歐洲應急通信現狀
2.2.1 歐洲應急管理體系的發展現狀
2.2.2 歐洲應急通信技術及系統建設現狀
2.3 日本應急通信現狀
2.3.1 日本應急管理體系的發展現狀
2.3.2 日本應急通信技術及系統建設現狀
2.4 我國應急通信現狀
2.4.1 我國應急管理體系的發展現狀
2.4.2 我國應急通信技術及系統建設現狀
2.5 應急通信標準化現狀
2.5.1 國際應急通信標準化情況
2.5.2 我國應急通信標準化情況
2.6 小結與分析
第3章 現有應急通信系統
3.1 衛星通信系統
3.1.1 衛星通信基本知識
3.1.2 衛星通信系統介紹
3.1.3 衛星應急通信設備
3.2 短波通信系統
3.2.1 短波通信基本知識
3.2.2 短波通信系統介紹
3.2.3 短波應急通信設備
3.3 應急通信車
3.4 其他可用于應急通信的通信系統
3.4.1 Ad Hoe網絡
3.4.2 集群移動通信系統
第4章 應急通信的需求
4.1 應急通信的基本需求
4.2 不同緊急情況對應急通信的需求
4.2.1 場景1︰個人緊急情況
4.2.2 場景2︰突發公共事件(自然災害)
4.2.3 場景3︰突發公共事件(事故災難)
4.2.4 場景4︰突發公共事件(公共衛生事件)
4.2.5 場景5︰突發公共事件(社會安全事件)
4.2.6 場景6︰突發話務高峰
4.2.7 小結
4.3 新形勢下應急通信面臨的新需求與挑戰
第5章 應急通信所涉及的關鍵技術及發展趨勢
5.1 公用電信網支持應急通信
5.1.1 概述
5.1.2 公用電話網支持應急通信
5.1.2.1 優先權處理技術
5.1.2.2 應急短消息
5.1.2.3 資源共享
5.1.3 互聯網支持應急通信
5.1.3.1 互聯網簡介
5.1.3.2 互聯網支持應急通信關鍵技術
5.1.4 下一代網絡支持應急通信
5.1.4.1 概述
5.1.4.2 NGN架構下支持應急通信的要求
5.1.4.3 基于IMS的應急通信技術應用
5.2 衛星通信在應急通信中的應用
5.2.1 不同衛星業務類型在應急通信中的應用模式
5.2.2 衛星應急通信系統
5.2.2.1 系統簡介
5.2.2.2 衛星應急通信設備
5.2.2.3 小結
5.2.3 衛星與其他系統的融合應用
5.2.4 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發展趨勢
5.2.4.1 我國應急衛星通信系統存在的問題
5.2.4.2 下一步發展趨勢
5.3 無線傳感器網絡及自組織網絡在應急通信中的應用
5.3.1 無線傳感器網絡及自組織網絡簡介
5.3.2 無線傳感器網絡在應急通信中的應用
5.3.3 移動自組織網絡在應急通信中的應用
5.4 寬帶無線接入技術在應急通信中的應用
5.4.1 寬帶無線接入技術概述
5.4.2 寬帶無線接入技術在應急通信中的應用
5.4.2.1 需求分析
5.4.2.2 組網方案
5.4.2.3 實際案例分析
5.4.3 寬帶無線接入技術簡介
5.4.3.1 McWiLL技術
5.4.3.2 WiMAX技術
5.4.3.3 MiWAVE技術
5.4.4 寬帶無線接入技術發展趨勢
5.5 數字集群通信在應急通信中的應用
5.5.1 數字集群通信的定義和特點
5.5.2 數字集群通信系統所支持的業務與功能
5.5.2.1 業務
5.5.2.2 功能要求
5.5.3 國內數字集群通信技術的發展情況
5.5.3.1 GoTa系統
5.5.3.2 GT800系統
5.5.4 數字集群通信系統在應急通信中的應用
5.5.4.1 公用移動通信系統與數字集群通信系統之間的區別
5.5.4.2 集群通信專網和共網之間的關系
5.5.4.3 在應急通信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典型數字集群業務和功能
5.5.5 小結
5.6 應急通信中的定位問題
5.6.1 與呼叫相關的定位
5.6.1.1 固定電話用戶位置信息的傳送
5.6.1.2 移動電話用戶位置信息的傳送
5.6.1.3 位置信息局間的信令傳送方案
5.6.2 與呼叫無關的定位
5.7 號碼攜帶技術
5.7.1 號碼攜帶的定義
5.7.2 號碼攜帶的實現技術
5.7.2.1 更改地理位置的號碼攜帶
5.7.2.2 不同運營商網問號碼攜帶
5.7.3 號碼攜帶技術在美國卡特里娜颶風中的應用案例
5.7.3.1 概述
5.7.3.2 采用的技術方案
5.7.3.3 攜入交換機的位置對業務產生的影響
5.7.3.4 跨LATA實施號碼攜帶的效果
5.7.3.5 小結
5.7.4 應急通信可采用的其他號碼攜帶相關的方案
5.7.4.1 智能網方案
5.7.4.2 呼叫前轉方案
5.7.4.3 局號更改地理位置
5.7.5 我國號碼攜帶在應急通信中的應用建議
5.8 P2F SIP在應急通信中的應用探討
5.8.1 P2P技術
5.8.2 SIP技術
5.8.3 P2P SIP技術
5.8.4 P2P SIP技術在應急通信中的應用
5.9 公共預警技術
5.9.1 (PWS)
5.9.1.1 公共預警需求
5.9.1.2 地震和海嘯預警系統
5.9.1.3 商用手機預警系統
5.9.1.4 EWTS與CMAS的對比
5.9.2早期預警與減災無線電通信系統
5.9.2.1 固定無線電通信系統
5.9.2.2 移動無線電通信系統
5.9.3 公共預警系統案例
5.9.4 小結
5.10 分析與總結
第6章 應急通信應用案例
6.1 恐怖襲擊事件
6.1.1 事件概述
6.1.2 通信網絡面臨的挑戰
6.1.3 應急通信保障措施
6.1.4 經驗教訓
6.1.5 完善和改進工作
6.2 卡特里娜颶風
6.2.1 災情概述
6.2.2 通信網絡受損情況
6.2.3 應急通信保障措施
6.2.4 經驗教訓
6.2.5 災後改進工作
6.3 倫敦爆炸事件
6.3.1 事件概述
6.3.2 通信網絡面臨的挑戰
6.3.3 應急通信保障措施
6.3.4 經驗教訓
6.3.5 完善和改進工作
6.4 汶川地震
6.4.1 災情概述
6.4.2 通信網絡受損情況
6.4.3 應急通信保障措施
6.4.4 經驗教訓
6.4.5 災後恢復和重建
6.5 2008年雨雪冰凍災害
6.5.1 災情概述
6.5.2 通信網絡面臨的挑戰
6.5.3 應急通信保障措施
6.5.4 經驗教訓
第7章 新型應急通信系統的構建
7.1 從不同需求角度構建薪型應急通信系統
7.1.1 政府部門之間應急處置
7.1.2 公眾向政府報警
7.1.3 政府對公眾的安撫和預警
7.1.4 公眾之間的慰問交流
7.1.5 輔助手段
7.2 從不同空間維度構建新型應急通信系統
7.3 從不同時間維度構建新型應急通信系統
7.4 總結
縮略語
參考文獻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