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的啟示︰科學家失誤談

珍貴的啟示︰科學家失誤談
定價:89
NT $ 77
  • 作者:李亞東
  • 出版社: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35353746
  • ISBN13:9787535353740
  • 裝訂:平裝 / 293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少兒科普名人名著書系叢書這是我國迄今最權威規模最大的一套少兒科普經典書系,也是我國第一套少兒科普經典文庫。本書是“少兒科普名人名著書系”之一,全書以科普形式,共收入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醫學、天文、冶金等方面的100例科學家的科研失敗或失誤的情況,探究了其失誤的原因和後果,啟示後來者避免舊誤重演。
 

目錄

總序
第一章 世界觀錯誤造成的失誤
導言
畢達哥拉斯的悲劇
柏拉圖的失誤
托勒密的地心說
蓋倫的看不見小孔
笛卡兒的上帝
牛頓的墮落
林耐的物種不變說
康德的教訓
居維葉的“災變說”
克魯克斯的悲劇
第二章 思想僵化造成的失誤
導言
亞里士多德的反對
道爾頓的原子不可分
貝采利烏斯的嘲笑
賴爾的失誤
威廉‧湯姆遜的滿足
門捷列夫的黑點
洛倫茲的哀嘆
普朗克的苦惱
盧瑟福的預言
愛因斯坦的否定
第三章 時代局限造成的失誤
導言
德謨克利特的原子不可分
吉爾伯特與磁學
哥白尼的尾巴
牛頓的光微粒說
惠更斯的光波動說
牛頓的絕對時空觀
哈雷與地球年齡
法拉第的失誤
達爾文的美中不足
愛因斯坦的統一場論
第四章 出發點錯誤造成的失誤
導言
哈維的失誤
布拉克與“熱質說”
斯巴蘭讓尼的自相矛盾
卡文迪許錯失發現權
舍勒兩次丟珍寶
普利斯特列兩次失良機
須外卡爾特的失誤
卡諾的遺憾
杜馬的“類型論”
麥克斯韋的“以太”介質
第五章 知識片面造成的失誤
導言
第谷的悲哀
列文虎克的快樂
胡克的遺憾
羅蒙諾索夫沒能推翻燃素說
伏打丟掉電來源發現
伽伐尼的失誤
法布爾大吃一驚
法拉第丟掉電磁場理論
愛迪生與“愛迪生效應”
弗蘭克林的苦惱
第六章 粗枝大葉造成的失誤
導言
歐幾里得的疏忽
阿基米德的大話
拉格朗日丟確證
貝采利烏斯丟掉釕元素發現
李比希丟掉溴元素
克魯克斯退貨
赫茲的大鏡子
博特的惋惜
約里奧‧居里夫婦的後悔
費米的誤解
第七章 未深入研究造成的失誤
導言
伽利略放跑經典力學體系
開普勒丟掉萬有引力定律
胡克放跑“牛頓環”
拉瓦錫的兩次失敗
布朗與布朗運動
李比希未識氮作用
孟德爾放跑遺傳基因發現
紐蘭茲的《八音律表》
馬赫放跑相對論
弗萊明與青霉素
第八章 方法錯誤造成的失誤
導言
亞里士多德的失誤
伽利略未測出光速
波義耳的火微粒
道爾頓測錯原子量
牛頓丟掉消色差透鏡發現
安培的憾事
奧斯特的失誤
貝采利烏斯測錯原子量
蓋呂薩克丟掉氯元素發現
科拉頓的遺憾
第九章 缺乏勇氣造成的失誤
導言
阿佛伽德羅與分子說
高斯的話柄
菲奇的悔事
維勒的退縮
施旺丟掉發酵微生物引起說
發瘋的邁爾
玻耳茲曼的遺憾
威爾士的失敗
米歇爾與“核素”
埃弗利的謹慎
第十章 不該發生而發生了的失誤
導言
斯坦諾的墜落
牛頓科學探索的中止
拉瓦錫之死
沃拉斯頓不承認事實
戴維的嫉妒
焦耳爭名
諾貝爾遺留的話題
帕金的沉醉
斯塔克的失足
蘭道的失誤
 

1860年,英國皇家學院發布了一個罕見的通告︰聖誕節,大名鼎鼎的法拉第院士將舉辦化學講座。听課的對象不是科學家,也不是大學生,卻是少年兒童!

那天,皇家學院的大講堂里坐滿唧唧喳喳的小听眾,頓時使這個一向肅穆、沉寂的最高學府活躍了起來。然而,當一位頭發花白、身材瘦長的科學家出現在講台上時,整個大廳頓時鴉雀無聲。

老教授這次沒有宣讀高深的科學論文,而是津津有味地講著蠟燭為什麼會燃燒,燃燒以後又跑到哪兒去了。他一邊講著,一邊做著實驗……孩子們雙手托著下巴,緊盯著講台,深深地被這位老人風趣的講解所吸引。

很多人對法拉第的舉動感到惘然不解,法拉第卻深刻地回答︰“科學應為大家所了解,至少我們應該努力使它、為大家所了解,而且要從孩子開始。”

法拉第對此有著切身的體會,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苦難的童年︰一個貧苦鐵匠的兒子,連小學都沒念!他12歲去賣報,13歲當訂書徒工。他從自己所賣的報、所印的書中,刻苦自學,以至讀完《大英百科全書》。法拉第對化學書籍特別有興趣,就省吃儉用,積蓄一點錢購置化學藥品和儀器,做各種實驗。就這樣,他22、歲時被當時英國大科學家戴維看中,當上了戴維的實驗助手,從此成為攻克科學堡壘的勇士。法拉第以他自己的親身經歷說明,學習科學確實應該“從孩子開始”。

童年常常是一生中決定去向的時期。人們常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苗壯方能根深,根深才能葉茂。只有從小愛科學,方能長大攀高峰。

小時候看過一本有趣的科學書籍,往往會使少年兒童從此愛上科學。少年兒童科普讀物,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這門科學的“招生廣告”。它啟示後來者前赴後繼,不停頓地向科學城堡發動進攻,把勝利的旗幟插上去。

法拉第曾說,他小時候由于讀了瑪爾賽寫的科普讀物《談談、化學》,開始對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法拉第給孩子們講課,後來把講稿寫成一本書,叫做《蠟燭的二故事》。蘇聯著名科普作家伊林在小時候,曾反復閱讀了《蠟燭的故事》。伊林在回憶自己怎樣走上科普創作道路時說︰“我寫的書就是從那些書來的。”愛因斯坦曾回憶說,十一歲那年,他讀了《自然科學通俗讀本》、《幾何學小書》,使他愛上科學。

著名的俄羅斯科學家齊奧科夫斯基把畢生精力獻給了宇宙航行事業,那是因為他小時候讀了法國科普作家儒勒‧凡爾納的科學幻想小說《從地球到月球》,產生了變幻想為現實的強烈欲望,從此開始研究飛出地球的種種方案。

我國著名植物分類學家吳征鎰院士說,小時候看了清代的《植物名實圖考》,使他迷上了植物學。

俗話說︰“發不發,看娃娃。”一個國家科學技術將來是否興旺發達,要看“娃娃們”是否從小熱愛科學。“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祖國的興旺發達,靠我們這一代,更靠娃娃們這一代!1935年,高爾基在寫給伊爾庫茨克高爾基第十五中學學生的一封信中,曾深刻地指出“娃娃們”學科學的重要性︰“孩子們,應該熱愛科學,因為人類沒有什麼力量,是比科學更強大、更所向無敵的了。……你們的父親從世界掠奪者手里取得了政權後,在你們面前開闢了一條寬廣的道路,使你們能達到科學所能達到的高度,而繼續父親一輩的具有世界意義的事業的責任,也就落在你們肩上。”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