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文學初探

《後漢書》文學初探
定價:228
NT $ 198
  • 作者:鐘書林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6-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0486200
  • ISBN13:9787500486206
  • 裝訂:平裝 / 284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在“前四史”中,範曄的《後漢書》獨具風采。其篇章精美,歷來備受關注。該書從文學出發,立足文本,全面系統地論述了《後漢書》的文學成就。其內容包括東漢時代風氣,《後漢書》的思想用意、結構體系、敘事方式、語言風格,文學地位及其影響等諸多方面,涉及範圍甚廣。該書文史結合,討論細致,時有精彩,可見作者精讀深思,所論頗見功力。現在有公開出版物中,該書首次專力探討《後漢書》之文學,具有篳路藍縷的性質。


鐘書林,男,湖南瀏陽人,1978年出生。文學博士。現為西安文理學院文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教學與研究等。在《文學遺產》、《陝西師範大學學報》、《敦煌學輯刊》、《西北大學學報》、《文史知識》等刊物發表論文30余篇,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1篇,參編國家級教材2部。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陝西省教育廳科研項目、西安市社會科學規則課題各1項,參與省,市級科研項目多項。曾獲陝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西安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西安市共青團青年突擊手、西安市教育局五四青年標兵、西安市模範教師稱號。
 

目錄


緒論
一 選題的緣由
二 《後漢書》研究述略
第一章 東漢社會風貌與範曄《後漢書》的創作
第一節 東漢社會風氣概況
一 東漢的政治與官場風氣
二 東漢的儒學及其讖緯之風
三 東漢的黨錮之禍與清淡、隱逸諸風氣
第二節 晉宋的史學風氣與範曄《後漢書》
一 東漢史的編撰
二 範曄《後漢書》的創作動機
第二章 “正一代得失”的思想體系
第一節“正一代得失”的提出
第二節“正一代得失”的內涵
一 女主貪權
二 宦官的漸微之禍
三 外戚亂政
四 興亡系乎讖緯
五 戎狄之患及征伐邊遠的得失
第三章 《後漢書》的結構編撰
第一節 東漢國史四期編撰
第二節《後漢書》的總體框架
第三節 《後漢書》的結構編次
第四節 《後漢書》人物傳記的結構
第四章 《後漢書》的敘事特征
第一節 《後漢書》的敘事手法
第二節 《後漢書》敘事的重復與雷同
第三節 敘事重復雷同的成因探析
第五章 《後漢書》語言的美學風格
第一節 駢儷風氣中的《後漢書》語言
第二節 語言的回環往復
第三節 語言的簡疏之美
第四節 《後漢書》的虛詞及其他
第五節 《後漢書》的成語、謠諺
第六節 《後漢書》語句訓詁、修辭專論
余論 《後漢書》的文學地位和影響
後記
 

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三“兩漢風俗”條,對東漢所論尤為深切︰“漢自孝武表章《六經》之後,師儒雖盛,而大義未明,故新莽居攝,頌德獻符者遍于天下。光武有鑒于此,故崇節義,敦厲名實。所舉用者,莫非經明行修之人,而風俗為之一變。至其未造,朝政昏濁,國事日非,而黨錮之流,獨行之輩,依仁蹈義,舍命不渝,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三代以下風俗之美,無尚于東京者。”東漢以政治的昏暗著稱于史,顧氏撥開昏濁,而對“黨錮”、“獨行”之士人,推波助瀾而形成的不可阻止與扭曲的世風,極加推美譽揚,確能醒人心目。此言二者之相反,又育世風對政權之維系︰ “範曄之論,以為‘自桓、靈之間,君道秕僻,朝綱目陵,國隙屢啟,自中智以下,靡不審其崩離;而權強之臣息其窺盜之謀,豪俊之夫屈于鄙生之議。’ ‘所以傾而未顛,決而未潰,皆仁人君子心力之為’可謂知言也。”由此可見,顧氏之論,實是對範曄《後漢書》史論的抉發,亦是心悅誠服之首肯。

較之《史》、《漢》、 《三國》三史,範書自具個性,不僅著述一代之史,意在“正一代得失”,亦可作一代思想史觀。在艷稱的“前四史”中獨呈一道亮麗的風采。同樣可知,範書文字的精彩未在將相傳,似乎聚集于他所獨闢的《黨錮》、 《獨行》、 《逸民》傳中。他還特意新闢《宦者》、《文苑》兩大類傳,前者為東漢癥結,後者則揭示了文學將走向自覺時代的思潮趨勢。而《方術列傳》則展示道教萌發與讖緯盛行的蓬勃之勢。還有《列女傳》為女性專設一人物畫廊。以上均為早于範書的前三史所無,開後世之法門。

範曄《獄中與諸甥 書》說“常恥作文士”,這實為善文者的自信,近似揚雄“雕蟲小技,壯夫不為”的用意。這從下面的話可看出來︰ “常謂情志所托,故當以意為主,以文傳意。以意為主,則其旨必見;以文傳意,則其詞不流。然後抽其芬芳,振其金石耳。此中情性旨趣,千條百品,屈曲有成理。”這在以詞為主的六朝真是空谷足意,高屋建瓴之論。他的“恥作文士”,實是對當時文風的不滿︰ “文患其事盡于形,情急于藻,義牽其旨,韻移其意。雖時有能者,大較多不免此累,政可類工巧圖繢,竟不得也。”觀乎此,即知範史之精神所在。

範史有兩大閃光之處,一是合傳與類傳,二是序、論、贊。對于前者,他認為“既造《後漢》,轉得統緒。詳觀古今著述及評論,殆少可意者”,範史撰于18家後漢史之後,學如積薪,後出轉精,必然之理。故又言︰“班氏最有高名,既任情無例,不可甲乙辨”,“博贍不可及之,整理未必愧耳”。對于後者,以為班書“後贊于理近無所得,唯志可推耳”,故又“稱情狂言”︰“吾雜傳論,皆有精意深旨,既有裁味,故約其詞句。至于《循吏》以下及《六夷》諸序論,筆勢縱放,實天下之奇作。其中合者,往往不減《過秦》篇。”此言其論。至于贊,則言︰“贊自是吾文之杰思,殆無一字空設,奇變無窮,同合異體,乃自不知所以稱之。”以今觀之,其序、論似更出彩。《文選》選錄《皇後紀論》、《二十八將論》、《宦者傳論》、《逸民傳論》,以及《光武論贊》,則範氏自評不為虛妄。

劉宋在南朝可算個張揚自信的時代。書家張融對君主有言︰不恨臣無二王法,恨二王而無臣法;詩文亦有健拔者,元嘉之雄謝靈運,遒勁軒翥者如鮑照,均出其時。所以範嘩謂己著“故應有賞音者。紀、傳例為舉其大略耳,諸細意甚多。自古體大思精,未有此也。”前四史的定位,可算是刈其“狂言”的認同。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