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革命與宿命

1911,革命與宿命
定價:210
NT $ 183
  • 作者:赫連勃勃大王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10807913
  • ISBN13:9787510807916
  • 裝訂:平裝 / 352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以史學家的理論和眼光分析革命的必然與或然以及清王朝滅亡的宿命,同時還將歷史鏡頭拉回到一百年前,聚焦辛亥革命時期焦點人物。

1911年,清朝即將滅亡的那一年,在中國的政治心髒北京,從表面上看,卻顯得格外平靜、安謐,充滿了進步、現代甚至祥和的色彩。

大時代暴風驟雨的劇變之前,往往都是如此波譎雲詭地給人以無邊的假象。這個國家看似平靜的表層下面,涌動著一股強大的、不可逆轉的潮流︰革命!

但是,清朝,這個垂垂老矣的政權,腐朽已經發展到它的骨子里。它的軀體遍布危機,華麗帝國的遮羞布下,滿是能致它死地的痼疾和菌群。

坐待,等來的只有革命。沒等政治裱糊匠們和油漆工們在大清國舊機器上涂抹粉飾新的油彩,就在滿大人們磨磨蹭蹭之際,武昌的槍聲脆然一響,260多年的大清龍旗,應聲而落……

近百年的歲月已恍如雲煙,如果我們今天以一種客觀的“現場感”縱觀歷史的細節,不免讓人無限嘆惋︰歷史沒有給中國機會,激進的革命者也無視這種歷史機會。政治革命很容易去“開創”,但難以對國內外的成功案例加以模仿。正因如此,翹首企盼的苦澀,將會在辛亥革命槍響後,長久縈繞于我們的心頭。

赫連勃勃大王(梅毅),天津人。現居深圳。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有《生命的傷口》、《赫爾辛基的逃亡》、《表層》等多部中篇小說,並有“偽青春三步曲”《南方的日光機場》、《失重歲月》、《城市碎片》等三部長篇小說出版,還出版有長篇社會學譯著《人類行為》,曾獲國家、省、市等多種文學獎項。2004年相繼出版有長篇歷史散文集《隱蔽的歷史》、《歷史的人性》、《華麗血時代》、《帝國的正午》、《刀鋒上的文明》、《帝國如風》、《大明朝的另類史》。

赫連勃勃大王得到著名作家李國文、雷達、高洪波、蔣子龍、梁曉聲、肖復興、舒婷、葉延濱、林希等人的大力推崇。享有“互聯網歷史寫作第一人”的美譽,可稱是國內極少的同時受到主流文學界承認又被大眾讀者認可的歷史散文家、小說家。
 

目錄

上卷‧清朝覆亡的或然與必然
引 子火山口上的政權
第一章被刻意夸大的鴻溝
——倍然激化的滿漢矛盾
第二章 地方與中央的角力——立憲派與督撫們
在“民主”演練中的怨憤
第三章那只“看得見”的大手
——北洋軍事勢力的抽心一劍
第四章離心離德的“長城”
——新軍的政治逸軌
第五章 “受迫害狂”的臆想
——民族主義心理的“裂變”
第六章 民間力量暗流涌動——會黨勢力及“邪教”
對清政權的侵蝕
第七章 鐵路,輾過大清帝國的心髒
——四川保路大起義的發酵
下卷‧革命進行時
引 子早產的革命
第一章 暗夜沉沉血作燈
——唐才常,新世紀率先倒下的英雄
第二章 赤血橫流洗乾坤
——史堅如、吳樾、徐錫麟的無悔青春
第三章 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韶華時光汪精衛
第四章 一夫鳴槍三軍皆反
——辛亥首義之精彩華章
第五章 多米諾骨牌這樣倒塌
——辛亥革命長鏡頭
第六章 坐看中原鹿正肥
——袁世凱出山
第七章 短暫的共和
——曇花一現的南京“臨時”政府
第八章 百劫山河亂愁疊——清朝的覆亡
附卷‧
附一啟蒙者和國家主義者的悲劇
——從端方和趙爾豐談起
附二 國殤為鬼無新舊
——從張振武看辛亥首義元勛們的下場
附三 辛亥革命大事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