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無聲的語言》是跨文化傳播(交際)學的奠基之作,視野宏闊,洞見深刻,理論嶄新。霍爾按知覺程度將文化分為顯形、隱形和技術性三個層次,按內.部構造將文化分為元素、集合和模式。他系統講解直觀而實用的“文化教學示意圖”,解說文化變革,提出“文化即是交流”的命題,首倡“時間語言”和“空間語言”,並給予生動的解說,意在幫助人們掙脫文化枷鎖,逃離文化囚籠。

跨文化傳播(交際)學之父愛德華‧霍爾篳路藍縷的精心之作前無古人,達到了後人也難以企及的高度,魅力經久不衰。

《無聲的語言》在傳播學的發展中給人啟迪,在“和諧世界”的構建中給人信心,它掃蕩隱形障礙,提高文化覺悟,激勵世界各國人民互相學習和尊重。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時間的聲音
1.1美國人的時間
1.2其他時間觀念
第二章 什麼是文化?
第三章 文化的語匯
第四章 文化的三個層次
4.1顯形的學習
4.2隱形的學習
4.3技術性的學習
4.4顯形意識
4.5隱形意識
4.6技術性意識
4.7顯形情感
4.8隱形情感
4.9技術性情感
4.10對變革的顯形態度
4.11對變革的隱形態度
4.12對變革的技術性態度
4.13變革過程
第五章 文化即是交流
第六章 無所不在的集合
第七章 難以捉摸的元素
第八章 文化的組織模式
8.1模式的三種類型
8.2模式有序律
8.3模式選擇律
8.4模式和諧律
第九章 時間的語言︰美國口音
9.1顯形時間系統︰集合、元素和模式
9.2隱形時間系統︰集合、元素和模式
第十章 空間的語言
10.1不同的文化如何利用空間
10.2文化接觸里的空間因素
10.3顯形的空間模式
10.4空間如何傳遞信息
第十一章 掙脫枷鎖
附錄一社會科學家的文化研究綱要
附錄二文化教學示意圖
附錄三文化變革三例
參考文獻
索引
譯者後記
 

一、一代宗師

經過20世紀初的醞釀、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發酵,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傳播學在美國加速發展。

20世紀以後,人類學擺脫了博物學、殖民主義和社會達爾文主義的羈絆,在經歷了文化相對論和功能主義的“科學”發展之後,成為傳播學的基石之一。

愛德華‧霍爾(Edward T.Hall,1914—2009)橫跨人類學、心理學、傳播學,成為跨文化傳播(交際)學的奠基人。不過,他緊守的重鎮始終是人類學。

霍爾創建了宏大的理論體系,提出深刻的忠告,這與他的學術履歷和職業生涯密不可分。他是理論實踐並重、書齋田野兼顧、學者顧問合一的多學科的橫向人才和怪杰。幾十年里,他從事教學、科研、心理分析和技術咨詢,成為聞名遐邇的人類學家、文化學家、心理分析專家、政府和企業界的高級顧問。他的足跡遍布世界,他對原始民族和現代民族、東西文化都有實地考察和深刻的體驗。

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使他走出書齋,深入到美國西南部幾個印第安人部落去做田野調查,去推行政府的援助項目,以緩和民族矛盾。他深入研究新墨西哥州的西裔美國人、拉丁美洲人、納瓦霍人、霍皮人、特魯克人、地中海西部的阿拉伯人和伊朗人。

20世紀40年代戰爭期間,他應召服役,並到西南太平洋地區去研∣究土著民族。50年代,他又應召到美國國務院下屬的外交講習所培訓援外人員。

霍爾在哥倫比亞大學受業于拉爾夫‧林頓(Ralph Linton)門下。此後的幾十年間,他先後在丹佛大學、科羅拉多大學、佛蒙特大學、哈佛商學院、伊利諾理工大學、西北大學等大學執教,傳授人類學和心理學,曾在華盛頓精神病學校進行研究,逐漸走出了不同于多數人類學家和精神病學家的路子,開闢了一個全新的領域,提出嶄新的文化理論。他挖掘文化的生物學根基,解剖了文化的十大訊息系統,以此繪制了類似化學元素周期表的文化教學示意圖︰借鑒並超越了精神分析和人類學的分層理論,按照知覺程度創建了顯形、隱形和技術性的文化三分法;借鑒語言學的音位、詞匯和句法三分法,用元素、集合和模式的概念來描繪文化的內部結構。

霍爾一生敏于創新,勤于筆耕,著述甚豐。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