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心傳︰祝諶予課徒實踐錄

《金匱要略》心傳︰祝諶予課徒實踐錄
定價:120
NT $ 120
  • 作者:王道瑞 等整理
  •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09-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117103876
  • ISBN13:9787117103879
  • 裝訂:平裝 / 256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系“杏園金方名醫經驗叢書”之一,乃祝諶予先生《金匱要略》授課提綱之整理。

祝諶予先生師承北京大名醫之一施今墨先生,是我國著名的中醫學家,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建校初期,曾主講《金匱要略》多年,其于《金匱要略》的研究與建樹,得到中醫學界的高度贊譽。本書根據其《金匱要略》授課提綱及祝諶予先生哲嗣、門人的課堂筆記整理而成,內容以臨床實踐為本,又以諸方方義和臨床應用為論述重點,實事求是,別具一格,並酌情載錄先生臨證驗案以深化對仲景之學之理解。于諸病脈證治各篇末,載以“按評”,提示評述祝諶予先生研究是篇之長。
 

目錄

如何學習《金匱要略》
髒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
痙濕? ÷鮒�詼
栝蔞桂枝湯 葛根湯 大承氣湯 麻黃加術湯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防己黃 湯 桂枝附子湯 白術附子湯 甘草附子湯 白虎加人參湯 一物瓜蒂湯
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證治第三
百合知母湯 滑石代赭湯 百合雞子湯 百合地黃湯 百合洗方 栝蔞牡蠣散 百合滑石散 甘草瀉心湯 苦參湯 雄黃燻方 赤小豆 當歸散 升麻鱉甲湯
瘧病脈證並治第四
鱉甲煎丸 白虎加桂枝湯 蜀漆散 附方︰牡蠣湯 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湯 柴胡桂姜湯
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第五
侯氏黑散 風引湯 防己地黃湯 頭風摩散 桂枝芍藥知母湯 烏頭湯 礬石湯 附方︰續命湯 三黃湯 術附湯 八味丸 越婢加術湯
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
黃 桂枝五物湯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天雄散 小建中湯 黃 建中湯 薯蕷丸 酸棗湯 大黃(庶蟲)蟲丸 附方︰炙甘草湯 獺肝散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
甘草干姜湯 射干麻黃湯 皂莢丸 厚樸麻黃湯 澤漆湯 麥門冬湯 葶藶大棗瀉肺湯 桔梗湯 越婢加半夏湯 小青龍加石膏湯 附方︰甘草湯 生姜甘草湯 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 桔梗白散 葦睫湯
奔豚氣病脈證治第八
奔豚湯 桂枝加桂湯 茯苓桂枝甘草 大棗湯
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第九
栝蔞薤白白酒湯 栝蔞薤白半夏湯 枳實薤白桂枝湯 人參湯 茯苓杏仁 甘草湯 橘皮枳實生姜湯 薏苡附子散 窪枝生姜枳實湯 烏頭赤石脂丸 九痛丸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
厚樸七物湯 附子粳米湯 厚樸三物湯 大柴胡湯 大承氣湯大建中湯 大黃附子湯 赤丸 烏頭煎(n ) 當歸生姜羊肉湯 烏頭桂枝湯 桂枝湯附方︰烏頭湯 柴胡桂枝湯 走馬湯 大承氣湯 瓜蒂散
五髒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第十一
麻子仁丸 甘草干姜茯苓白術湯
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苓桂術甘湯 甘遂半夏湯 十棗湯 大青龍湯 小青龍湯木防己湯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 澤瀉湯 厚樸大黃湯小半夏湯 防己椒目葶藶大黃丸小半夏加茯苓湯 五苓散附方︰茯苓飲 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 苓甘五味姜辛湯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細辛半夏湯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湯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黃湯 小半夏茯苓湯
消渴小便利淋病脈證並治第十三
文蛤散 栝蔞瞿麥丸 蒲灰散滑石白魚散 茯苓戎鹽湯 白虎加人參湯 豬苓湯
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四
越婢湯 防己茯苓湯 甘草麻黃湯 麻黃附子湯 杏子湯蒲灰散 黃 芍藥桂枝苦酒湯 桂枝加黃 湯 桂枝去芍藥加麻黃細辛附子湯 枳術湯
黃疸病脈證並治第十五
茵陳蒿湯 硝石礬石散 梔子大黃湯 桂枝加黃 湯 豬膏發煎茵陳五苓散 大黃硝石湯 附方︰麻黃醇酒湯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第十六
桂枝救逆湯 半夏麻黃丸 柏葉湯 黃土湯 瀉心湯
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
茱萸湯 半夏瀉心湯 黃芩加半夏生姜湯 豬苓散 四逆湯小柴胡湯 大半夏湯 大黃甘草湯 茯苓澤瀉湯 文蛤湯半夏干姜散 生姜半夏湯 橘皮湯 橘皮竹茹湯 桂枝湯小承氣湯 桃花湯 白頭翁湯 梔子豉湯 通脈四逆湯 紫參湯 訶黎勒散 附方︰黃芩湯
瘡癰腸癰浸淫病脈證並治第十八
薏苡附子敗醬散 大黃牡丹湯 王不留行散 排膿散 排膿湯
趺蹶手指臂腫轉筋陰狐疝蟲病脈證治第十九
婦人妊娠病脈證並治第二十
桂枝茯苓丸 芎歸膠艾湯 當歸芍藥散 干姜人參半夏丸 當歸貝母苦參丸 葵子茯苓散 當歸散白術散
婦人產後病脈證治第二十一
枳實芍藥散 下瘀血湯 竹葉湯竹皮大丸 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 附方︰三物黃芩湯 內補當歸建中湯
婦人雜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二
半夏厚樸湯 甘草小麥大棗湯 溫經湯 土瓜根散 旋覆花湯
大黃甘遂湯 抵當湯 礬石丸 紅藍花酒 蛇床子散 狼牙湯
 

在“杏園金方名醫經驗叢書”即將刊行之際,我重新走進這套叢書的資料庫——“國醫文庫”。心情前所未有的輕松,撫一撫老先生們的醫案,把恩師的墨寶再描摹一下,或是重新領略一下聲像資料中前輩們的大醫風範……業已泛黃的記憶漸漸清晰起來。心頭的點點甘苦,在此刻,都已化為最最美好的回憶了。如今看來,幾十年的名醫文獻收藏整理工作,雖可謂來之不易、幾多艱辛,卻又仿似水到渠成一般。能有今天的收獲,有幾個人不能不提。

父親于我——潤物細無聲

在童年的記憶中,父親從未板起過面孔,或是教訓我應該做什麼,然而我人生中的每一步,卻無不深受著他“潛移默化式”的影響。清晨,坐在父親膝上,仰起頭看著他神色莊重地背誦著醫書;午後,纏著品茶的父親,讓他再講一講橘井杏林的故事;假日里,牽著父親的手,漫步在琉璃廠的街道上,听他聊著古玩書畫中的奇聞軼事,或是看他把搜羅到的中醫古本捧回家時那滿是的樣子……父親的種種舉動,無不讓年幼的我對中醫充滿了好奇與想象,而我日後對名醫文獻收藏的痴迷也應該是源于此吧。

恩師予我——豈徒學問文章

在我成年後,父親因所謂的“歷史問題”,被剝奪了看病的權利,于是讓我去北京中醫學院找他的師兄祝諶予教授,隨他習醫。誰知當我興沖沖地到了祝老住處,心卻先涼了半截兒︰批判祝老的大字報比批我父親的還要多。祝老得知了我的來意後,對我說︰“我現在的處境也不好,沒有精力為你系統地講些什麼。好在你的中醫根底不錯,這樣吧,我先送你一套中醫學院的教材,你回去自修,有不明之處再來找我。我晚上在家出義務門診,你來吧。”

老師待我如子,不僅傳我學術,更為我在醫學事業上的成長,用盡了心血。1986年,老師支持我創辦了北京杏園金方國醫醫院(原名順義國醫院),並廣邀京城名家劉渡舟、李介鳴、董德懋、翟濟生、趙紹琴、劉貴權、屠金城、張秀琴、裘緝融、肖承宗、郭蔭楠、陳文俊等前輩來院坐診。此後的幾年間,這個京郊的小醫院大家雲集,全國各地的患者慕名涌至。老師以古稀之年,堅持親自坐診,歷十三載,寒璁未輟,直至生命的最後階段。建院伊始,老師曾對我說︰“辦醫院、診病是為當前服務,若是能將這些老先生們的經驗保存、整理出來,就是為今後服務了。現在有這麼多好老師挾持你,你要耐得住清貧和寂寞,踏踏實實地下十年苦功,盡可能完整地保存老先生們的學術資料,留待日後的整理研究。”老師的話可謂情真意切,數十年來,我不敢有片刻遺忘。第一步工作,為每一位老專家設立門診大病歷,由醫院統一保管。同時,選拔青年人才隨他們抄方侍診、詳細記錄。幾年下來,病案室已初具規模。對于一個學醫的人來說,讀著這些醫案,尤其是不時還能讀到老先生們的親筆辨證分析,真是莫大的享受!可是,一個棘手的問題接踵而至︰老師的醫案中有時會出現一兩味難以理解的藥,如果從癥狀舌脈或是辨證分析去強行解釋,似乎有理,但總感到有些牽強。問題出在病歷的記錄上,由于病人太多,抄方學員不可能把老師所有提問和病人的回答都記錄下來,而往往正是漏掉的那一兩句話,激發了老師的靈感。怎樣才能把這些閃光點捕捉到呢?我開始嘗試白天用錄音機錄音,晚上再把听到的補到病歷中。可是,當時的錄音機效果不行啊,再加上診室內外人聲紛亂,就算開大音量,把耳朵貼在錄音機上,還是有听不清的地方,于是我叉想到了錄像。只要能把老師診病的全過程拍攝下來,再配以文字病歷,那麼不但能縴毫畢現地展現老師的學術,就連老師的接診技巧、每一步的診療推理思路也都能展露無遺。這個讓我興奮不已的主意再一次得到了老師的大力支持,就這樣,祝老的聲像病歷一拍就拍攝了九年。于是有了這“國醫文庫”中的“鎮庫之寶”。

在診療之余,老師還倡導開展“名老中醫經驗專題講座”等學術活動。幾年下來,醫院收藏了大量的講稿、現場錄音錄像和老大夫們的親筆醫論、醫話及墨寶。現在,這些資料已成為研究這些名家學術思想的寶貴財富。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