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的恐懼

無邊的恐懼
定價:144
NT $ 125
  • 作者:(美)段義孚
  • 譯者:徐文寧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0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1181175
  • ISBN13:9787301181171
  • 裝訂:平裝 / 212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無邊的恐懼》以“恐懼的景觀”為主題,探討了人們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不同的恐懼景觀之間的聯系與不同,從人的感覺、心理、社會文化、倫理和道德的角度來解讀人的心理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是作者所開創的人文主義地理學方面的一本代表作。
 

目錄

《無邊的恐懼》
第一章 序言
第二章 正在成長中的孩子的恐懼
第三章 未成形的孩子
第四章 沒有恐懼的社會
第五章 對自然的恐懼︰偉大的獵手與拓荒的農民
第六章 自然災害與饑荒
第七章 中世紀的恐懼
第八章 對疾病的恐懼
第九章 人性的恐懼--女巫
第十章 人性的恐懼--鬼
第十一章 鄉村的暴力與恐懼
第十二章 城市里的恐懼
第十三章 當眾羞辱和行刑
第十四章 流放和監禁
第十五章 開放的圓圈
第十六章 恐懼的過去和現在
注釋
 

恐懼的景觀?我們若是停下來認真思索一下什麼是恐懼的景觀,無疑我們的腦海中或心底會浮現出一大堆與恐懼有關的意象/景象︰在我們小的時候,我們會怕黑,怕被父母拋棄/遺棄;當我們前往一個陌生的地方或是陌生的社交場所時,我們會滿懷憂慮;我們害怕看見死尸,害怕黑暗中那些具有超自然能力的妖魔鬼怪;恐懼得病,恐懼爆發戰爭,恐懼遭遇天災;看到醫院與監獄,內心會戰栗不安;獨自走在空無人跡的街道上或是住處附近的街上,擔憂遇上行凶打劫;擔心整個世界的秩序會突然崩亂潰散。

恐懼是由一個個獨立的個體感覺到的,在這一意義上可以說恐懼的感覺是主觀的;不過,有些恐懼顯然來自對個體具有威脅性的外在環境,其他恐懼則不是這樣。某些種類的恐懼只會在兒童中發生,其他一些種類的恐懼則僅在青春期和成熟期出現。一些恐懼成為生活在充滿壓力的環境中的“原始”人的煩惱,他們對自然沒有多少控制/影響力;其他恐懼則出現在復雜的工業技術社會,盡管生活在這樣社會中的人們對自然有著巨大的控制/影響力。

在所有關于人類個體與人類社會的研究中,恐懼都是一個主題,不論它是隱藏在有關勇氣與成功的故事中,還是直接清晰地體現在有關恐懼癥與人類沖突的著作中。但據我們所知,卻沒有一個人嘗試過將“恐懼的景觀”視作一個就其本身而言值得進行系統探究的主題——基于這一原因,它有可能給人們抱有永恆興趣的那些問題,像成為人意味著什麼?活在這個世界上意味著什麼?投射出一道解惑的光芒。在這本書中,我們將會嘗試進行這一探索,尤其是會追尋多種多樣的恐懼景觀相互之間的聯系與影響。

當然,對人類來說,恐懼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或者說恐懼並不是人類獨有的。所有的高等動物都明白,恐懼是一種情緒,它可以警示馬上就會有危險降臨,並且對生存來說可謂是必不可少。恐懼出現時,我們往往會盡力將這一情緒壓藏心底,之所以這樣可能是因為我們需要始終將“自然”視作一片純真之地,當我們對人感到不滿時,可以退回這片天地。對我們來說,漫山遍野的花朵與遍布海灘的卵石,是寧靜安謐的意象/景象。一些動物,像一只給自己的孩子喂奶的母貓,或是一頭正在草地上吃草的牛,是代表和諧寧靜的圖像。不過,在人類以外的世界中,所謂的“平靜”帶有很大的虛妄性。動物可能會在自己家中,在它自己所處地盤的中心區域感到安全;但是,考慮到其自身具有的遠距離感覺(嗅覺、听覺、視覺)能力,這一能力可以意識到更大的空間,這些空間既可以為其提供誘惑,也可以為其提供威脅。極少有什麼樣的恐懼景象會像一只剛剛從自己窩中溜出、探頭探腦地看著眼前廣闊地域的兔子那樣生動形象;它的耳朵緊緊地支稜著,它的身體帶著對危險可疑的感覺顫抖不已。稍有風吹草動,它就會掉頭逃命。

不同物種的恐懼強度與頻率有很大不同。與神經系統極為緊張敏感的兔子相比,在非洲廣闊的稀樹草原上巡視自己地盤的獅子,看上去好像沒有一點害怕的意思。當然,比起捕食動物,被捕食動物有更多理由保持高度緊張與警覺。食草動物有許多比它們自身強大的天敵,為了讓自己存活下去,它們必須盡可能快地逃離自己的天敵。經過無數年的進化演變,食草動物擁有側眼,這是它們具有的一種優勢,可以讓它們注意到前後左右四面八方的情況。缺少防御能力和特別警惕的兔子,實際上可能在其頭後與頭前擁有雙眼視差,就像俗語所說的︰“ 沒有誰能靠近兔子不被其察覺。”獅子則與其他捕食動物一樣有前眼。它們的正事就是發現獵物後去追捕和獵殺,它們極少有什麼理由去害怕敵人從後面向它們發動襲擊。但不管怎麼說,在所有的動物中,警惕性必然會定期或隔上一段時間有所放松,誰也不可能一根弦繃到老,那樣非繃斷不可。誰會睡得比較安穩/踏實?我們可能會說了︰“不做虧心事的人,或是良心清白問心無愧的人。”但是更具普適性的回答則是︰“誰不會感到害怕,誰就會睡得安穩/踏實。”因而,像貓這樣的捕食性動物就會睡得非常好;與其相對,那些遭到眾物捕食的物種,像老鼠,則會睡得較差。另外,住處比較安全也很重要。蝙蝠在其棲身的洞穴里就會比在露天地里睡得好得多。

在對恐懼的感覺中,同一物種內的個體之間有時可能會有相當大的差異。在人類這一具有相當多不同形態的物種中,一些人天生就很膽小,什麼都怕;反之,也有一些人一生下來就天不怕地不怕,一輩子都不知道什麼是害怕。我們能在家養寵物身上辨識出不同的氣質,但卻不大確定野生物種內部的成員相互間有何不同,部分原因是我們缺少相關的觀察數據。不過,多態性程度 (degree of polymorphism,又譯多型性程度)也可作為一個粗略的參照指標。實際上,在一些物種中,像牛或海鷗,個體相互間的體型極為相像,由此我們可以推論得出,這些動物的情緒反應可能具有相當多的一致性。

我們在評估一種動物物種已知恐懼的種類與程度時,也要記住下面這一點︰在動物的生命歷程中,這一情緒同樣可能會發生改變。特定的焦慮與警覺是習得的。盡管許多鳥兒單憑本能就能識別它們的天敵並盡可能地避開它們,但是幼小的寒鴉則必須得到它們長者的教導,教給它們應該恐懼或避開什麼。幼狼或狼崽在它們充滿活力但又略顯笨拙的游戲中看上去完全是一種什麼都不怕的樣子,但實際上,在它們逐漸從小到大進入成熟期的過程中,它們必須學會成熟雄狼身上所有的那種警覺。具體到人身上來說,毫元疑問,在其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階段,也會有不同的恐懼出現或消失。我們往往趨向于在遇到恐懼時,通過將那些讓人不快的記憶埋藏在心底來簡化這一情景。成年人在慢慢走過中年那段例行的慣常時間時,可能極少還會記起其年輕時的那些焦慮,至于其在嬰幼兒時期所感受到的對夜晚的恐怖,更是絕少會被記起。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