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時間意識的文學建構與嬗變

魯迅時間意識的文學建構與嬗變
定價:168
NT $ 146
  • 作者:吳翔宇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1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0492367
  • ISBN13:9787500492368
  • 裝訂:343頁 / 21 x 14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作者吳翔宇博士論文的基礎上改編而成的,書中包括了批判靜態時間的進化意識、進化觀念燭照下的現代時間訴求、關注主體存在的中間意識、實踐古今融通的歷史意識、反抗循環時間的絕望選擇等內容。

本書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吳翔宇 1980年出生干湖南平江,2009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文學院,獲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學位。現為浙江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教師。
 

目錄

緒論
一 研究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二 傳統歷史觀的崩潰與現代時間觀的開啟
三 時間想象與魯迅的文學創作
第一章 批判靜態時間的進化意識
第一節 停滯或中斷的時間圖景
一 主體意識的「非成長性」
二 對話時段的「未完成性」
三 記憶認知的「無自覺性」
第二節 時間命題的建構與文化意義的拓域
一 對「以幼為本」的時間倫理性反思
二 對「革命」的時間現代性發微
三 對「死亡」的時間本體性體悟
第三節 時間場的衍射與進化觀照
一 「過去」、「將來」當前化的時間場態
二 進化觀念燭照下的現代時間訴求
第二章 關注主體存在的中間意識
第一節 意義失據的時間境域
一 時間「經驗性」的生成模式
二 時間「斷裂性」的瞬時狀態
第二節 存在的去蔽與時間可能性的開啟
一 時間運動的動力機制
二 領悟時間存在的聆聽與解釋
三 張力結構中的時間路向
第三節 面對虛無的時間拯救
一 「終極」的否定與「辯證性」時間的建構
二 反抗循環時間的絕望選擇
第三章 實踐古今融通的歷史意識
第一節 古今雜糅的時間形式
一 古今視界的「融合性」
二 文本時空的「互文性」
三 時間敘述的「知覺性」
第二節 歷史距離的消退與時間話語的出場
一 破除歷史起源神話的時間策略
二 日常敘事拆解宏大敘事的時間塑形
第三節 歷史過程的推導與多向度的時間思維
一 「通變」觀念與文化轉型題旨
二 「分延運動」與「中間物」意識的焦慮
第四章 魯迅時間想象的「變」與「常」
第一節 時間意識之「變」
一 「中間物」意識的嬗變
二 「進化論」思想的嬗變
第二節 時間意識之「常」
一 「執着現在」的時間思想意蘊
二 「時間空間化」的文學想象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魯迅研究,在很長一個時期里是一門顯學。這不僅因為它研究的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為重要的一個作家,而且還因為它在相當長一個時期里實際上承擔了意識形態整合的功能。

五四時期,大多數讀者是從反封建的意義上來理解魯迅作品的。吳虞在讀了《狂人日記》后,就做了一篇《吃人與禮教》表示聲援:「孔二先生的禮教講到極點,就非殺人吃人不成功,真是慘酷極了……到了如今,我們應該覺悟:我們不是為君主而生的!不是為聖賢而生的!也不是為綱常禮教而生的!甚麼『文節公』呀,『忠烈公』呀,都是那些吃人的人設的圈套,來誆騙我們的!我們如今,應該明白了!吃人的就是講禮教的!講禮教的就是吃人的呀!」此后相當一段時期,對魯迅作品的理解基本上沿着這一方向展開。

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之交,左翼批評家為了突出「革命文學」的時代意義,強調文學的無產階級戰斗性,對五四文學發起了批判,認為五四文學已經落后於時代了。這自然包括對魯迅的批判:「魯迅這位老生——若許我用文學的表現——是常從幽暗的酒家的樓頭,醉眼陶然地眺望窗外的人生。世人稱許他的好處,只是圓熟的手法一點,然而,他不常追懷過去的昔日,追悼沒落的封建情緒,結局他反映的只是社會變革期中的落伍者的悲哀,無聊賴地跟他弟弟說幾句人道主義的美麗的說話。」①左翼開展批判的目的,是與五四文學划清界限,好為無產階級革命文學開辟道路。但是歷史證明,這樣的批判犯了教條主義和宗派主義的錯誤。而當這些左翼批評家后來受命與魯迅建立聯合陣線,他們面I臨的首要任務就是為與魯迅攜手找出一個適當的理由。他們的理由是魯迅的思想發生了飛躍——因為魯迅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影響,思想進步了,左翼才有了與魯迅合作的基礎。這表面看來是對魯迅的肯定,實際上意味着對魯迅早期的小說仍然采取了保留的態度。而這種保留,為雙方此后的合作埋下了沖突的伏筆。

真正從理論上彌合了左翼文學與魯迅雙方思想裂隙的,是毛澤東。毛澤東不是片面地站在左翼批評家的立場上,而是以更為闊大的視野,把魯迅與左翼文學一起納入新民主主義的范疇,使兩者獲得了同一性。於是,五四時期的魯迅與左翼文學之間的差異,就成了新文學在發展過程中的階段性差異,從而消解了五四時期的魯迅與左翼文學之間的結構性矛盾。魯迅按照這一方向繼續前進,成了左翼文學的一面精神旗幟,他的方向也就成了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從此以后,魯迅作品的意義就開始從它與無產階級革命的關系方面得到解釋。比如強調它提出了關於中國革命的重大理論問題,包括革命的領導權問題,革命與群眾關系的問題,革命的動力問題,辛亥革命失敗教訓問題等。這些問題在中國革命的實踐中還須經過相當長時期的探索才逐步得到解決,而魯迅在他的前期小說中就提了出來,並給出了精彩的回答,他能不偉大嗎?不過,從中國革命的角度研究魯迅,顯然放大了魯迅作品的革命意義,而其啟蒙的意義,比如對國民性的批判,五四式的人道主義情懷,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忽視。問題還在於,當這種研究模式所要服務的政治本身走人歧途時,整個研究就會陷入實用主義的泥潭,甚至會成為政治斗爭的附庸,其學術意義也就盪然無存了。

20世紀80年代初,適應思想解放運動的需要,魯迅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王富仁的《吶喊》和《彷徨》研究,打破了從政治革命的角度來研究魯迅的思維定式,轉而從思想革命的角度審視魯迅,認為魯迅前期小說是中國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鏡子。這一成果破除了迷信,激活了人們的思想,成為當時思想解放運動的一個重要部分,其意義遠遠超出了魯迅研究的領域。

可以這樣說:魯迅研究領域集中了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界最為出色的一批學者;魯迅研究領域中的每一次重要突破,都是與中國現代史的重大轉折密切聯系在一起的,都是不同政治力量較量或者思想解放運動的直接結果,因此它幾乎可以作為中國現代史上重大變革的預告來看的。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