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料庫語言學與英語教學

語料庫語言學與英語教學
定價:59
NT $ 51
  • 作者:何安平
  • 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1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60044808
  • ISBN13:9787560044804
  • 裝訂:平裝 / 201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語料庫語言學與英語教學》一方面針對國內英語教育教學的實際需要介紹國外語料庫語言學的最新發展及應用成果,另一方面通過解剖大批研究實例展示語料庫研究的方法和步驟,同時還附有相關網址和檢索工具的說明。
 

目錄

第一章 語料庫語言學簡介
1.1 語料庫語言學的發展歷程
1.2 語料庫的類型
1.3 語料庫的檢索工具

第二章 語料庫語言學的研究層面與方法
2.1 語言結構層面
2.1.1 辨析近義詞
2.1.2 調查短語結構的搭配模式
2.1.3 探討意念的表達形式
2.2 語篇結構層面
2.2.1 構建口語篇章結構詞的分析模式
2.2.2 構建篇章類型的語言特征模式
2.2.3 分析語音語調的語篇功能
2.3 話語行為層面
2.3.1 對插話行為的綜合描述
2.3.2 對醫生——病人會話的語用分析
2.4 文學作品分析
2.4.1 詩歌作品的賞析
2.4.2 兩種文體風格的對比
2.5 研究方法小結

第三章 語料庫與英語教育教學
3.1 語料庫與教學資源
3.2 語料庫與教學大綱設計及教材編寫
3.2.1 利用語料庫信息檢驗教學大綱的語法排序
3.2.2 利用語料庫信息編排教學內容
3.2.3 利用語料庫信息調整教學內容的重點
3.3 語料庫直接用作課堂教材
3.3.1 從報刊語料庫輯選閱讀資料
3.3.2 歸納新聞題材的語篇框架和修辭特征
3.3.3 通過報刊語料庫學習詞匯
3.4 基于語料庫開發多媒體教學課件

第四章 語料庫與課堂教學
4.1 語料庫應用于課堂教學的理論基礎
4.2 語料庫與詞匯教學
4.2.1 堂上即席制作的語境共現
4.2.2 學習敘事口語中的常風詞
4.2.3 基于語境共現設計的詞匯學習活動
4.2.4 利用語料庫設計詞匯測試
4.2.5 小結
4.3 語料庫與語法教學
4.3.1 基于語料庫的語法教學設計
4.3.2 小結
4.4 語料庫與語音教學
4.4.1 學習劃分英語語調單位
4.4.2 學習重音和語調模式
4.4.3 利用真實語料解決學習者的語音問題
4.5 語料庫與文體學教學
4.6 語料庫與閱讀分析課教學

第五章 語料庫與教學研究
5.1 語料庫應用于教學研究的理論基礎
5.2 基于語料庫的教學研究
5.2.1 對不同教材的詞匯對比分析
5.2.2 利用語料庫分析教材的話題分布
5.2.3 利用語料庫探討語法內容的排序
5.2.4 利用語料庫評估練習的類型與層次
5.3 基于語料庫的課堂話語研究
5.3.1 從話輪角度分析課堂師生會話
5.3.2 對教師課堂提問話語的分析
5.3.3 對課堂中磋商式話語語段的分析
5.4 基于學習者語料庫的中介語研究
5.4.1 語料庫對中介語研究的意義
5.4.2 學習者的英語差錯類型調查
5.4.3 分析學習者對英語連接語的使用
5.4.4 開發英語學習工具軟件
結語 語料庫語言學發展的前景
參考文獻
附錄A 國外部分語料庫的內容結構及附碼標記說明
附錄B 國外部分語料庫檢索工具的使用說明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于2000年引進和出版了國外《當代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文庫》首批54種,次年再次推出58種,對中國讀者來說《文庫》是名副其實的雪中送炭,所引起的空前的反響足以為證。它不僅僅成為語言學界的一件美談,也不失為一種文化現象。它的底層是中華學子對知識的渴求和力圖洋為中用、科學強國的治學動機。它使人們回想起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的情景。被船堅炮利的洋人攻破國門,引發了中西文化史無前例的踫撞。采東、西洋謀自強很快取得共識。問題是什麼?如何采?“西學中源”論,“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論,“用夷變夏”論,等等,成為西學東漸爭論的焦點。

以本人較為熟悉的修辭學為例。陳望道把五四新文化時期稱為“中外修辭學說競爭時期”。這是因為根據宗廷虎、李金苓(《中國修辭學通史‧近現代卷》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最早引進外修辭學說的是湯振常的《修詞學教科書》(1905)。我們因此可以說,漢語古代修辭學是土生土長的,只有輸出,沒有輸入。輸出的典型例子就是唐代來長安留學的日本僧人空海鷗法號遍照金剛,追封尊號弘法大師,774~835)。他的《文鏡秘府論》,“唐人卮言,近在其中”(王利器校注,1983,前言引《半江暇筆》,第11頁)。漢語現代修辭學是中外修辭學踫撞後的產生。陳望道認為中國修辭學的獨立是以“一九一九年的五四運動來做一個自然的界線”(《修辭學發凡》1962[1932]︰274)。西方的rhetoric進入中國後,學者的反應可以歸為五類︰(1)西體中用(西方的理論原封不動,換上中文的例子);(2)西法中用(西方的分類法,換上中文的例子);(3)選擇性的引進;(4)批判性的引進;(5)全盤否定。這段時期距今達百年,我們可以說有了足夠的時空間來品頭論足。直覺的判斷是和第(1)和第(5)的歷史沉澱甚少,第(2)、(3)、(4)對後學有啟迪和開創之處較多。深究起來這個評語並不公允。因為西體中用在中西文化初期踫撞時起到了引進來的作用,全盤否定則起到了當頭棒喝、避免盲目崇拜的作用。然而,這並不等于說采西學的方式無論怎樣都是可取的。如對西學一知半解,對國學又浮于皮毛,卻同時擺出一副專家的氣派在引進西方rhetoric時就不乏其例。這是要引以為戒的。

至此,讀者也許要問,上面這段議論跟為本書作序似乎有點風水牛不相及。非也。篇首提到的《文庫》凡112部,都是西人所著。作為該《文庫》的延續,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策劃出版另一個系列,宗旨是推出我國學者洋為中用的研究成果。如果說《文庫》是栽種施肥的舉措,那麼新系列則是開花結果的收藏。這次推出的有4部,分別是董燕萍的《心理語言學與外語教學》、何安平的《語料庫語言學與英語教學》、張德祿、苗興偉、李學寧的《功能語言學與外語教學》和藍純的《認知語言學與隱喻研究》。盡管它們的研究主題不同,卻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力圖中西結合,推陳出新。作為這些著作的第一讀者,本人自然有些讀後感。上文關于五四新文化時期引進西方rhetoric的一段文字,正是本人在讀這些著作時所引發的回憶。在此寫成文字,分享讀者,本人以為作為序言是再好不過的了。讀者也許會從中得到啟迪,用歷史的立體的眼光來審讀這個新系列,作為自己的評價。

顧曰國
2004年9月于北京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6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