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那些年1840-1900︰一個民族的創傷記憶

晚清那些年1840-1900︰一個民族的創傷記憶
定價:210
NT $ 183
  • 作者:趙彥
  •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43869497
  • ISBN13:9787543869493
  • 裝訂:平裝 / 316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條約看中國,講述一個民族的痛史;睜眼看世界,細說中國走向世界的坎坷之路。《晚清那些年(1840—1900)︰一個民族的創傷記憶》以中外不平等條約的簽訂為線軸,追述近代以來中國備受西方列強欺凌的歷史,講述從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詳細原委及過程,對此間六場抵御外侮之戰、三次功敗垂成的救亡運動進行還原式解讀,翔實披露十余個災難性條約簽訂的幕後故事,展現百余位風雲人物戴著鐐銬的精彩“演出”,揭示此間中國從政府到民間對西方侵略的錯愕與震驚,剖析國人從反抗到委曲求全,再到奮爭與自救覺醒的心路歷程。
 

目錄

第一章 炮艦叩關
自居為“天朝上國”的大清朝,在18世紀末期英國來使馬戛爾尼的眼里,不過是“一艘破爛不堪的頭等戰船”。一種名叫“罌粟”的妖花,一支浮海東來的艦隊,成了“天朝上國”一連串噩夢的開始。這是新舊世界的第一次大踫撞,是東西方國家的第一輪大角逐。中國各色人等:皇帝、文臣、武將、士兵乃至普通百姓,面對完全陌生的敵人,開始了頗具天朝特色的種種表演……
第一節 都是鴉片惹的禍
第二節 未醒的天朝夢
第三節 兩個倒霉的救火隊員
第四節 戰士與謊言家
第五節 一敗再敗,晚清將領眾生相
第六節 “追”求和平之路
第七節 條約的“盛宴”
第八節 道光帝的殘存歲月
第九節 林則徐,彷徨的先行者
第二章 殘園碎影
城下之盟,往往只能換來短暫的和平。每一年,英國人拿到對外貿易單,總要倒吸一口涼氣:除鴉片仍然大獲利市外,其他商品貿易額實在小得可憐。倫敦的闊佬們抱怨他們在中國的落腳點太少,抱怨他們的商船不能駛入長江,抱怨中國對他們不夠優待,于是他們拉上法國人組成龐大的艦隊,再一次浮海東來。大清帝國的京畿重地,淹沒在熊熊的戰火之中。園明園的殘垣斷壁,忠實記錄了這段不堪回首的歷史……
第一節 屋漏偏逢連夜雨
第二節 借口?這不成問題
第三節 “六不總督”的噩夢
第四節 傾斜的談判桌
第五節 大沽口外的硝煙
第六節 皇帝“打獵”去了
第七節 火燒圓明園
第八節 《北京條約》,紫禁城下之盟
第三章 中興幻夢
一場驚心動魄的政變後,慈禧登上了歷史舞台,萬國旗開始在北京迎風飄舞。中外攜起手來,數年間,太平天國便灰飛煙滅。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幌子下,洋務派走上了富國強兵之路。但是,這條路荊棘叢生,並不好走。“中外修好”只是一種表象,各地教案頻發,邊疆危機重重。且看曾國藩、曾紀澤父子二人如何處理復雜外交,李鴻章、左宗棠這對冤家如何應對邊疆危機。試問:大清的中興夢,何時能圓?
第一節 女人當政
第二節 太平天國不太平
第三節 師夷長技
第四節 “慈禧版”三權分立
第五節 長江後浪推前浪
第六節 虎口奪食︰中俄《伊犁條約》
第七節 小翻譯的“大奉獻”
第四章 不敗而敗
一個野心勃勃的“東方帝國計劃”,讓法國人將手伸向了中國南方的屬國——越南。吞並越南,只是這個計劃的第一步。溯紅河而上,深入大清帝國的西南腹地,才是這個計劃的核心。越南戰場,黑旗軍屢建奇功,卻無法挽回清軍的潰敗。東南沿海,福建水師遭到全軍覆沒的厄運。可當法國人自以為大功告成時,鎮南關外、淡水岸邊,中國軍隊用兩場酣暢淋灕的勝利,擊碎了法國人的美夢。可是在另一個秘密的戰場,中國一敗涂地……
第一節 法國人又來找茬了
第二節 慈禧的“乾坤大挪移”
第三節 李鴻章的“空白支票”
第四節 遙遠的和平
第五節 東南海濱的炮聲
第六節 中一個秘密戰場
第七節 力挽狂瀾——鎮南關大捷
第八節 “不使黃龍成痛飲”
第五章 國運相賭
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將那些船堅炮利的列強統稱為“泰西”,也就是“極西之地”的意思。可如今,這個習慣該改一改了,因為東方的日本也加入到列強的行列中。日本人在朝鮮挖下一個陷阱,將中國拖入一場“以國運相賭”的戰爭。結果,中國成了這場“大賭局”的輸家,李鴻章苦心經營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軍在了這東和山東戰場節節敗退。一紙空前屈辱的《馬關條約》,使中國陷入更深的危機之中。
第一節 小日本的大胃口
第二節 甲午東亞雙雄會
第三節 平壤之戰的悲劇
第四節 中日艦隊龍虎斗
第五節 “聯合調停”的鬧劇
第六節 戰火燒過鴨綠江
第七節 蒙羞的大清使臣
第八節 窩囊的北洋艦隊
第九節 最後的兩手牌
第十節 永久的傷痕,《馬關條約》
第十一節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第六章 絕地求生
日本在中國的大快朵頤,勾起了“泰西”列強的胃口。一時間,列強在中國掀起劃分勢力範圍的狂潮,一統江山變得支離破碎。中國怎麼辦?康有為、梁啟超給出的答案是——維新變法。在光緒帝的支持下,維新派開始了對大清帝國的種種改造,可惜這一改革只進行了103天,慈禧太後一出手,維新派逃的逃、死的死,“百日維新”功敗垂成。光緒帝,這位晚清唯一值得敬重的皇帝,從此成了慈禧的“囚徒”。
第一節 位卑未敢忘憂國
第二節 “康梁”與維新思潮
第三節 亡國滅種的陰雲
第四節 刀尖上的舞蹈︰戊戌變法
第五節 夭折的“百日維新”
第六節 “門戶開放”的幕後推手
第七章 最後一搏
六十年的屈辱,六十年的忍耐,積聚集起來,成就了義和團的放手一搏。他們燒教堂、毀鐵路、殺洋人,盡情發泄著對侵略者的仇恨。八國聯軍洶涌而來,中國北方頓時一片血雨腥風。慈禧帶著她的小朝廷流亡了,又是李鴻章出來收拾爛攤子。《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清政府的徹底墮落。李鴻章在簽約後孤零零地死去,而他所效忠的大清王朝,十年後就被歷史的洪流所吞沒……
第一節 義和團旋風
第二節 慈禧太後挑戰世界
第三節 八國聯軍都來了
第四節 鐵蹄下的京城
第五節 裱糊匠與爛攤子
第六節 秋後算賬,一個也跑不了
結語 曲終人散
 



兩個庚子年,一段屈辱史。

1840年,1900年,這兩個庚子年間的六十年,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歷史。

六十年中,列強相繼發動了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等大規模的侵略戰爭,清政府一敗再敗,前一次創傷未愈,後一回屠戮旋踵。

堅船利炮的打擊和脅迫,讓這個政府一次次以靈魂為代價,以求得內體的苟安。

《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中法新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這一長列的名單,寫就了中華民族走向世界的近代歷史。

它們,用血淚寫成,用屈辱風干。

它們,擰成了一道道繩索,套在了中華民族的脖頸上,愈掙扎,便勒得愈緊。

望斷秋風無歸路,龍旗折骨嘆中國。

慨嘆中,我嘗試著走進歷史——



從歷史長河的源頭放舟而下,呈現于眼前的,是一幅多麼恢弘壯闊的畫卷!從炎黃二帝的農田牧場起行,經過漢唐盛世的獵措旌旗、成吉思汗的金戈鐵馬,再到永樂大帝的浩浩船隊、康熙大帝的征討龍旗……數千年光陰荏苒,中國卓然傲立,雄視天下。

天朝上國,絕非浪得虛名。

然而,當歷史推進到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突然間來了一個大轉彎。

這一年,鴉片戰爭爆發了。

小小的鴉片,在中華大地掀起了狂渡巨瀾,其破壞力不亞于當年的十字軍東征。中國“克己復禮”的儒家制度,曾被歐洲的啟蒙思想家們奉為文明社會的典範,伏爾泰就曾斷言︰基督教世界在這一古老社會面前顯得黯然失色。然而,面對鴉片的入侵,中國人在精神層面上的抵抗卻是那麼無力。點點鬼火、縷縷青煙,就讓“天朝上國”原形畢露。

林則徐主持的禁煙運動,一度點燃了民族復興的希望之火。然而,世界大勢已是西強東弱。鴉片的泛濫暴露了這個龐大帝國的虛弱本質,于是強大的英國攜堅船利炮而來,中國的萬里海疆烽煙四起……潘多拉的魔盒打開了,被中國人視為洪水猛獸的東西方列強,一下子蜂擁而入。

痛定思痛,我們應該看到,中國傳統的封建制度,自漢唐盛世以後,越來越趨向于保守,到乾隆年聞的閉關鎖國,這種保守性達到極致。乾隆帝在致英王的一封信中就毫不客氣地指出︰“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爽貨物以通有無……”

中國武的傲慢,源于數千年積累起來的極度自信。作為康乾盛世的締造者之一,乾隆帝不是一個見識淺薄的皇帝,但傲慢擋住了他向外求索的眼楮。西方的發展日新月異之際,中國還沉醉在“天朝上國”的迷夢中,對自身面臨的巨大危機渾然不覺,直到遭遇一連串痛擊,才緩緩醒來……

六十年的光陰,置于歷史長河之中,不過是彈指一揮間,然而山河之破碎、劫難之深重,卻是亙古未見。

這是一個民族的悲劇,又是一個民族鳳凰涅�,浴火重生必須付出的代價!



探尋一個國家陷入災難的真相,我們的目光,首先自然要聚焦于它的政府。

一提到晚清政府,很多人的牙縫里會狠狠蹦出一個詞兒來,那就是——喪權辱國。但是,作為一個已存在了近二百年,並創造了封建社會第三個盛世——“康乾盛世”的清政府,它是怎麼墮落成一個傀儡政府的呢?如果不從細節著眼,去探索歷史的真相,而一味地向晚清政府大吐口水,那麼這六十年的歷史,豈不成了一部糟糕的黑白片?

我們必須摘下“有色眼鏡”,換上一副“顯微鏡”,來尋找這段歷史留下的蛛絲馬跡,才能看到一個真實的晚清政府。

這是一個充滿了矛盾的政府,高傲而又懦弱的雙重性格,使這個政府像牆頭草一樣,總是在和、戰之間搖擺不定。它有自強的願望,也曾付諸積極的行動,但傳統的巨大慣性使它積重難返。它努力維持天朗上國最低限度的尊嚴,卻一步步地從底縵上後退。最終,慈禧太後用一句“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宣告了這個政府的徹底墮落。

然而,沒有任何政府會甘心成為傀儡,特別是從榮耀中一路走來的晚清政府,墮落于它無疑是一個痛苦的歷程。從始至終,它就在不斷掙扎,但是卻無法阻止自身的墮落。其中的因果緣由,遠比我們想象的更為復雜。

比如,晚清政府在鴉片戰爭中的表現,歷來遭到後人的口誅筆伐。當時英軍雖然船堅炮利,但最多時也不過兩萬人,且遠道而來,面臨諸多困難。而清軍有80萬人,又是本土作戰,以逸待勞,為何竟一敗涂地?如果不了解戰爭進程的細節,那麼很自然地會將責任完全歸咎于清政府,歸咎干道光帝奉行的投降政策。但歷史的真相卻是︰清軍所謂的“優勢”均屬于虛鳥有,而遭光帝呢,他恰恰是這場戰爭中最堅決的主剿派。

在此後一系列軍事和外交斗爭中,也無不有著異常曲折的過程,遠非“喪杈辱國”四字可以概括。可以說,這六十年的歷史,不僅僅是一段任人魚肉的“妥協史”,同樣也是一段驚心動魄的“抗爭史”。即使在每一次以潰敗為結局的戰爭中,都有鐵骨錚錚的將士,為守衛國土而英勇抗敵,直至以身殉國。在每一次簽訂和約的過程中,所謂的“賣國賦”們也並不是一坐下開談,馬上就割地、賠款,向外國人大獻殷勤,他們也想為中國多爭回一些權益,卻因為“弱國無外交”的鐵律,或因為頑固的天朝觀念,或因為談判水平的低下,而做出了我們今天看來十足的蠢事,這在耆英、李鴻章身上都有突出的表現。

將晚清政府置于中國歷史的大背景中來考量,它的墮落,似乎又是一種難逃曲宿命。

作為兩千年封建時代最後的回光返照,這個政府的一切都還停留在古代世界,而它面對的則是一個個近代世界的敵人。這個本已日薄西山的政府,很難應對這一“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李鴻章語)。在軍事和外交等領域,晚清政府罕有出色的表現,卻“奉獻”了大量令人啼笑皆非的荒唐表演。它的自強,它的維新,也顯得不倫不類,且都草草收場。

沖決歷史的宿命,謀國者非有大勇氣、大智慧、大眼光不可,如俄國之彼得大帝、日本之明治天皇。

且以我們的近鄰日本為參照物。當年美國只是出動了幾艘軍艦,在日本門口耀武揚戚了一番,德川幕府沒有做出任何抵抗,很快就打開了國門。隨後幕府的統治被推翻,明治維新開始。日本背棄了中國這個老師,轉而將求索的眼光投向歐美,向列強學習富國強兵之道。當慈禧太後拿海軍軍費挪用修頤和園之時,明治天皇正從宮廷開支中擠出錢束發展海軍。謀國者差距如此之大,甲午之戰中國又安能不敗?

可惜的是,曉清唯一一位具有這種潛質的光緒皇帝,還被慈禧太後死死壓制,壯志未酬,令人為之扼腕。



任何一段歷史,歸根到底,都是由具體的人物創造的。

讀史即是讀人。這六十年中出現的歷史人物,一直以來,就像戲台上紅臉的關公、白臉的曹操一樣,讓人一目了然。干是乎,一個個有血有肉的歷史人物,都只剩下了一副空洞的臉譜。如此漠視人性的“讀人”之法,未免流于膚淺和粗糙。

讀人印是讀心。歷史人物和我們一樣,都是有血有內有情有欲的人。他們在面臨重大抉擇時會猶豫,在面臨生死考驗時會恐懼,在屢經挫折時會頹喪.在刀斧加身時會流血、會疼、會喊……每一個歷史人物,鄱遠比史書上的文字所能呈現的更加復雜。

對勇于抗爭的英雄,我們應該奉獻我們的敬意。而對于無奈的妥協者,未必就該大肆貶摜,因為妥協不等于變節,也不等于投降,更不等于賣國。

是妥協,還是變節、投降、賣國,關鍵不在于一個人是否彎腰,而在于被迫彎腰以後,他會怎麼做。只有為了苟安而妥協,為了私利而妥協.或為了妥協而妥協的人,才是真正應該貶摜的。越王勾踐妥協過,秦始皇妥協過,唐太宗妥協過,漢武常妥協過,成吉思汗妥協過,努爾哈赤也妥協過。妥協之後,他們努力讓自己麥得強大,讓敵人反過來在自己面前彎下腰來。

如果所有的妥協者都被釘上“歷史的恥辱柱”,那歷史沒準就只剩下一根光禿禿的恥辱柱了。

魯迅先生曾說過:“中國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韌性的反抗,少有敢單身鏖戰的武人,少有敢撫哭叛徒的吊客……”

即使在這六十年不堪回首的歷史中,我仍然可以肯定地說,一定出現過‘失敗的英雄”,也曾有過“韌性的反抗”……只不過,我們只能看到針鋒相對、寧折不屈的斗爭,卻看不到“韌性的反抗”;我們只相信成王敗寇,卻有意或無意地將“英雄”的桂冠從每一個失敗者的頭上摘掉了。

比如李鴻章,他辦洋務、建軍隊、搞外交,操勞了一生,一直以來卻臭名遠揚。原因無外乎三點:一是他在對外戰爭中采取消極抵抗的政策;二是他對內殘酷鎮壓民眾的斗爭;三是他代表清政府簽訂了一個個不平等條約。李鴻章對外軟弱、對內強硬的政策當然大有問題,但若就此將這位晚清重臣扣上“賣國賊”的帽子,也未免過于武斷。我們既然承認‘弱國無外交’,對一力承擔外交事務的李鴻章,又怎能一味地大加苛責?實際上,就是最受國人詬病的《馬關條約》,李鴻章在談判桌上也已竭盡全力,臉上甚至還留下了日本刺客造成的槍傷。只不過道高一尺、魔高一文,他無法戰勝更精干外交的伊藤博文等人,無法為他那災難深重的祖國爭得更多的權益。

我們不妨假設,在中日戰場一敗涂地之際,承擔談判求和重任的不是李鴻章,而是神話一般的林則徐,那麼林則徐會怎麼做?他會比李鴻章爭得更多的權益?……這樣的假設,沒有絲毫苛求或貶低林則徐的意思,只是讓我們在面對李鴻章這樣復雜的人物時多一些尊重,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寬容。

如果因歷史的局限,一個人犯錯誤的可能性比不犯錯誤的可能性更大,那麼魂們在評價這一人物的時候,是不是應該摘掉“有色眼鏡”,變得更公正一些呢?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從好人和壞人、愛國者和賣國賊、能干和懦夫、智者和愚者等非此即彼的獨斷論中擺脫出來,還歷史本身以豐富的色彩,讓我們在重新審視歷史人物在重大歷史關頭的言行心理時,多幾分歷史的同情,從而更深刻地認識歷史,理解歷史,走進歷史……



歷史,是黃沙下的一截城牆,是墳塋上的一株小草,是書頁間的一滴黑墨。

歷史,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是一樁樁撲期迷離的事件。

歷史,是一段永逝不歸又令人深情回眸的光陰,是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一個民族欲忘難忘的永恆記憶……

我從記憶中走來,又向記憶中走去,跨過歷史層堆的文字,拭去時問憂戚的魅影,走進一段輪回,一個甲子,歷數1840年以來的民族哀榮,呈現晚清六十年的風雲激變、里移斗轉,懷著謙卑和敬意,去勾起一個民族欲說還休的沉痛,探尋祖輩們為了這片生養他們,也生養我們的土地而作出的赤誠的奉獻……

歸來,從歷史中,我想我會帶著淚的。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