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文化

工程文化
定價:180
NT $ 157
  • 作者:@張波 @編/著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111289153
  • ISBN13:9787111289159
  • 裝訂:平裝 / 271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工程文化”既是近年來人們日益關注的一門新興學科,也是國內許多工科高等院校正在開期剛的一門課程。隨著經濟全球化與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工程文化日益繁榮;工程活動與文化的結合日趨緊密,二者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呈現出工程文化化與文化工程化的發展趨勢。為適應這種發展的需要,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特編寫本書。期望學生通過對本書的學習,能夠從深入淺出的理論講解與對經典籍例的透闢分析中理解工程文化的精髓,把握工程文化的規律和特征,樹立工程文化的理念,在未來從事工程活動的過程中,能自覺將所學到的人文精神融入其中,並不斷發現、不斷創新。

  工程文化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邊緣學科,工科類高等院校開設的這門課屬于拓展型人文課程。它涉及文化學、工程學、建築學、歷史學、文學、哲學、人類學、心理學、經濟學、制造學、環境學、法學等多學科;跨越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多領域︰交融生產、流通、消費等多環節。“工程”與“文化”本來是兩個很大的領域,長期以來,人們多是對“工程”、“文化”分別加以研究,成為兩條道上跑的車。而工程文化是客觀存在的普遍深刻的社會現象,有必要把它們作為一個整體來學習研究,“文化”是基礎,“工程”是平台,而在這個“平台”上,不同的產業現象又不斷演繹著文化的發展與變遷。本書是從運用的角度談理論,目的是培養學生正確分析問題、準確判斷問題、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書由具有“雙師”資格的12位文化經濟學者與4位技術專家共同編著。
 

目錄

會當凌絕頂——代序
前言
緒論
第一章 環境工程文化
 第一節 環境工程文化的概念與特征
 第二節 環境工程文化的中西方比較
 第三節 環境工程文化案例分析
 第四節 環境工程文化思考與實作
第二章 設計工程文化
 第一節 設計工程文化的概念與特征
 第二節 設計工程文化的中西方比較
 第三節 典型案例分析
 第四節 設計工程文化思考與實作
第三章 機械工程文化
 第一節 機械工程文化的概念與特征
 第二節 機械工程文化的中西方比較
 第三節 機械工程文化案例分析
 第四節 機械工程文化思考與實作
第四章 電子工程文化
 第一節 電子工程文化的概念與特征
 第二節 電子工程文化的中西方比較
 第三節 電子工程文化案例分析
 第四節 電子工程文化思考與實作
第五章 汽車工程文化
 第一節 汽車工程文化的概念與特征
 第二節 汽車工程文化的中西方比較
 第三節 汽車工程文化案例分析
 第四節 汽車工程文化思考與實作
第六章 信息工程文化
 第一節 信息工程文化概念與特征
 第二節 信息工程文化的中西方比較
 第三節 信息工程文化案例分析
 第四節 信息工程文化思考與實作
第七章 管理工程文化
 第一節 管理工程文化的概念與特征
 第二節 中西方管理工程文化的異同
 第三節 管理工程文化的案例分析
 第四節 管理工程文化思考與實作
第八章 建築工程文化
 第—節 建築工程文化的概念與特征
 第二節 建築工程文化的中西方比較
 第三節 中西方建築工程文化案例分析
 第四節 工程企業文化思考與實作
第九章 企業工程文化
 第一節 企業工程文化的概念與特征
 第二節 企業工程文化的中西方比較
 第三節 企業工程文化案例分析
 第四節 企業工程文化思考與實作
第十章 旅游工程文化
 第一節 旅游工程文化的概念與特征
 第二節 旅游工程文化的中西方比較
 第三節 旅游工程文化案例分析
 第四節 旅游工程文化思考與實作
第十一章 會展工程文化
 第一節 會展工程文化的概念與特征
 第二節 會展工程文化的中西方比較
 第三節 會展工程文化案例分析
 第四節 會展工程文化思考與實作
第十二章 商務工程文化
 第一節 商務工程文化的概念與特征
 第二節 商務工程文化的中西方比較
 第三節 商務工程文化案例分析
 第四節 商務工程文化思考與實作
第十三章 公益工程文化
 第一節 公益工程文化的概念與特征
 第二節 公益工程文化的中西方比較
 第三節 公益工程文化案例分析
 第四節 公益工程文化思考與實作
後記
參考文獻
 

在听了張波同志介紹本書的創意和編寫過程後,我讀完書稿,感到頗有新意。就像科學與藝術的結合可能會相得益彰、創造出精彩絕倫一樣,工程與文化的互補和滲透,必將使其產品令人耳目一新,創造新的輝煌。

這使我想起了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佳句。

這本書主要是為學習工科類專業的大學生而寫。在我多年從事技術教育和工程技術工作的歲月中,也嘗到了工程與文化藝術緊密結合的甜頭。

許多在科學技術領域里卓建功勛者,往往也是文化藝術修養的佼佼者,反之亦然。

——如果馬克思、思格斯沒有對科學技術的深入了解,也難以結合自然辯證法創立出他們的唯物辯證法成為一代偉人;

——如果愛因斯坦沒有對音樂的深刻領悟,恐怕也難以創造出相對論;

——兩院院士楊叔子是機械工程技術的權威老科學家,他卻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深刻的理解和研究;

——工程院院士張堯學既是計算機科學技術的專家,還是作家協會的會員……

其實,從事研究和工程技術的專家如此,對高技能人才也不例外。

2006年9月,我有幸在人民大會堂結識了一批全國技術能手,其中有“中國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之一的高鳳林,他是在“神五”、“神六”焊接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特級熔焊技師。2007年11月的一天,我到北京專程約高鳳林交流切磋業務。我們又一次徹夜長談,當他在打開計算機給我介紹一個他的技術成果時,我分明看見——

他PPT的每一頁左上角都飄揚著五星紅旗。

躍然于外的文化的物質表象——一個PPT模板設計,反映出的卻是高鳳林忠誠于祖國與人民的精神內核。我一直認為,愛國主義精神應該是體現人文精神的最高境界!

2009年初,我與高鳳林交流傳統文化對育人的作用時,他說:“我正在組織我的班組學習《論語》。”我問他那是為什麼,他回答:“半部《論語》能治天下,我用其皮毛總可以治班組吧。”

進而我們又從儒家談到道家。

我問:道家認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在您的班組管理中如何應用?

他回答:我們的“道”就是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由此制定出班組的奮斗目標,這是“生一”;為實現這個目標制定出大家的具體任務和管理程序與制度,這是“生二”;為完成這些任務,大家努力去創造性地工作,這是“生三”;當大家都在創造性地工作了,就必能攻克許多技術難關,取得更多的成果,此為“生萬物”……

從高鳳林對傳統文化層面的運用中,展示出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蘊。

兩年多來,我一直在思考和研究高鳳林們成長的歷程和內因。

結論:他們是工程人,更是文化人。

一個有強烈愛國主義精神、社會責任感和深厚文化底蘊的人,才能做到不求名利、勇往直前,才能成為一個真正高尚的人、有遠大理想和人格魅力的人,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才能在自己所從事的專業領域里實現無人能及的卓越成就。

本書體現出了工程技術與文化的相互融合、互補、促進,讓讀者明白它們之間的辯證關系,從而在從事工程技術工作時,有意識地去思考怎麼從文化的角度來提升技術、改良技術、促進技術的進步和發展,並在工程技術工作中體現人文關懷。

學習“工程文化”,不僅有助于我們成為合格的工程人,更有助于我們成為文化人。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楊躍
2009年6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