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孝通與鄉土社會研究

費孝通與鄉土社會研究
定價:888
NT $ 773
  • 作者:趙旭東/主/編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1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9718252
  • ISBN13:9787509718254
  • 裝訂:精裝 / 845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作為一位社會學家,費孝通的學術生涯幾乎涵蓋了近代中國社會變遷的大半個歷程,對于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變遷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影響。尤為重要的是,他的很多研究都切實關注到了20世紀30年代以來的中國鄉村社會變遷。

費孝通有關中國鄉村社會變遷的洞見和研究無論從社會理論的意義上,還是從中國近代思想史的意義上,不論是其學術性研究還是富有洞察力的短文,都堪稱中國社會學歷史上的一筆豐厚的思想遺產,這些研究和文字為我們進一步理解中國鄉村社會的變遷提供了一個可以憑依的思想來源和討論的出發點。

通過對費孝通學術思想形成的經歷、鄉村調查的足跡及其文集全集的回顧與閱讀,對他有關中國鄉村社會變遷的理論進行細致的梳理,本書試圖在認識費孝通社會學思想的基礎上去認識鄉土中國的社會變遷。

趙旭東,1998年獲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2002年11月獲得“王寬誠英國學術院獎學金”,並赴英國倫敦經濟學院從事五個月的合作研究。2003年4月赴荷蘭萊頓大學法學院,從事為期一年的訪問研究。2005年由北京大學轉入中國農業大學,2007年起任中國農業大學人文發展學院教授、社會學系主任,兼任《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執行主編。研究方向主要包括︰(1)糾紛解決的法社會學與人類學研究;(2)文化研究與社會理論;(3)社會科學方法論。先後發表中英文論文五十余篇,代表性著作有《權力與公正——鄉土社會的糾紛解決與權威多元》(2003),《反思本土文化建構》(2003)、《否定的邏輯——反思中國鄉村社會研究》(2008)、《文化的表達——人類學的視野》(2009)。
 

目錄


序言︰責任與努力
主題論文
不為師而自成師
——圍繞費孝通教授的一些作品的閱讀與聯想
費孝通思想研究
親迎的“三區論”
——費孝通有關親迎婚俗研究的再分析
一個無鬼的世界與悲劇的誕生
——費孝通眼中的中美文化差異
“文化自覺”及其觀念譜系
——費孝通晚期思想的自我超越
重溫費孝通——閱讀與討論
費孝通學生時代的社會生活史
——重溫《費孝通文集》(第一卷)
《江村經濟》和《祿村農田》
——重溫《費孝通文集》(第二卷)
走近大師青年時期的精神世界
——重溫《費孝通文集》(第三卷)
《生育制度》與《鄉土重建》
——重溫《費孝通文集》(第四卷)
《爐邊天下》與《鄉土中國》
——重溫《費孝通文集》(第五卷)
“改造”與民族研究
——重溫《費孝通文集》(第六卷)
學術‧生命‧情懷
——重溫《費孝通文集》(第七卷)
重生的學術之路
——重溫《費孝通文集》(第八卷)
費孝通第二次學術生命的開始
——重溫《費孝通文集》(第九卷)
社會學與知識分子
——重溫《費孝通文集》(第十卷)
行走與寫作
——重溫《費孝通文集》(第十一卷)
區域發展與經濟體制改革
——重溫《費孝通文集》(第十二卷)
小城鎮研究與發展
——重溫《費孝通文集》(第十三卷)
區域發展與文化自覺
——重溫《費孝通文集》(第十四卷)
社會學重建與學術反思
——重溫《費孝通文集》(第十五卷)
社區建設與小城鎮發展
——重溫《費孝通文集》(第十六卷)
後記︰問學‧自覺‧擔綱
 

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的事實使我們對鄉村的關注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一種必然,農業、農村和農民曾一度成為社會各界議論的重要話題之一。我國政府2004~2010年連續七年發布以“三農”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不斷強調這一議題在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建設中的重要地位。

國內學術界對鄉村的關注似乎要更早一些,我國著名的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對中國鄉村社會的研究可以算作學術界對鄉村進行研究的一種典範。但凡對中國社會學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費孝通的成名作《江村經濟》正是他采用人類學的田野民族志方法對開弦弓村展開的功能論分析和研究,後來的《雲南三村》、《鄉土中國》等一系列研究著作也都是在繼續探索和深究中國的鄉村社會,以達到對中國鄉村社會的認識和理解。可以說,費孝通先生的一生是與他對中國鄉村社會的認識密不可分的,他在晚年回顧自己的學術歷程時也常常會提到這一點。這也足以看出,中國鄉村研究在費孝通先生眼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那麼,費孝通先生對中國鄉村社會的畢生關注給我們後輩學人帶來何種啟發,給我們留下了哪些學術資源,同時又給我們提出了怎樣的努力方向?我想這應該是當今學界關注中國鄉村社會研究的學者們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在這方面,我覺得我們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社會學系一直在努力。

我們學院的社會學系自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關注中國的鄉村社會,他們堅持“通過社會調查了解真實社會,基于鄉土本位構建和諧社會”的原則,注重對中國鄉村社會開展多種維度的調查與研究,成立一年就有了社會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的授予權。趙旭東擔任社會學系主任之後,又進一步強調“鄉土社會”研究,這明顯可以看出對費孝通先生學術脈絡的繼承。他先在系里開設了“鄉土社會研究講座”,邀請海內外的學者擔任主講人,交流最新的學術信息,分享彼此的研究成果;而後又在系里成立了“費孝通圖書館”,培養學生們熱愛讀書、善于讀書以及將讀書所得與實際研究結合起來的學術能力;而且社會學系非常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每年假期都會安排學生去鄉村進行調查和研究,讓他們在接觸社會中逐漸學會認識社會。

另外,提到社會學專業我們還必須感謝費孝通先生,因為正是他主持了社會學在我國的重建工作,他為中國社會學的恢復與重建作出了重要的貢獻,而且時刻想著“志在富民”,這樣的學術關懷和對一門學科以及一個國家勞苦百姓的深切情懷確實值得我們當今學人去學習,因此,從了解費孝通先生的學術研究開始,不失為一種培養學生的良好途徑。

為了紀念費孝通先生的百年誕辰,趙旭東教授在去年又組織他成立的“公正讀書小組”閱讀費孝通先生的十六卷文集,他的這一主張得到了我們學院的大力支持,我們也願意用課題的形式來資助他們做這件有意義的事情。在他的組織和帶領下,讀書小組的成員們經過十六次讀書會,用實際行動兌現了閱讀、思考和寫作的承諾,並且刊印了八期內部刊物《公正小組通訊》,上面記錄著他們每次讀書會討論的內容,可以看出他們的用Jb,其中的部分內容我們將會在本書中看到。

同時,趙旭東教授還指導社會學系2010屆的三名本科生分別做了關于費孝通先生學術思想的研究,他們的研究成果也都匯集在現在我們看到的這本書中。

因此我覺得他們所做的這件事情是很有意義的,不僅是對費孝通先生百年誕辰的真誠紀念,而且將為我們學院社會學的進一步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