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北文化述論

閩北文化述論
定價:300
NT $ 261
  • 作者:徐曉望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10-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0478356
  • ISBN13:9787500478355
  • 裝訂:平裝 / 451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如果說閩台文化是中華文化多元一體文化體系中的一個地域文化,閩北文化則是閩台文化進一步細分中的一個次級地域文化。閩北文化的核心是中原文化,但在閩北這一獨特的歷史地理環境中,中原文化與土著的閩越文化、畬族文化相結合,形成具有個性的閩北文化,它不僅是北方儒學文化的繼承者,而且是南方山林文化的創造者,它的底層文化也是南北文化的雜糅,既有儒家的忠義禮智信的道德觀,亦有南方巫文化與民間信仰。從總體而言,閩北文化是中國山林文化的優秀代表。


徐曉望,史學博士,福建省師範大學社會歷史學院博士生導師、福建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主要著作有:《福建民間信仰源流》、《福建思想文化史綱》、《閩國史》、《媽祖的子民——閩台海洋文化研究》、《澳門媽祖文化研究》、《閩南史研究》、《福建通史‧隋唐五代卷》、《福建通史‧宋元卷》、《福建通史‧明清卷》、《早期台灣海峽史研究》、《媽祖信仰史研究》、《閩澳媽祖廟調查》、《福建經濟史考證》、《明清中西文化沖突》(合著)、《澳門媽祖文化研究》(合著)、《福建通史‧上古卷》(合著)等16部,發表論文200多篇,論著共計600多萬字。獲福建省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一等獎一次,二等獎三次,三等獎一次。
 

目錄

導論
一 閩北文化在中華文化中的位置
二 閩北地理環境對閩北文化的影響
三 閩北文化發展的歷史過程
四 閩北文化的主要貢獻
五 閩北文化的共性與主要特點
第一章 閩北的史前文明與閩越國
第一節 閩北的石器文化
一 萬壽岩舊石器文化
二 閩北的新石器文化
第二節 閩北的青銅文化與武夷山的懸棺葬
一 閩北的硬紋陶與早期青銅文化
二 武夷山懸棺葬
三 青銅時代晚期的閩北
第三節 閩越國的歷史與文化
一 閩越國的歷史
二 閩越國的文化
第四節 閩越國之後的閩北
一 冶城之爭
二 漢代閩北的史影
第二章 從建安郡到建州
第一節 六朝時期的建安郡
一 建安郡的建立
二 六朝閩越人與漢族的交融
三 六朝閩北的文化
第二節 隋唐建州的政治風雲
一 隋朝統治閩中
二 唐朝對建州的統治
三 閩國時期的閩北
第三節 唐五代福建經濟的發展
一 唐五代北方移民進入閩北
二 北方移民與閩北的開發
第四節 唐五代閩北的文化
一 唐五代官府對儒學發展的鼓勵
二 唐五代閩北的文士
三 唐末五代閩北行政人才的崛起
第三章 宋元閩北的全盛
第一節 宋代閩北的人口與經濟
一 宋代閩北的州縣與人口
二 宋代閩北農業的發展
三 宋代閩北的手工業
四 宋代閩北的礦冶業與窯業
五 宋代閩北的墟鎮與城市
第二節 宋代閩北的科舉事業
一 建寧府的科舉業
二 南劍州與邵武軍的科舉業
第三節 宋代閩北的名士
一 宋代政壇上的閩北籍官員
二 宋代閩北的文化名士
第四節 元代閩北的文化
一 元代閩北的人口與賦稅
二 元代閩北的文化
三 元代閩北的科舉事業
第四章 明清閩北的三府
第五章 近代以來的閩北
第六章 閩北的民俗文化
第七章 閩北的宗教文化
第八章 閩北的茶文化
第九章 閩北的書坊文化
第十章 閩北的書院文化
第十一章 閩北的理學文化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文化,是由眾多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構成的。地域文化呈現著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共性,又以它們各自鮮明的個性,使中華民族文化更加異彩紛呈,璀璨奪目。就以漢族地區的文化來說,費孝通先生曾指出,漢族地區經濟文化古今一貫的特點,就是“基本的同一性和不同地域特色相輔相成”。

閩文化正是這樣一個體現著中華文化精神,又具有鮮明八閩山海特色的地域文化。

福建別稱“閩”,位于祖國大陸東南沿海。東臨台灣海峽,西枕武夷山脈;三面與浙、贛、粵依山為鄰,一面與台灣隔海相望。山海兼備的特殊地緣和豐富而復雜的歷史環境,塑造了燦爛多彩的閩文化。

上古時期,閩地的原住民,是南方土著百越族的一支閩越族。首見于先秦古籍的“閩”和“七閩”之稱,當泛指這些閩地土著。這些“善舟船”的閩越人所創造的閩越文化,接受了漢文化的影響,也同諸越文化產生交融,在距今兩千多年前的閩越國時期發展到輝煌的頂點。閩越文化是閩文化的源頭之一,對閩文化的底層產生重要影響。

隨著漢晉以降,特別是唐宋時期,北方漢人以多種形式,大量地向偏安東南一隅的閩地遷徙,漢人和漢化的閩越人成為主要居民。閩文化承襲中原文化,並在漢越文化交融的基礎上迅速發展起來。唐以後閩地漸次開發。唐設福建經略使,史上首見“福建”之稱。迄至宋代,曾被視為瘴癘、蠻夷之地的福建,其社會經濟已進入國內最發達地區的行列,閩文化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態勢。在人文、科技等眾多領域,蔡襄、朱熹、鄭樵等名人輩出;閩學集濂、洛、關三學之大成,把儒學推向極致,成為中國封建社會後期佔主導地位的意識形態。

南宋設一府五州二軍,八個二級政區的格局相沿至明代,因而史稱“八閩”。元代設置福建行省,為福建稱省之始。隨著宋元時期海外交通、貿易的發展,閩文化以新的氣度,與來自阿拉伯、波斯、印度和歐洲各地文化不斷交會、踫撞。這種中外文化的交會與踫撞,在近代又集中出現一次,閩文化表現出更為成熟的開放、兼容的氣度,並造就了嚴復等一批放眼看世界的先驅。閩文化在形成期,經歷了北方移民漢文化與閩越土著文化的交融,在後來的發展中,又經歷了兩次漢文化與海外異質文化的集中交會、踫撞,這些都對閩文化的發展和文化個性的形成,產生深刻的影響。

大規模移民所產生的文化播遷、文化交融,是閩文化發展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它不僅表現在北方南遷移民所帶來的決定性影響,而且表現在明清時期福建向東、向南的大量跨海移民,閩文化隨之播遷台灣,並輻射東南亞華族社會,福建因此同台灣和東南亞各地有了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

由于歷史上的移民遷徙、漢越融合、經濟發展、對外交往和自然環境等諸多原因,閩文化在形成發展中,逐漸出現了內部次區域性的相對差異。這種相對差異,表現為漢民族中形成不同民系,或稱族群,在方言、習俗以及社會心理、人文性格等方面都各具特點。事實上,地域文化內部的次區域性相對差異是普遍存在的,只是閩文化的情況較為復雜。毗鄰的廣東,漢族有廣府、潮汕、客家三個民系,而總人口比廣東少一半的福建,則至少有五個漢民系。需要強調的是,這些次區域民系文化並不是相互隔絕的,相互的文化交融、互動一直在進行中。更重要的是,這是閩文化總體一致中的相對差異,差異沒有使次區域文化脫離閩文化體系,反而是豐富了閩文化的內涵,使其元素、形態更加繽紛多彩,閩文化在中華文化中,也更顯出其獨具一格的地域色彩。

福建的閩文化研究素有傳統。最早的研究,可上溯至20世紀二三十年代。1926年廈門大學顧頡剛等人的“風俗調查會”,1930年福建協和大學(福建師範大學前身)的“福建文化研究會”及其創辦的《福建文化》季刊,開啟了福建地域文化研究之先河。

福建的閩文化研究形成熱潮,則是在改革開放以後的新的歷史時期。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到90年代,閩文化研究新作不斷,成果迭出。當時出版的專著,除單本著作外,輯為叢書的有“福建文化叢書”、“福建思想文化史叢書”和“客家文化叢書”等。其時,改革開放在東南沿海形成大潮,台灣海峽兩岸關系正在發生變化,福建面臨著新的機遇。就文化和社會經濟的互動關系而言,這時期的閩文化熱,可以看做是此時福建社會經濟與文化互動的一種結果。福建經濟的發展,為地域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地域文化的繁榮,為地方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精神力量,創造了良好的軟環境。“閩學”熱、“閩南文化”熱、“客家文化”熱和“媽祖文化”熱的出現,都是典型的例子。就文化自身的發展規律來看,文化自覺的出現和不斷的探究,也是文化得以發展的內在動因。“閩文化”是怎樣一種文化,怎樣的“一方水土”,育出怎樣的“一方人”?福建的經濟發展中有哪些文化因素?這是人們在社會經濟變革中,對文化的一種必然追問。所以,福建90年代以來的地域文化熱,有其深刻的原因。

進入21世紀,閩文化研究隊伍進一步擴大,青年學者迅速成長,研究領域不斷拓展,研究在向新的層面深化。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基于推動閩文化研究和普及地域文化知識,為發展地方社會經濟文化服務的目的,自2001年起,連續數年組織了八場全省性閩文化系列學術研討會,前後參加研討會的有省內外包括台灣地區的學者、文化工作者五百多人次,出版了“八閩文化研究叢書”論文集7部11冊。2004年又設立“閩文化系列研究”課題,力圖在福建省學界已有研究基礎上,對閩文化作進一步的綜合性、整體性研究。現在付梓的“閩文化系列研究”套書,即為此項課題的研究成果。

本系列研究除對閩文化作全面的綜合性的專論外,還對五個次區域民系文化和一個少數民族文化分別進行整體性的研究。我們期望這種把區域文化事象視為相互聯系的有機系統的綜合性、整體性研究,對閩文化研究的進一步深入會有所推進,對地域文化知識的普及也有所裨益。令人高興的是,2007年6月,福建經文化部批準設立了國家級“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這是福建地域文化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正在促進新一輪的福建地域文化研究熱潮的到來。

閩文化是一個歷史文化概念,也是一個當代文化概念。如何把傳統和現代結合起來,傳承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構建具有現代文明的閩文化,既是個實踐問題,也是個理論課題。相信在新的歷史時期里,在閩文化的再出發中,無論實踐或者理論,我們都會有新的更多的創獲。

何少川 2008年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