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秩序︰一種現象學心學研究的可能性

心的秩序︰一種現象學心學研究的可能性
定價:132
NT $ 115
  • 作者:倪梁康
  •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9-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214056267
  • ISBN13:9787214056269
  • 裝訂:平裝 / 198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純粹哲學系列”之一,全書共分10個章節,主要對現象學心學作了探討和研究,具體內容包括道德意識的三個來源、道德本能與道德判斷、從偽善現象看個體倫理與社會倫理的分離、道德能力的先天與後天︰羞惡之心的現象學分析等。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目錄

作者的話
導論︰現象學運動的基本意涵
第一節 “現象學”的基本含義
第二節 現象學的直接直觀與本質明察
第三節 現象學操作的具體步驟
第四節 現象學︰在邏輯學與心理學之間
第五節 現象學︰在實證主義與形而上學之間
第六節 現象學︰在思辨哲學與詩化哲學之間
第七節 現象學︰在現象主義與本體主義之間
第八節 現象學對中國學術的可能意義
第一章 感受的現象學︰從胡塞爾到舍勒
第一節 從意向體驗到意向感受
第二節 感受行為的意向性問題
第三節 感受行為的非意向性問題
第四節 對感受行為的另一種分析
第五節 對奠基關系的另一種理解
第二章 道德意識的三個來源
第一節 三個來源的區分與倫理學的定位
第二節 根據三個來源的劃分來考察倫理思想史
第三節 三種來源的道德意識之基本內涵
第四節 區分道德意識三種來源的實際意義
第五節 尾聲
第三章 道德本能與道德判斷
第一節 概念的描述定義
第二節 道德本能
第三節 自然主義倫理學的基礎
第四節 道德和語言的平行性
第五節 道德生活的雙重依據
第六節 道德奠基關系
第四章 從偽善現象看個體倫理與社會倫理的分離
第一節 對“偽善”的一種理解
第二節 對“偽善”的另一種理解
第三節 歷史上的“偽善”現象
第四節 “偽善”的一般定義
第五節 個體內在倫理與社會外在倫理
第六節 偽善產生的基本前提
第七節 人之為善的根本
第八節 總結
第五章 良知︰在“自知”與“共知”之間——歐洲哲學中“良知”概念的結構內涵與歷史發展
第一節 引子︰蘇格拉底的“6ⅨluovIov”
第二節 良知作為善意
第三節 良知作為知識或意識
第四節 良知作為共知
第五節 良知作為自知
第六節 良知︰在共知與自知之間
第七節 尾聲︰真理與多數的問題
第六章 聆听“靈異”,還是聆听“上帝”?——以蘇格拉底與亞伯拉罕案例為文本的經典解釋
第一節 引子
第二節 “靈異”作為內心的神旨
第三節 “上帝”作為外在的主宰
第四節 結語
第七章 “全球倫理”的基礎︰同情之心的現象學分析
第一節 作為全球倫理共識的金規則
第二節 儒家視野中作為金規則前提的同情心
第三節 西方視野中作為原本道德意識的同情
第四節 個體道德和社會道德的區分
第五節 從個體良知到全球倫理的轉變
第八章 道德能力的先天與後天︰羞惡之心的現象學分析
第一節 引論︰羞愧作為道德問題
第二節 兩種對羞愧的劃分方式
第三節 羞愧的先天性
第四節 羞愧的後天性
第五節 先天形式與後天質料
第六節 羞愧的個體性和社會性
第七節 生理羞感與心靈羞感
第八節 幾種羞感劃分之間的關系
第九節 羞感作為良知
第十節 小結︰三個結論
第九章 崇敬與虔敬︰恭敬之心的現象學分析
第一節 語言學的解釋
第二節 思想史的回顧
第三節 現象學的分析
第四節 關于良知與知識關系的思考
第十章 “倫常明察”作為現象學的方法支持︰是非之心的現象學分析
第一節 “倫常明察”與“明智”
第二節 “倫常明察”與“義務意識”
第三節 “倫常明察”與“良知”
第四節 總結
主要參考文獻
 

江蘇人民出版社自2002年出版這套“純粹哲學叢書”已有五年,共出書12本,如今歸入鳳凰出版傳媒集團“鳳凰文庫”繼續出版,趁改版機會,關于“純粹哲學”還有一些話要說。

“純粹哲學”的理念不只是從“純粹的人”、“高尚的人”、“擺脫私利”、“擺脫低級趣味”這些意思引申出來的,而是將這個意思與專業的哲學問題,特別是與德國古典哲學的問題結合起來思考,提出“純粹哲學”也是希望“哲學”“把握住”“自己”。

這個提法,也有人善意地提出質詢,謂世上並無“純粹”的東西,事物都是“復雜”的,“純粹哲學”總給人以“脫離實際”的感覺。這種感覺以我們這個年齡段或更年長些的人為甚。當我的學生剮提出來的時候,我也有所疑慮,消除這個疑慮的理路,已經在2002年的“序”中說了,過了這幾年,這個理路倒是還有一些推進。

“純粹哲學”絕不是脫離實際的,也就是說,“哲學”本不脫離實際,也不該脫離實際,“哲學”乃是“時代精神”的體現;但是“哲學”也不是要“解決”實際的具體問題,“哲學”是對于“實際一現實一時代”“轉換”一個“視角”。“哲學”以“哲學”的眼光“看”“世界”,“哲學”以“自己”的眼光“看”世界,也就是以“純粹”的眼光“看”世界。

為什麼說“哲學”的眼光是“純粹”的眼光?

“純粹”不是“抽象”,只有“抽象”的眼光才有“脫離實際”的問題,因為它跟具體的實際不適合;“純粹”不是“片面”,只有“片面”的眼光才有“脫離實際”的問題,因為“片面”只“抓住一掌握”“一面”,而“哲學”要求“全面”。只有“全面一具體”才是“純粹”的,也才是“真實的”。“片面一抽象”都“純粹”不起來,因為有一個“另一面”、有一個“具體”在你“外面”跟你“對立”著,不斷地從外面“干擾”你,“主動一能動”權不在你手里,你如何“純粹”得起來?

所以“純粹”應在“全面一具體”的意義上來理解,這樣,“純粹”的眼光就意味著“辯證”的眼光,“哲學”為“辯證法”。

人們不大談“辯證法”了,就跟人們不大談“純粹”了一樣,雖然可能從不同的角度來“回避”它們,或許以為它們是相互抵觸的,其實它們是一致的。

“辯證法”如果按日常的理解,也就是按感性世界的經驗屬性或概念來理解,那可能是“抽象”的,但那不是哲學意義上的“辯證”。譬如冷熱、明暗、左右、上下等等,作為抽象概念來說,“冷”、“熱”各執一方,它們的“意義”是“單純’”的“抽象”,它們不可以“轉化”,如果“轉化”了,其“意義”就會發生混淆;但是在現實中,在實際上,“冷”和“熱”等等是可以“轉化”的,不必“變化”事物的溫度,事物就可以由“熱”“轉化”為“冷”,在這個意義上,執著于抽象概念反倒會“脫離實際”,而堅持“辯證法”的“轉化”,正是“深入”“實際”的表現,因為實際上現實中的事物都是向“自己”的“對立面”“轉化”的。

哲學的辯證法正是以一種“對立面”“轉化”的眼光來“看一理解”世界的,不執著于事物的一面-一偏,而是“看到一理解到”事物的“全面”。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