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智慧︰經典空間設計

大師智慧︰經典空間設計
定價:1608
NT $ 1,399
  • 作者:賈方
  •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3-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60960014
  • ISBN13:9787560960012
  • 裝訂:精裝 / 311頁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這些年,除了教學,就是東奔西走地拍攝,套句時尚的話說︰不是在拍攝,就是在去拍攝的路上。拍攝已經成為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鏡頭則是我看世界的第三只眼。

  我想拍的題材非常多,而這些年拍攝的主體主要是建築與空間,是工作也是偏好。看著那些從空曠的地面拔地而起稜角分明的現代建築,看著那些潛藏在鬧市中古香古色的老建築,看著那些千姿百態、造型多樣、色彩萬變的室內空間,我常常有種莫名的感動。能夠將我們所看到的這些美好事物用相機記錄下來,以影像的方式傳播開去,是一件非常振奮人心的事情。旅途奔波雖然有些辛勞,工作卻總是充滿期待。

  用鏡頭記錄建築是件愉悅的事,但要以文字的方式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卻殊為不易。我們做教學工作的,平常講攝影方法與技術表現可以滔滔不絕,但要講到建築攝影,還是個比較新的課題,需要謹言慎行。建築也好,空間也好,完工前已經有一大批建築師、設計師、配套技術人員付出了艱辛的勞動。我們用鏡頭以自己對項目的理解進行影像再創作,記錄的其實是一個群體的勞動成果。對于集體的心血結晶,需要以認真嚴肅的態度對待,這也是我下筆“重逾千金”的原因所在。

  搜索舊稿,發現那些鮮有的文字記錄根本無法和這幾年辛勞的拍攝等值起來。去年給《domus》寫了一篇關于建築感悟的文章,感覺意猶未盡,小小的篇幅是無法把我的看法講敘清楚,今天要借《大師智慧》這本書一吐為快。我常常提及“忘記照相機”的觀點,在這里我想少談些攝影技術問題,而更多談些拍攝的感悟與體會。我就從自身的理解說起,也希望由此拋磚引玉,得到更多的回響與真知灼見。

  對于建築的認識,我大體上是從概念和人文這兩個層面去理解的。在我看來建築是古老而神秘的話題,早在亞里士多德的《詩學》里,建築就已經作為一門藝術出現,可以說是視覺形象藝術最早出現的形態。從藝術史中不難發現,無論是人類早期藝術的居址壁畫,還是後來被我們視為經典的西斯廷天頂畫,或是佛羅倫薩洗禮堂的大門,都和建築不無關系,是建築的一部分。無論古埃及的金字塔,還是中國的萬里長城,再或者比薩斜塔這些建築都早已經超越任何地域文化與意識形態的束縛而影響世界各地。藝術發展脈絡中很多思潮與流派都源于建築術語。另外一點,建築還可以說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藝術實踐與創造活動,動用資金之龐大,參與勞動力量之多,試想有哪一種活動能夠比得上今天我們建設城市的力度。

  攝影要比建築年輕得多。從十九世紀攝影產生以來,不過一百多年的歷史,從它的自身來說,並不像建築有那麼多的輝煌的歷史。但攝影的出現,卻給我們解讀世界提供了另外一種可能,打破了文字一統天下的單一局面,給了我們一個相對真實而客觀的信息渠道,並且對同時期繪畫的革命起到了強力催化作用,促使繪畫從寫實迅速地走向抽象。攝影發展之初,由于技術(早期受感光材料的限制導致曝光時間過長)的原因,建築就已經成為最早拍攝的對象。隨著時代的發展,專門為建築服務的攝影便產生了。攝影早已今非昔比,它已經不再是專業攝影師獨享的專利。數碼時代的到來打破了技術鴻溝,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拿起相機的新拍攝時代促進了信息的空前繁榮,同時使得新一代的攝影師們不得不放棄原有的身價重新審視攝影。建築攝影正逐漸走出對建築忠實再現的單一訴求,開始探尋自己的語言。但發展史證明,每一次隨著技術進步而開啟新篇章的同時,又都會給藝術發展帶來暫時的停滯甚至倒退的危險。我正是經歷了攝影的這一變革始末,才發自內心的提出“要忘記攝影機,把精力與激情投入到更加廣闊的文化領域”,否則我們將會被淹沒在茫茫人海中。

  這本書收錄了我近兩年拍攝的優秀室內建築作品,如果說有什麼不同之處,那就是帶有強烈個人視角的解讀方式。我自認算是一個勤奮的攝影師,最近幾年近乎瘋狂地沉迷于拍攝,除去教學工作我幾乎佔用了所有的空余時間。每年完成大大小小不少于100個項目的拍攝,這個數字讓我自己都吃驚不小,我想通過這種方式去解開自己的惑,去探知何為建築攝影。有人談起“藝術何為,何為藝術”實在有些繞口,就像是高更當年疑惑的“人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雖然這些問題可能永遠沒有答案,但卻是藝術的本質問題,不得不思考。今天我把它的範圍縮小為“建築何為,攝影何為”。最近看了本阿蘭•德波頓的《幸福的建築》,里面有些觀點我甚是贊同——建築因人而存在,人為追求幸福而存在,建築為人提供幸福生活而存在。以此推理,攝影因人而存在,也應該為人謀求幸福生活。建築從物質到精神兩個層面為人服務,攝影則在精神層面為人服務。建築攝影是通過對建築題材的再創作而實現為人服務的最終目的的,因此拍攝時忘掉攝影機的存在,關注拍攝對象是必要的。

  人是懷舊的動物,是追求藝術生活的動物,建築正是現代人寄托情思的載體。陶淵明一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讓無數國人為之陶醉和向往,如今房地產開發項目中常常出現的“左岸”、“花園”等地產名稱,更是折射了人對藝術生活的回味。因此從這一意義來說,建築的作用與意義就應該歸屬為以人為本和“人”、“生活”、“精神享受”相關聯的產物,任何一種建築都無法擺脫,任何一個拍攝建築的攝影師也不能回避應有的對“人”的關注與尊重。雖然建築設計與建築攝影關注的對象都是建築,攝影的關注點卻有其獨特之處。作為一種看的方式,攝影更注重通過形式表達精神,傳遞信息,而對于建築攝影來說,它的紀實性與創造性是並存的。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的“看”賦予了建築截然不同的理解。而這種理解構成了建築的存在感,它究竟以什麼形式存在,以何種面貌呈現,這很大程度上在于觀看者本身。對于建築師來說,設計之前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就是如何讓新建築融合進現有的環境中。所以,他們理應恰當地安排新建築的存在空間,竭盡所能地考慮如何讓新建築與原始環境和諧共存。但是,與建築師的前期策劃相比,建築攝影則更多地關注已經存在的建築和周圍空間的關系,他們習慣于從不同性質的空間中尋找對比、協調等諸如此類的視覺關系。同時,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名專業攝影師,他的任務除了記錄空間影像之外,還必須親身體驗建築所創造的空間。他們通常是作為建築的見證者和體驗者來感受空間,並將這種體驗轉變為圖像。所以,特殊的工作性質使其更容易擺脫專業的思維定式,關注建築真正的使用情況及其生長狀況。因此作為一名旁觀者,攝影師對于建築的存在性這一問題似乎更有發言權。

  設計師希望通過建築向人們傳達些什麼,攝影師也希望通過鏡頭傳遞一些信息。每種建築風格都訴說著一種對幸福的理解,司湯達說︰“美即是對幸福的許諾”。他聰明地避免了對美的類型作出定義,通過幸福這個極具包容性的詞匯涵蓋了人類追求美的寬廣範疇。當建築師們稱贊一幅建築照片美的時候,實際上是照片實現了拍攝者和建造者的共同理想,于是建築攝影獨立的藝術特性便呈現出來。發展至今天,建築設計領域越來越重視建築攝影的存在,有的甚至給予更多的期望,但攝影師和建築師一樣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不可能適合所有風格與建築題材的工作。建築在不同的層次與階段有其自身的優劣差異,建築攝影只能起到美化與促進的作用,但絕不能夠從本質上改變建築的優劣。這就需要談到攝影的另外一個可能性,那就是建築攝影作品夸張了某些局部關系,從而為建築提供了更多的解讀可能,也給相關讀者產生新的靈感提供了可能。直到現在我還相信被攝影抽象並放大了的建築局部照片真的能使建築局部重返現實變成創意之源,畢竟人們面對抽象形態的想象力要遠超過對寫實物體形態的想象。就如當我們看到一片雲的時候,它可以被視為龍、鳳、牛、羊等,又有誰在看到一頭牛時可以有這麼豐富的想象。

  這本書以《大師智慧》命名,而沒有使用諸如“美的許諾”之類的意想型的表述,是因為收錄其間的作品確實是在業界聲名卓著的國際一流設計公司在中國的經典空間設計作品。選擇這些項目結集成書還有一個優勢是︰“大師”替我擋了箭,“智慧”又回避了下定義的尷尬,但是建築攝影本身就是給了我們一個識別建築相對明確卻狹隘的定義,回避了時間與環境的復雜性導致的情感多變,也因此它無法表達建築的全部情感,卻強化了觀點,明確了訴求,個性也更加鮮明,這正是用精神層面的手段解釋物質現象的必然結果。但願這本書能夠幫助您對這些優秀建築有更鮮明的認知。
 

目錄

酒店
餐飲娛樂
會所休閑
公共空間
銷售展示
 

在歷史上的不同時期,獨特的空間一直是中國精神熠熠生輝的焦點。時代發展到了今天,世界越來越小,不僅僅是在技術手段上,更重要的是在觀念上變得越來越小。于是,洋和尚來念經了,與一百年前不同的是,這次是我們主動請進來的,不僅僅是設計,還有投資、營銷、理念等,可以說是全方位且立體化。境外設計公司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空間產品,還有與之相關的設計理念、營銷策略、管理方式、控制手段與技術能力。當然,也帶來了文化差異與競爭。

平心而論,境外設計師的加入的確提高了國內整個設計產業的水平與成熟度,也促進了設計行業在一個更高層次上的繁榮與發展。我們看到的不單是一個個酒店,會所和劇院等高端場所,也有酒吧、餐飲與住詫等平民化的空間,不僅是私人空間場所,也有公共空間場所。

與此同時,本土設計師也在此展現出了自己的特色與光彩。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是他們的創作源泉與文化養料。跨文化的生活經歷使得作品具有融貫中西的特點,表現出全球化格局下的差異性與獨特性。

設計是一個文化創意產業,同時也是一個工業制造產業。評價設計的綜合水平,我認為應該包含以下幾個考察的重點,第一,創意能力。包括構思的原創性,獨特性。在這一點上,本土設計師具備良好的創意能力,與境外設計師差異不大。第二,審美修養。包括業主、設計師與使用者的審美觀、價值觀。在整體上看,國民的審美修養仍需進一步提高。第三,職業精神。行業的職業化程序,從業人員的敬業精神與行業的規範化操作都是行業順利發展的必要保證。隨著行業的發展,職業精神將越來越成為一個設計師到公司乃至行業的立身之本。第四,控制水平。設計師的經驗越豐富,對項目的控制能力就越高,完成空間與預想階段的差異就越小,創意就越能在現實中得到展現。第五,生產工藝。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和生產力水平都是創意實現的重要物質保障,將直接影響空間的完成速度、質量、效果與成本。我們在欣賞空間時,表面上是在體驗空間,感受設計師的巧妙構思,實際上是以上各要素的綜合反映。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