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歷代精品藻井100圖(繁體版)

敦煌歷代精品藻井100圖(繁體版)
定價:828
NT $ 720
  • 作者:楊東苗 等 編繪
  •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8-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715375X
  • ISBN13:9787807153757
  • 裝訂:145頁 / 28 x 29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敦煌佛教藝術是中國以至世界文化瑰寶,壁畫是其中最重要的精華。現存四百九十二個石窟,經歷了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十個時期,歷時一千余年。敦煌地處長城西段,扼玉門、陽關,歷代封建君主把它視為經營西域的咽喉。

中原文化不斷西傳,而西域文化的東流也不絕如縷,佛教藝術成為中古絲綢之路上文化交流的主要現象。因此,研究佛教和東西方文化交流,敦煌就成為一個必須涉及的領域。

敦煌石窟藝術是人類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跡,它凝結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藝術才能。創造敦煌藝術的並非是統治者和文人才子,而是歷代僧俗大眾和貧困的民間畫師、畫工、塑匠。因此可以說:敦煌藝術是平民創造、被大眾喜愛的藝術。在當時的社會里,由於人們信仰佛教,佛教文化普及,佛教藝術可以說是家喻盧曉的通俗文藝。唐代就有「家家拜觀音,人人念彌陀」的俗語民謠。

隨著時代的變遷,佛教文化在普通大眾心中逐漸陌生,敦煌石窟壁畫內容令人費解,敦煌藝術變成了一種遠離人民、高深莫測的學問。

「藻井」,是指佛教建築中最高,而且位於最中央的一部分,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講,就是「極樂世界的天花板」。在中國古代,很多建築都是木制建築,因為很怕着火,就在屋頂的構架上畫了許多類似水藻紋的圖案,意為「此處有水,不會着火」,體現了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思想,是古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體現。而木梁向上累架,是一個「覆斗形狀」,好像一個大的彩繪井架,長久以來就形成了優美的藻井圖案藝術。

本書由楊東苗、金衛東為首的多位藝術家歷時18年的探索與艱辛勞動,對歷代敦煌100幅藻井精品圖案藝術的紋飾與色彩進行了復原再現。

楊東苗,1969年11月出生於古城西安的一個敦煌藝術之家,自幼酷愛繪畫藝術。後向父輩們學習工筆重彩人物畫,其間受到敦煌壁畫藝術的熏陶,立下付出畢生精力復原敦煌壁畫的大志,並先後進修於西安美院、解放軍藝術學院、中央工藝美院,理論提升、畫藝精進。為讓更多人士有幸目睹華夏文明之精髓,曾為香港菩提學會的西方寺九層寶塔設計了九個藻井圖案和部分壁畫;從1992年至今,耗資百萬,復原臨摹敦煌壁畫三百余幅,為實現復原敦煌壁畫的宏願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作品先後在香港和內地多家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展覽,並在西安、北京、佛山、順德、杭州、上海等地舉辦過大型敦煌壁畫復原展,深受廣大觀眾喜愛。已出版《再現敦煌》、《大型敦煌壁畫精品才描圖集》、《敦煌手姿》、《敦煌飛天》等「再現敦煌」系列圖書四種。
 

目錄

圖案
蓮花飛天平棋
莫高窟 二五一窟 北魏
寶池飛天平棋
莫高窟 二五七窟 北魏
蓮花飛天平棋
莫高窟 四三一窟 北魏
蓮花雙鵝平棋
莫高窟 四三五窟 北魏
瑞獸紋飾平棋
莫高窟 四三一窟 北魏
蓮花火焰紋平棋
莫高窟 四三一窟 北魏
忍冬蓮花平棋
莫高窟 二四九窟 西魏
寶池蓮花藻井
莫高窟 二八五窟 西魏
蓮花飛天平棋
莫高窟 二八八窟 西魏
蓮花飛天藻井
莫高窟 二九六窟 北周
裸禮風天平棋
莫高窟 四二八窟 北周
飛天雙虎平棋
莫高窟 四二八窟 北周
藻紋人字披
莫高窟 四二八窟 北周
藻紋人字披
莫高窟 四二八窟 北周
藻紋人字披
莫高窟 四二八窟 北周
藻紋人字披
莫高窟 四二八窟 北周
對拼式平棋
莫高窟 二六八窟 北涼
蓮花化生平棋
莫高窟 二六八窟 北涼
蓮花飛天平棋
莫高窟 二七二窟 北涼
化佛龍紋平棋
西千佛洞 八窟 隋
蓮花飛天藻井
莫高窟 三○五窟 隋
化生伎樂藻並
莫高窟 三一一窟 隋
石榴蓮花藻井
莫高窟 三七三窟 隋
化生童子藻井
莫高窟 三八○窟 隋
蓮花水級藻井
莫高窟 三八六窟 隋
蓮花藻井
莫高窟 三八八窟 隋
忍冬蓮花藻井
莫高窟 三九○窟 隋
忍冬蓮花藻井
莫高窟 三九○窟 隋
蓮花雙龍藻井
莫高窟 三九二窟 隋
蓮花聊花藻井
莫高窟 三九二窟 隋
蓮花方璧藻井
莫高窟 三九三窟 隋
蓮花方璧藻井
莫高窟 三九三窟 隋
三兔忍冬藻井
莫高窟 三九七窟 隋
蓮花火紋藻井
莫高窟 三九八窟 隋
蓮花飛天藻井
莫高窟 四○一窟 隋
忍冬蓮花藻井
莫高窟 四○五窟 隋
忍冬蓮花藻井
莫高窟 四○五窟 隋
三兔火紋藻井
莫高窟 四○六窟 隋
三兔飛天藻井
莫高窟 四○七窟 隋
三兔飛天藻井
莫高窟 四○七窟 隋
三兔蓮花藻井
莫高窟 四二○窟 隋
聊珠棋格圖案
莫高窟 四二七窟 隋
聊珠棋格圖案
莫高窟 四二七窟 隋
蓮花龍紋藻井
莫高窟 四六二窟 隋
茶花藻井井心
莫高窟 三一窟 初唐
華蓋
莫高窟 六六窟 初唐
團花藻井
莫高窟 一二三窟 初唐
葡萄石榴紋藻井井心
莫高窟 二○九窟 初唐
團花藻井井心
莫高窟 三二一窟 初唐
石榴花藻井井心
莫高窟 三二二窟 初唐
蓮花飛天藻井
莫高窟 三二九窟 初唐
蓮花藻井
莫高窟 三三一窟 初唐
團花藻井
莫高窟 三三四窟 初唐
寶相花藻井井心
莫高窟 三三五窟 初唐
石榴花藻井井心
莫高窟 三八七窟 初唐
團花藻井
莫高窟 四九窟 盛唐
團花藻井
莫高窟 七九窟 盛唐
團花藻井
莫高窟 一一七窟 盛唐
雙童子藻井
莫高窟 一二六窟 盛唐
雙童子藻井
莫高窟 一二六窟 盛唐
茶花藻井井心
莫高窟 一五九窟 盛唐
團花藻井
莫高窟 一六六窟 盛唐
寶相花藻井
莫高窟 一七一窟 盛唐
寶相花藻井
莫高窟 二一七窟 盛唐
寶相花藻井
莫高窟 三一九窟 盛唐
寶相花藻井
莫高窟 三一九窟 盛唐
團花藻井
莫高窟 三八一窟 盛唐
┅┅
圖版說明
 

敦煌佛教藝術是我國以至世界文化瑰寶,壁畫是其中最重要的精華。現存四百九十二個石窟,經歷了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十個時期,歷時一千余年。敦煌地處長城西段,扼玉門、陽關,歷代封建君主把它視為經營西域的咽喉。中原文化不斷西傳,而西域文化的東流也不絕如縷,佛教藝術成為中古絲綢之路上文化交流的主要現象。因此,研究佛教和東西方文化交流,敦煌就成為一個必須涉及的領域。

敦煌石窟藝術是人類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跡,它凝結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藝術才能。創造敦煌藝術的並非是統治者和文人才子,而是歷代僧俗大眾和貧困的民間畫師、畫工、塑匠。因此可以說:敦煌藝術是平民創造、被大眾喜愛的藝術。在當時的社會里,由於人們信仰佛教,佛教文化普及,佛教藝術可以說是家喻盧曉的通俗文藝。唐代就有「家家拜觀音,人人念彌陀」的俗語民謠。隨著時代的變遷,佛教文化在普通大眾心中逐漸陌生,敦煌石窟壁畫內容令人費解,敦煌藝術變成了一種遠離人民、高深莫測的學問。

二十世紀初,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出土了四萬五千余件遺書文獻和文物,其數量之大、學術價值之高,震動了全世界學術界。曾經在歷史上輝煌了數個朝代,後因絲綢之路中斷,被冷落、遺棄了數百年的敦煌石窟藝術,也因此引起了全世界的矚目,並掀起了研究敦煌遺書文獻和敦煌石窟藝術的熱潮,經過百余年來的學術研究,世界上便出現了一門新興的世界性學科——敦煌學。

敦煌距離上海十分遙遠,然而上海是一個海納百川的大都會,中國傳統文化、海外文化、佛教文化,只要是優秀的文化都可以在這里生根發芽,從而形成綜合性很強的海派文化。對於佛教文化來說上海是年輕的,但上海卻是包容的,佛教文化也成為海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像古代絲綢之路上的敦煌一樣,今天的上海也是個東西方文化匯聚和交流的聖地,佛教作為東方文化的代表,也在這里向世界各地傳播著。

近來得知上海有個東敦煌禪藝中心的民間佛教藝術機構,在此辛勤耕耘了十多年的佛教藝術家們,利用前輩專家們的研究成果,成功地對殘破的敦煌壁畫進行了大規模的復原。並在許多大城市舉辦了展覽,得到了廣泛的好評。並很有心地將其多年的研究成果分類成冊出版,使佛教藝術以新的時代面孔融入了當代文化之中,造再一次證明了中國的優秀文化具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強大生命力。對他們在佛教藝術上取得的新成果和用文化藝術輔助弘法的新方式,我們佛教界當然表示肯定並恭賀。

近期他們又要出版敦煌佛教建築圖案集,對於三四個人的藝術團隊來說這樣的工作量十分巨大。書中作品雖在方圓之間,但多變的圖樣和豐富的色彩足見古代信徒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這都是信仰帶來的智慧結晶。搜集、整理、重繪這些圖案,也足見作者們對宗教與文化的一片誠心與苦心。造使得佛教文化在繼承和傳播過程中更有了豐富的實際內容和多姿多彩的表達方式。這是一項利益社會大眾的事情,也是對繼承和發展祖國傳統文化所做的重要貢獻。

覺醒
(上海市佛教協會會長、玉佛寺住持)
二○一○年六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