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政府電影管理體制(1927-1937)

國民政府電影管理體制(1927-1937)
定價:240
NT $ 209
  • 作者:顧倩
  • 出版社: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10-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4362387
  • ISBN13:9787504362384
  • 裝訂:平裝 / 316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試圖建立一個相對完整的敘述體系,描繪1927~1937,南京國民政府所建構的電影管理體制。

本書正文共分為四大部分,分別是︰吾欲造車、新車之造、威武之外飾、未競之內廂。

第一部分共分四章,試圖從當時的中國社會入手,分析塑造國民政府電影管理體制與理念的原因。第二部分于第一部分的基礎上,以電影檢查為中心,描述1927—1937年間國民政府電影管理體制建立與形成的基本過程 。第三部分共分五章,分別涉及辱華電影問題、中央制止辱華片和其他外片的舉措、通過限制外片保護國片問題、外人在華攝片問題、主動對外宣傳等5方面。第四部分主要由二章組成︰以反對迷信之名禁絕武俠神怪影片、以推行國語之名禁攝方言電影。結語部分對全書進行總結,並點出本項研究的現實意義。
 

目錄

緒論
第一部分 吾欲造車︰國民政府電影管理體制的成因
第一章 四方力量的博弈塑造了中國電影的形貌
第一節 國內的三支力量
第二節 外來力量
第二章 中國電影社會影響的擴大與官方介入電影管理
第一節 中國電影的成熟與社會影響的擴大
第二節 社會關于電影檢查的討論與實施
第三節 北洋時期電影管理實踐
第三章 電影界民族主義思想的生成
第一節 外國勢力對中國電影的壓制促發了業界民族意識
第二節 留學生進入影界催生了民族主義思想
第三節 電影界民族主義思想的初現
第四章 國民政府電影認識分析
第一節 “鄉愁”︰中華民國與中國電影的內在民族主義關聯
第二節 官方與電影界民族主義思想的契合
第三節 黨政人士的電影功能認識
第四節 國民政府的電影管理認識
第二部分 新車之造︰國民政府電影管理體制的建立與建設
第五章 統一電影管理行政︰努力與阻力並存
第一節 電影行政權歸諸地方的嘗試與取消
第二節 與各地行政機關發生的糾紛
第三節 政府機關之間爭奪電影管理權
第四節 政府與黨部的角逐
第六章 初期嘗試
第一節 國民政府電檢體制設計的思路變遷
第二節 以上海地方電影行政為中心的檢政實踐
第七章 初次實踐︰內教二部電檢委的建立
第一節 電檢委機構與檢查程序的建立
第二節 組織規定與人員情況
第三節 電檢系列法規的建立
第四節 電影檢查領域內中央集權趨勢的加劇
第八章 集權傾向的加重︰中央電檢委的建立
第一節 準備工作
第二節 中央電影檢查委員會
第三節 中央電檢委之結束
第三部分 威武之外飾︰國民政府對外電影政策與實施
第九章 辱華電影問題
第一節 辱華電影問題解析
第二節 中國社會辱華電影認識的時代變遷
第三節 外國限制他國電影之啟示
第四節 民間抗議的效果
第十章 制止辱華片和其他外片的舉措
第一節 租界電檢權的存在對統一電檢行政的影響
第二節 制裁辱華電影
第三節 通過其他手段消除辱華電影攝制
第十一章 通過限制外片保護國產影業問題
第一節 加大對外片的收費和罰款力度
第二節 對各類電影文字的規定
第十二章 嚴格監控外人在華攝片
第一節 問題的出現
第二節 討論對策的過程
第三節 實施效果
第十三章 主動對外宣傳
第一節 對外宣傳意識產生的原因
第二節 以參加海外影展為推動的電影對外宣傳活動
第四部分 未競之內廂︰國民政府對內電影管理的各項舉措
第十四章 以反對迷信之名禁絕武俠神怪影片
第一節 有關武俠神怪片的社會輿論
第二節 政府禁絕武俠神怪片之用意
第三節 禁絕武俠神怪影片與打壓小公司
第四節 專題分析︰禁絕神怪武俠影片的濫觴——禁映《火燒紅蓮寺》
第十五章 以推行國語之名禁攝方言電影
第一節 推廣國語運動與現代民族建設的關系
第二節 電影中的國語運動
第三節 推行國語之外別有深意——粵滬寧三方的多重博弈
第四節 其他方言電影情況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史記‧五帝紀》中如是說“聰之知遠,明以察微”,意思為听覺靈敏的人能听得遠,視力好的人能看到微小的東西。影視藝術是20世紀以來發展最為迅速的年輕藝術樣式,它既是現代科技和2T_業的產物,也是人類藝術發展演變的結晶,隨著它的蓬勃發展,影視藝術文化就進入了學術研究的視閾之中。因此,對研究者來說,如何做到耳聰目明,既要仰觀宇宙之大,又能俯察秋毫之末,顯然,這是我們每個影視藝術研究者所必須思考的問題。

眾所周知,電影于1895年在西方誕生後,很快就傳入中國,1905年中國拍出了戲曲片《定軍山》。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電影迎來了電影史上第一個高潮,80年代以後,中國電影又煥發出新的生機,贏得世界電影界的關注。90年代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的轉型和文化藝術產業化的提出,以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電影走過了一條艱難而又蓬勃發展的世紀之路。至于電視,1958年,北京電視台(即現在的中央電視台)正式成立,標志著中國電視的創生。從那個時候起,發展至今,從世界範圍來看,中國電視無論是電視台的數量、電視覆蓋面積,還是電視機的擁有量,都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電視第一大國。現在,電視已成為大眾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信息傳播和娛樂形式。

隨著影視藝術創作實踐的日益發展,20世紀90年代以來,影視工作者(包括許多學者)對影視藝術的理論研究也在不斷加強,影視研究早已成為我國學術界一個季要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通過對這些成果的初步梳理,我們不難發現,它們主要有這麼幾大類︰一是影視實踐一線人員的論文和著作,二是高校教師為配合影視傳媒教育而編著的大量教材,三是一些科研院所和高校相關專業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和教師等專家學者的論文和著作。顯然,這些成果與以往相比,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有了顯著的提高。但工作經驗性總結多,十年磨一劍地潛心于基礎性、學理性的系統研究較少;實用性技術類的教材及經驗雜談式的東西多,理論性的深度探究較少;對西方研究成果的介紹以及對影視產業之運作策劃較多,結合本土文化藝術美學的優秀傳統來研究影視藝術美學之基礎理論的較少。影視藝術理論研究的這一狀況與當下中國日益蓬勃的影視藝術生產以及作為經濟大國的強勁崛起都是不相適應的。

值得一提的是,建校三十多年而崛起于本世紀初的浙江傳媒學院近10年來匯聚了大量來自海內外的影視創作(制作)及研究人才,其中作為該校二級學院的影視藝術學院就有專職教授十余名,副教授二十余名,博士25名,可謂群英薈萃。在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全國各級各類高校影視藝術類專業教育四處開花,近乎失控的情況下,作為一所具有幾十年辦學歷史的院校,我們必須要保持一份清醒,謹防為一時盲目的擴張而無視(甚至放棄)影視藝術高等教育的基本規律而淪為辦學“作坊”。為了進一步提升辦學層次和品牌,增加軟實力,同時受我院專家學者們長期以來心無旁騖、潛心鑽研、嚴謹治學精神的感動,我們策劃出版了這套影視藝術研究叢書。承蒙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的厚愛,承蒙浙江傳媒學院領導的支持以及影視藝術學院學者們垂青,本叢書今天得以順利問世,我們在此深表感謝!我們本著“堅守質量、寧缺勿濫”的原則,計劃在今後的三至五年中推出專著約20本,對我們來說,這些成果既是本學院學者們前一階段潛心研究的回顧與總結,也是我們今後發展的新起點。它們在形式上主要有兩部分︰一部分是我們這些來自海內外的博士們畢業論文修改後的論著,另一部分是本院教師的新著。

唐朝韓愈《進學篇》中日︰“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論著的出版都凝聚著研究者多年冷板凳的清苦和知識分子的操守。影視藝術文化的紅紅火火與研究者的平淡恬然形成冰火兩重天的反差,但我們知命、認命,識微知彰,秉燭前行,希冀以有限的光照亮來者,為我們這個時代影視藝術事業的發展貢獻一分力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