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台灣軍事與社會

清代台灣軍事與社會
定價:528
NT $ 459
  • 作者:許毓良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1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1958373
  • ISBN13:9787801958372
  • 裝訂:平裝 / 626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台灣青年學者許毓良的新著《清代台灣軍事與社會》,著意討論有清一代對台灣的統治。把政治史、軍事史、社會史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熔冶于一爐,從台灣的人口發展問題入手,通過大量歷史典籍,鉤稽了從康熙、雍正到乾隆、光緒時期台灣的人口發展;采用檔案與方志記載的丁口數目、檔案與方志記載的正供數目、檔案與方志記載的開墾面積、檔案與官書記載的食鹽數目、檔案與方志記載的倉儲數目,交相推論,酌情估算,務求真實。


許毓良,生于1971年,台灣台北縣人。1997年畢業于台灣中興大學歷史系,獲文學學士學位。1999年畢業于台灣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獲文學碩士學位。2004年畢業于台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台灣天主教輔仁大學進修部歷史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台灣史、清史、軍事史,累計發表文章三十篇。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武力配置的基礎——人口估量
第一節 康雍時期的人口
第二節 乾嘉時期的人口
第三節 道咸同光時期的人口
第二章 官番民的武力發展
第一節 官方——職業式武力的駐防
1.綠營
2.防軍
第二節 番人——原住民武力的招撫
1.番社
2.番屯
第三節 民人——契約、拜盟式武力的興起
1.民團
2.隘
3.結首
4.會黨
第三章 武力以外的統治策略
第一節 行政、司法的制約
第二節 武科與軍功人員的協力
第三節 鐵器與硝磺的掌握
第四章 戰斗兵力的分析
第一節 台灣三大民變的發生
1.朱一貴事件
2.林爽文事件
3.戴潮春事件
第二節 族群對抗下的沖突
1.民人的械斗
2.官民對番人的用武
第三節 列強的叩關
1.鴉片戰爭
2.牡丹杜事件
3.清法戰爭
第五章 武力控制下的拓墾
第一節 北部——官方獨大到官、番、民合作
第二節 中部——官、番為主到民人加入
第三節 南部——官、番、民的合作
第四節 東部——官、民的合作
結論
附表
參考書目
 

許毓良以《清代台灣軍事與社會》為題,完成本書,全書七十萬言,為近年來台灣史研究的力作。

近一二十年來清代台灣史的研究似乎在退潮中,主要原因可能是日治時期台灣相關檔案史料數位化不少,家族檔案資料、私人日記的出現也多,資料的豐富性便吸引了研究者;其次則為過去一向較不注重殖民地時期台灣史的研究;三則研究日治時期台灣史有較多的機會與日本、韓國的學者切磋。在個人指導的博碩士生當中以清代台灣史為主題的相形之下少很多。毓良則是碩士、博士論文均以清代為主題,在寂寞的清代台灣史研究中踽踽獨行,他反而顯露了鋒芒。

過去對于清代台灣史的研究,較以台灣去看清朝,較少由清朝來看台灣,因此對清廷的治台政策往往有些誤解,以往學界對清朝統治采取消極性的看法,如伊能嘉矩;也有認為雖看似消極,但若與同時期的四川相較,在台的統治毋寧是積極的;亦有提出清廷為防台而治台者。近年來邵式伯(J.R.Shepherd)提出清廷理性治台說,而柯志明則隨後提出族群政治治台說,皆各自言之成理。許毓良在眾多論述中提出了清代治理台灣是穩定治台說的新見解,主要是經由分區討論兵力、人口以及平定亂事的模式的架構而來。

在書中他認為清代設綠營,其汛塘分布、兵力派遣與各區域人口分布和數量有密切的關系。清代台灣動亂,南、中部多民變,北部多械斗,清廷平定亂事除了使用武力外,平時也善用司法判決、購線得訊,限制磺、鐵來控制台灣。由于控制得宜,雖台灣民變、械斗不少,但清廷總能運用來自福建的兵力馳援,將動亂控制在一隅,而後平亂,使得移民得以在穩定的環境中從事開墾及商業活動。

清代在台行班兵制度,有其時代背景,其兵力雖比內地一鎮的兵丁為多.但仍不足。為了有效控制台灣,必須尋找其他助力,遂分北、中、南、東采分地制宜的方式,如南部采行官番民合作的模式,中部采行官番合作模式,北部采行官方獨大模式,東部采行官民合作模式。過去的研究並未細致的分區討論,本書則利用堅實的史料來證明其說法,並言及到清末防軍已取代綠營的角色。因此台灣建省後,在劉銘傳的命令下,台灣的團練與土勇全面模仿防軍營制,收編了民間武力。不過在面對乙未日軍攻台,仍必須招募粵勇,而台灣仍不免淪陷于日人之手。

本書除了提出穩定治台說的新看法,也分區分析政府與民間武力如何互動,是相當有創意的作品。其所以能如此,與本書使用許多台灣、中國大陸的相關資料有關。台灣方面以古文書為多,中國大陸方面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北京國家圖書館所藏為主,其中《清代兵部處分則例》、《中樞備覽》尤其重要,這些都是前人未曾使用的。此外本書耗盡心力調制許多表,以利學界參考,是本書的又一貢獻。

我有幸指導許毓良碩、博士論文,而他的主題等于我過去對綠營研究的擴充,並另提出新意。在資料的使用上更超出二十年前我的博士論文甚多,這種青出于藍的學生相信是指導教授最大的欣慰。如今毓良在輔仁大學歷史系謀得教職,論文即將出版為專書,可謂雙喜臨門。忝為人師,為本書作序,亦屬當仁不讓。謹為之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