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解讀

世說新語解讀
定價:276
NT $ 240
 

內容簡介

本書集注解、評述于一體,並不是對《世說新語》全部內容的翻譯和釋讀,而是精心選擇了一些最能反映時代特征,最能代表士人風貌的典型人物和典型故事。本書通過對文獻的釋讀,來還原它的語境和歷史背景,在此基礎上,我們對其思想內涵進行評述,這種評述主要立足于魏晉時期思想文化演進的歷史脈絡,從而引導、幫助讀者閱讀、理解和研究《世說新語》。


王曉毅,1954年生,1978年考入山東大學歷史系,1988年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任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魏晉南北朝思想史。其中對魏晉玄學用力較多,著有《王弼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儒釋道與魏晉玄學形成》(中華書局,2003)、《郭象評傳》(南京大學出扳社;2006),發表論文百余篇。
 

目錄

前言
德行第一
言語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學第四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識鑒第七
賞譽第八
品藻第九
規箴第十
捷悟第十一
夙惠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容止第十四
自新第十五
企羨第十六
傷逝第十七
棲逸第十八
賢媛第十九
術解第二十
巧藝第二十一
寵禮第二十二
任誕第二十三
簡傲第二十四
排調第二十五
輕詆第二十六
假譎第二十七
黜免第二十八
儉嗇第二二十九
汰侈第三一
忿狷第三十一
讒險第三十二
尤悔第三十二
紕漏第三十四
惑溺第三十五
仇隙第三十六
 

“國學經典解讀系列教材”的編寫與出版,是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也是國學院的基本建設工程之一。

中國人民大學創辦國學院,被譽為順應歷史潮流、立德立功之舉,在社會上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得到了各界的支持。我校已經在國學教育方面先行一步,更應該具備一種擔綱意識,繼續為推動國學教育向縱深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編寫這套教材,不僅僅是為了適應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學的基本需要,也是力圖振興我國經典教育的一個具體步驟。經典著作如同歲月長河積澱、打磨出來的珍珠,在中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熠熠生輝。自先秦以來,儒道法墨諸家所奠定的經典文化構成了中華文化的主流形態,在兩漢以後的封建社會中進一步得到鞏固與發展,形成了專門的學問與學科,是國學的主體。需要指出的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經典,乃是廣義上的經典,不僅有儒家的經書,而且包括諸子與史部、集部的群書,它是中華文化與學術的集成和薈萃。至于其地位與作用,正如劉勰《文心雕龍》中的《宗經篇》所說︰“經也者,恆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也。故象天地,效鬼神,參物序,制人紀,洞性靈之奧區,極文章之骨髓者也。”這段話說明中國古代的經典是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載體,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之精華,其精神意蘊可以穿越時空而獲得傳承與光大。

在中國古代一直有讀經的傳統,辛亥革命以後,民國年間曾經廢止讀經,但這並不等于經典教育的廢除,相反,它可以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得到創造性地繼承與更新。正如朱自清先生在《經典常談》中所說︰“讀經的廢止並不就是經典訓練的廢止,經典訓練不但沒有廢止,而且擴大了範圍,不以經為限,又按著學生程度選材,可以免掉他們囫圇吞棗的弊病。這實在是一種進步。”這種看法顯然是通達和正確的,值得今人加以借鑒。今天我們編寫這套教材,也同樣是為了更好地對學生進行經典學術教育,而絕不是簡單地恢復讀經。

國學的精華主要凝聚在經史子集四部的經典之中。“經史子集”四部的名稱和順序是在《隋書‧經籍志》中最後確定下來的。後來清代乾隆皇帝時編修《四庫全書》,也是按經史子集四部來整理和編修的。四部不光是目錄學的概念,而且與現代意義上的學科也存在一定的關聯。一般說來,經部、子部大略相當于現在的哲學學科,史部大略相當于歷史學科,而集部接近于現代的文學學科,這說明國學與現代學科分類是可以互相兼容的,並不存在水火不相容的問題,當年的北大國學門與清華國學研究院,也是將四部與現代學科互相融合的。因此,傳統經典教育與現代教育可以相得益彰,和諧相生。

不過,長期以來,由于人們對于中國傳統學術重視不夠,再加上厚今薄古思想及其理解中存在的偏頗,國學並沒有在百年來的教育體系中獲得應有的地位。在“文化大革命”中更是受到整體上的打壓。進入新時期之後,國學與國學教育在社會各界倡導下,有了長足的發展。近年來,黨和政府不斷強調繁榮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性,強調尊重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隨著整個中華民族復興之局的到來,國學走向振興的時機已經成熟。

我們所說的國學,是指運用現代立場與眼光、放在國際視野中來研究中國傳統學術的一門學問。它包含三層意思,其一是傳統學術的內容;其二是用現代眼光來闡釋、辨析與創新,是今人眼中的國學;其三把國學看作是全人類寶貴的文化財富來闡釋、比較、辨析與創新,是國際視野中的國學。因此,振興國學不僅是指光大傳統,更主要是指激活國學的現代價值和創新精神,國學內在的融合中外、推陳出新的精神與能力,是我們今天在建構和諧社會,進行文化創新時所要秉承的。對于傳統經典的解讀、闡釋與辨析,毫無疑問是對于這種理論創新能力的激活,國學的生命力也在這種創新中得以生生不息,走向未來。因此,在國學教育中,這種經典的研讀、闡釋與辨析,是最要緊的門徑之一。

中華經典相對于世界各國的文化特質來說,屬于一種世俗文化,與世界其他各國的經典多屬神學系統大不相同。比如,《論語》是孔子弟子記錄孔子與學生思想觀念的一部語錄體的儒家經典,充滿著世俗人情的意味。再比如《莊子》這本書,也很關注通俗的演繹。因此,認為經典高不可攀的看法並不準確。不過,經典畢竟是經典。唐人編的《藝文類聚》對于經典的解釋是“經也者,徑也,言五路無所不通”,也就是說,經典承載著普適性道理,好比通向各條路徑的通衢一樣,它必然會去掉那些浮淺的東西,提升為哲理,有的在形態上不可能不深奧,如《周易》與《老子》這一類經典。因此,需要做一些解讀與注釋的工作。歷來對于經典多有注釋與解讀,乃至于形成了專門的學問。

經典教育在整個國民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早在上個世紀中葉,朱自清先生在《經典常談》中就指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經典訓練應該是一個必要的項目。經典訓練的價值不在于實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國教授說過,閱讀經典的用處,就在教人見識經典一番。這是很明達的議論,再說做一個有相當教育程度的國民,至少對于本國的經典,也有接觸的義務。”這幾年,以《論語》、《莊子》等為代表的國學經典,通過現代傳媒的推介與個體閱讀,在國民中引起了熱烈的反響,便充分證實了這一點。它也證明,國學經典教育在今天的整個國民教育體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在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的教學方案中,經典教學類的課程佔有很大比重,這也是它與現代文史哲專業教學的一個不同之處與亮點所在。為了滿足國學院的教學需要,同時也為了順應向海內外重張國學經典教育的時代大潮,我們編寫出版了這套“國學經典解讀系列教材”。這套教材的學術定位,絕不是一般的教材,而是追求具有深厚學術底蘊,深入淺出,明快易讀,從而履行中國人民大學追求一流,服務大眾的職責。

基于這樣的認識,在編寫體例上,我們要求體現出“國學經典解讀”的宗旨。雖然古往今來,關于中國古代經典的解讀類書籍浩如煙海,不勝枚舉,但是以國學的精神與方法去解讀還是大有用武之地的。本系列教材集中從國學的角度去對傳統經典進行解讀,具體而言,就是立足于當代人文視野,貫徹義理、文章與考據融為一體的精神,打通現代文史哲三科的中間環節,通過解讀與講授,培養學生從經典中掌握國學知識,領會國學精神,提高治學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國學基礎。關于選擇範圍,有的是全本,有的則是選本,選本要求依據編寫指導思想在字數範圍內選擇優秀的代表性篇目。

篇目注釋與解讀,是本套教材的重點所在,它由兩部分組成︰注釋時力求準確嚴謹,同時行文上明快易懂。全篇解讀則力求從傳統經典中開掘出國學基本的價值觀,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使學生在知識與精神方面獲得提升。所選書目,主要依據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的教學方案來選定。書的編注者以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的教師為主,部分作者則為在國學院任教的人大其他學院的教師,同時也邀請到其他高校和科研部門的一些學者參與這項工作。這些教師在從事教學與科研的同時,傾心編注了這套教材,表現出對國學教育事業的熱忱和投入。

本叢書已列入中國人民大學“985工程”重大攻關項目,得到項目資金的支持。這對編好出好這套叢書,是不可或缺的條件,也反映了中國人民大學在重振國學、弘揚國學方面所持的態度、立場和支持力度。

這套教材的編寫,如同人大國學院其他工作一樣,均具有篳路藍縷的探索性質,盡管我們已在主觀上盡了自己的努力,但受各種因素的制約,仍不可避免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因此,我們期望得到大家的批評、指正,使這套叢書在教學與研究的過程中不斷得到完善,共同推進國學教育事業的發展。

是為序。

紀寶成 2008年6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