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討論人際關系、人格發展以及人際需要,強調了焦慮的張力和作用,是心理學、精神病學的重要文獻之一,至今仍然具有顯著的指導意義。


哈里‧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1892—1949),美國精神病醫生和精神分析理論家、新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人物之一。
 

目錄

中文版譯序
英文版編者前言
引言
第一部分 導論性概念
第一章 發展性研究的含義
第二章 定義
第三章 公設
第二部分 發展的新紀元
第四章 嬰兒期︰人之初
第五章 嬰兒期︰動力機制的概念(第一部分)
第六章 嬰兒期︰動力機制的概念(第二部分)
第七章 嬰兒期︰人際情境
第八章 嬰兒︰作為一個人
第九章 學習︰經驗的組織
第十章 自我系統的起始
第十一章 從嬰兒期向童年期過渡︰作為學習的言語習得
第十二章 童年期
第十三章 惡意、憎恨和隔離技術
第十四章 從童年期到少年時代
第十五章 少年時代
第十六章 前青年期
第十七章 青年早期
第十八章 青年晚期
第三部分 不適當的和不合宜的人際關系模式
第十九章 精神疾病的早期表現︰類精神分裂癥和精神分裂癥
第二十章 睡眠、夢和神話
第二十一章 精神疾病的後期表現︰類偏執狂和偏執狂
第四部分 面向大眾的精神病學
第二十二章 面向大眾的精神病學
 

哈里‧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系美田精神病醫生和精神分析理論家,新精神分析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沙利文1892年2月21日出生于美國紐約州諾威奇,1949年1月14口卒于法田巴黎。沙利義祖籍愛爾蘭,從小處于羅馬天主教的環境之中。1908年在科內爾讀過一個學期的課程,爾後于1917年在芝加哥醫學院獲醫學博十學位,但沙利文把這所學校稱作“文憑制造所”。他在這兩所學校獲取的學識只能算足邊緣性的,其盛年展現的精湛才能,主要靠自學獲得。1918—1922年問,沙利文曾在陸軍醫療隊任軍醫,同時供職于處理退伍軍人問題的聯邦政府機構。他在軍隊中的生活經歷構成了他的生活基礎。這段經歷使他獲得了多方面的臨床工作機會,並被政府正式承認為神經精神病學家。嗣後,受聘于謝潑德‧布拉特醫院,還曾服務于包括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在內的若干研究所。

沙利文開始形成他自己的理論,主要受兩位朋友的激勵︰其一是C.湯普遜,兩人于1923年結識;其二是E.薩皮爾,兩人于1926年相遇。前者使他正式接觸到精神分析;後者使他獲得了對人際相互作用以及環境與社會文化具有重要意義這一信念的有力支持。

沙利文對心理學的主要貢獻之一足關于人格形成的學說,其人格理論又稱作人際理論,集中表現在《精神病學的人際關系理論》(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一書中。該書是沙利文最有影Ⅱ向的代表作,是在他1949年逝世後由H.S佩里(H. S.Perry)等人編輯,由紐約諾頓出版公司于1983年出版的。這部著作的中心內窬是把精神病學概述為人際關系的科學,強調人的社會本質,認為人格、精神疾病、診斷和治療等都可以從人際關系的角度來理解和處理。

沙利文在其人際理論中曾先後提出過三個關鍵概念,認為把握這些概念是了解他的理論的先決條件。這三個關鍵概念是︰(1)人類本質的社會性。這種社會性表現為人際關系,因此可以用人際術語界定精神疾病、人格、診斷和治療等概念。(2)焦慮。它在人格形成和人格障礙中起著決定性作用;在人際領域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實際上是一種操作。人際操作如何,既可導致人格障礙和精神疾病,也可治愈人格障礙和精神疾病。(3)發展序列。這種發展序列表現在人格上,指人格發展的階段性。



在人類本質的社會性問題上,沙利文的基本觀點是︰一個人出生後,就生括在一個復雜、變動的人際關系之中,這種人際關系就是他的社會性。人的人格是社會的產物,只有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中才能存在。單單研究個體本身而不研究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是無法確定人格的形成和發展問題的。個人與他人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是人格形成與發展的原因。有鑒于此,他把人格定義為“在使人類生活具有特征的經常發生的人際情境中相對持久的形式”。即使足隱土和獨居者,其生活也存在人際之問的相互關系,他們在表象、記憶、幻想中實現和保持這種關系。

早在1925年,沙利文就在馬利蘭州的謝潑德‧布拉特醫院開闢了專門病室,治療一些男性少年的嚴重精神分裂癥。沙利文反對當時對精神分裂癥的一些看法,即認為精神分裂癥是遺傳的,或認為它是一種自戀神經癥。相反,他根據對心者動機的探討,認為精神分裂癥主要由于患者童年人際關系的破壞,產生思想怪癖或象征化行為,在想象中佔有自己和他人,導致患者思維、情感、活動等的歪曲和經驗組織的分裂。沙利文把精神分裂癥的起因一直追溯到幼兒與一個壞母親之間的關系,也即兒童在同冷漠漠無情、過度呵斥、無理要求的母親生活之後,便會對建立其他人際關系充滿焦慮、戒備和懷疑。為此,沙利文從人類本質的社會性出發,建構了精神病學的人際關系理論。

沙利文關于精神病學人際關系理論的第一個方麗,是他在建構人際關系理論的過程中,從來沒有放棄他在科內爾做學生時希望實現的學術目標。當時他想成為一名數學家或物理學家。沙利文特別清醒地意識到他何時是作為科學家在說話,何時義像一個藝術家一樣來談論人際關系領域。他能以獨特的語言身處不同的場合,可以是自然科學家的“化身”,也町以是人際關系藝術家的“化身”。這使得他在學術界和醫學領域享有聲譽。根據運籌學的基本原則,沙利文認為人與人之間發生的情況是精神病學可以接受的唯一資料。他對夢與幻想過程不感興趣,認為這些東西西無從觀察,但它們可以引發行為。行為是可以觀察的,從而可以作為臨床資料。

沙利文關于精神病學人際關系理論的第二個方而,是他的物種特異性假說。他認為人類並非像S.弗洛伊德(S.Freud)所認為的那樣,是進化長鏈中的一個環節,相反,應從人類自身的真實情況來看人類︰他們從靈長目動物那里繼承了一種其他物種所沒有的能力,即信號系統與交換信號系統的能力。這樣,誠如H.S.佩里所指出的那樣,交流的能力或缺乏交流的能力是人類狀況的關鍵。與這種觀念密切相關的是沙利文的如下主張︰我們作為特殊的靈長目,需要我們不斷地與具有重要意義的其他人進行人際接觸。如果這種人際接觸不能維持,就會不可避免地發生心理衰退與精神疾病。

從這兩個基本觀念出發,沙利文以人際關系心理過程為主要參數,提出其新精神分析的理論體系︰(1)精神分裂癥主要是由于患者童年時期因人際關系失調而產生嚴重焦慮,從而導致經驗組織的分裂;(2)早期生活的焦慮是由焦慮的母親所誘發的,這種焦慮可以稱作“不良聯結狀態”,是人類狀況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3)人生來就有追求滿足和安全的需要,並在人際關系中逐漸形成r穩定的人格模式。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