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的哲學

《道德經》的哲學
定價:119
NT $ 104
 

內容簡介

一個德國人眼中的老子

本書從西方的視角對《道德經》進行了詮釋。全書從十個主題,在中西比較的語境中,結合現代社會、倫理道德、政治,以及人生、終極關懷方面,對《道德經》做了非常富有現代氣息的解讀,讓人耳目一新。

該書把《道德經》所體現的中國文明特色體現了出來,並認為中國哲學中的許多優秀地方,西方應當借鑒。全書嚴謹不苟又文筆優美,是一本對中國傳統經典進行現代化詮釋的典範。受到德國漢學家顧彬先生的欣賞,在西方學界影響很大。

漢斯—格奧爾格‧梅勒(Hans-Georg Moeller),德國人,生于1964年,是當代一位活躍的漢學家,師從德國波恩學派大師羅爾夫-特勞策特爾(Rolf Trauzettel),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哲學和比較哲學,曾任教于加拿大克魯克大學哲學系,現為愛爾蘭國立科克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Cork)哲學系教授。主要著作有︰《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Laotse︰Tao Te King: Nach den Seidentexten von Mawangdui,1995年德文版)、《解釋道家︰從莊周夢蝶到魚網寓言》(Daoism Explained: From the Dream of the Butterfly tothe Fishnet Aflegory,2004年英文版)、《解釋盧曼︰從靈魂到體系》(Luhmann Exptained︰From Souls to Systems,2006年英文版)以及《道德之愚》(The Moral Fool,2009年英文版)等。
 

目錄

中文版序
前言 《道德經》的哲學
第一章 如何閱讀《道德經》
第二章 性之道
第三章 陰陽,氣,道德
第四章 吊詭政治
第五章 論戰爭
第六章 知足
第七章 淡漠或消極倫理學
第八章 持久與永恆
第九章 死亡與死刑
第十章 “無情”——對人道主義的道家式批評
附錄1 簡論《道德經》的文本歷史
附錄2 簡論《道德經》的英文翻譯
附錄3 關于《的哲學》的訪談
中英文術語對照表
譯者後記
 

很榮幸,能夠看到《〈道德經〉的哲學》一書以中文的面貌問世。我非常了解,一位外國人寫了一本關于中國哲學的書,能對中國讀者有所裨益,這具有什麼樣的特殊意義,而這也讓我感到受寵若驚,我會倍加努力。我總是在捫心自問,現在的中國讀者,尤其是年輕一代,是如何在這個“極其”現代化、全球化的世界中生活的,他們會如何看待一位異國人士對他們的古代遺產帶有異國風味的理解——他們是否會從其中發現一些有用的東西。我希冀這本書的出版可以給這個問題做出一個回答。

這本書的目的有三重。首先,本書嘗試著內部接觸道家思想,換句話說,是通過對道家思想的主要文本《道德經》做歷史性的、文獻學的深人閱讀和分析,來理解道家思想。20世紀,不論是中國的學者還是西方的學者,他們對中國古代哲學文本的處理,總是試圖使用傳統主流的形而上學、本體論、認識論的方法和語匯——因而是西方的——來使中國哲學文本變得意蘊生動起來。道家、儒家和佛教的文本都是用——來自從柏拉圖到海德格爾的一代代西方學者所創造的——西方術語來作解釋的。這在當時是必然之勢。通過這種方式,哲學家如在中國的馮友蘭,或者在北美的陳榮捷,都能夠將他們自己的傳統展現為相對哲學性的,與(西方)哲學相符合。唯有通過更新中國傳統,將它們翻譯為學院式哲學的語言,才能使它們為人所注意。這種策略從某個角度來說是成功的。但是在學術界,非西方哲學的地位仍然不能與西方哲學的地位同日而語,當然這個巨大鴻溝在不斷縮小,越來越小。與宗教研究的原則不同,宗教研究已經從基督教神學的研究中分化出來,故而變得完全普遍化了,變成了真正復數意義上的宗教研究(study of religions),然而,在西方,哲學仍然被視作獨一無二的事業。其表現便是,在西方有許多的宗教研究所,但是卻只有哲學系(Departments of Philosophy),而不是研究許多哲學(philosophies)的哲學系。只要這個問題仍舊存在,那麼對于非西方哲學來說,就很難獲得嚴肅莊重的對待,即用他們自己的語匯來為人所接受。但是這種狀況遲早會改變的,本書就是對這種改變的一個嘗試。

與20世紀的學者不同,我試圖從內部闡釋道家哲學並以此為現代讀者打開一條道路,這不是僅僅主要靠西方哲學的術語來理解道家哲學,而是從道家文本中的語義資源出發。我希望這會是21世紀處理中國哲學的一條恰當路徑。在《道德經》中,這些語意資源主要是一些意象,例如根、水、轂,等等。以這些具體形象的意象為基礎,我們就可以讓更為復雜的象征符合(例如“一”或“二”),形成更為普遍的描述“道”的策略或者關于效用發揮方式的策略。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