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思想史論(續集)

民國思想史論(續集)
定價:414
NT $ 360
  • 作者:鄭大華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9-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9716500
  • ISBN13:9787509716502
  • 裝訂:463頁 / 24 x 16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作為《民國思想史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的續集,分五編考察了清末民初的思想演變、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五四思想界的影響、五四時期的文化保守主義派別、九一八事變與思想界的應對以及三十年代的中國思想界,對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思想來源與形成、五四後梁啟超的思想屬性、學衡派與白璧德新人文主義、九一八事變後中國民族主義的新變化、蘇聯「一五計划」對30年代中國知識界的影響以及1949年後留在大陸的現代新儒家與馬克思主義的關系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全書內容豐富,新意迭出,文筆流暢,思想犀利,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

鄭大華,男,土家族,湖南永順人,1990年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畢業,獲歷史學博士學位,長期從事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研究工作。主要學術專著有《梁漱溟與胡適:文化保守主義與西化思潮的比較》、《張君肋傳》、《民國鄉村建設運動》、《梁漱溟與現代新儒學》、《張君勱學術思想評傳》、《梁漱溟傳》、《晚清思想史》等;譯著有《最后一個儒家》、《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等;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百余篇。現為湖南省人民政府「芙蓉學者計划」首批特聘教授,湖南師范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思想史研究室主任,研究生院教授,中國近代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目錄

要進一步加強民國思想史研究(代前言)
第一編 清末民初的思想演變
一 《走向共和》離歷史究竟有多遠
(一)清末民初的歷史脈絡和主張
(二)主要人物的評價問題
(三)《走向共和》離歷史究竟有多遠
二 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思想來源及形成
(一)中國傳統民族主義的演變
(二)西方近代民族主義的傳入
(三)民族主義從傳統向近代的轉變
(四)清末民初: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形成
三 論「民生主義」的內容及其評價
(一)「民生主義」的內容
(二)「民生主義」的評價
第二編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五四思想界的影響
一 民族主義思潮在五四前後的興起和發展
(一)民族主義思潮興起和發展的原因
(二)民族主義思潮興起和發展的表現
(三)民族主義思潮興起和發展的特點
附錄:五四民族主義與三大思潮之互動
二 《改造》與五社會主義之傳入
(一)《改造》的宗旨、作者群和讀者群
(二)《改造》對各種社會主義之譯介
(三)《改造》與五四社會主義之論戰
(四)《改造》譯介社會主義之主要特點
三 也談五四後梁啟超的思想屬性
(一)文化取向上的保守主義
(二)政治取向上的自由主義
(三)文化取向與政治取向的疏離及其原因
第三編 五四時期的文化保守主義派別
一 東方文化派與五四新文化運動
(一)東方文化派的形成及特征
(二)東方文化派與新文化派的文化論爭
(三)東方文化派的歷史評價
二 論甲寅派的保守主義思想
(一)《甲寅周刊》利埋與甲寅派遙形成
(二)經濟思想:反對工業化,主張「以農立國」
(三)政治思想:A反對代議制,提倡業治與科道制
(四)文化思想:反對新文化運動,提倡復興文言文和傳統禮教
(五)時人對甲寅派的評析
三 學衡派與白璧德新人文主義
(一)白璧德新人文主義與學衡派的形成
(二)學衡派對白璧德新人文主義的譯介
(三)白譬德新人文主義對學衡派的影響
第四編 九一八事變與思想界的應對
第五編 三十年代的中國思想界
附錄 1949年後留在大陸的新儒家與馬克思主義之關系
馮友蘭:認同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
梁漱溟:對馬克思主義的「吸取、利用與儒化」
熊十力:對馬克思主義的排拒
代後記:「咬定青山不放松」
——鄭大華教授訪談錄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