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與死亡︰中國生死智慧

生命與死亡︰中國生死智慧
定價:156
NT $ 136
  • 作者:鄭曉江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0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1184247
  • ISBN13:9787301184240
  • 裝訂:平裝 / 179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探討人類的生死問題,將立足于中華民族生死哲學之血脈的基礎上,從分析生命與死亡之本真出發,順次探討生命本真、生死觀念、生死態度、生命困頓和生命教育等問題,試圖從合理性的角度提出一些看法,讓人們在較為輕松的閱讀中從容地思考生與死這樣嚴肅的問題,獲得某種生死智慧的啟迪,以最大的包容度和開放性,做出自己的判斷和選擇,以因應我們每個人終究會遭遇的生死大事,獲得生之幸福與逝之安樂。


鄭曉江 專門從事中國哲學與文化的研究,尤擅生死哲學與生命教育的研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專家,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江西省教學名師。現任江西師範大學道德與人生研究所所長、哲學系教授,武漢大學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中國哲學史學會理事,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已出版專著︰《中國人生精神》、《中國死亡智慧》、《生死智慧》、《善死與善終》、《超越死亡》、《生命終點的學問》、《生死學》、《中國生命學》等著作,另在《哲學研究》、《文史哲》、《中國社會科?文摘》等雜志發表論文數十篇。
 

目錄

自序 “死生亦大矣”
第一章 生命本真
一、生?的形成
二、生命的發展
三、生命的本質
四、生命的超越
五、生命的殘缺
六、生命的價值
七、生命的歸宿
第二章 生死觀念
一、生死之痛
二、生死教育
三、生死智慧
四、生命價值
第三章 生死態度
一、生死“認命”
二、“安之若命”
三、“樂天知命”
四、“原無生死”
五、生死教益
第四章 生命困頓
一、“弒師案”
二、知識能否改變命運
三、醫患關系緊張的生死哲學透視
四、中國祭祀禮儀中的宗教精神
五、關于“校園屠夫”頻現的思考
第五章 生命教育
一、生命教育興起的深層原因
二、生命教育的基本性質
三、生命教育的基本內容
後 記
 

自有生命之物產生以來,便有了生死的現象;唯人類出現之後,才有所謂生死問題。死亡是有生之物生命中止的現象,而生死問題則是人類對死亡這種現象的性質與狀態的看法、評判和觀念。如果這些對生死問題的看法不是一般的知識性的分析,邏輯上的把握,而是在全面了解的基礎上,達到了一種高妙之境,且能夠穿透生死問題,使我們能夠更好地安排“生”、更坦然地面對“死”,則就構成了所謂的“生死智慧”。

在進入本書正文敘述之前,我將從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提出的“生死困頓”人手,分析王陽明、羅近溪之生死智慧在解答這一生死困頓中的作用,並延及現代中國人應該如何汲取其精華,解決自身“死生亦大矣”的感慨。

一、“未知生,焉知死”

長期以來,人們皆有一沿襲的觀念︰中國人重“生”的種種事務,而對“死”則諱莫如深,不太深究。如果追問這一看法出自何處?人們常會提及《論語‧先進篇》中的一段話︰“季路問事鬼神。”“子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日︰‘未知生,焉知死?”’�這似乎是說︰如果人生之事尚未處理好,就不必考慮“鬼”之事;人們尚未知生,何能知死?若欲知死後的狀況,應當先知生前的狀況。“鬼”者,歸也,歸于死後之域也。因此,孔子這些話的引申義是︰人只應該專注于生前之事,對死後之事不必去深思;人們知“生”即可,何必又何能知“死”呢?由于孔子之言對中國文化及民族心理影響巨大,于是,人們便得出了中國人忌諱談死,只言生只顧生,把死亡的問題推至遙遠的不可知的領域而擱置起來。

筆者曾經也基本上認可這種看法,但這些年來通過較為深入地對中國傳統文化與思想,尤其是對中國古代生死哲學的研討,我發現這是一種似是而非之論。

我們先從傳統文化與思想的角度來看。最近筆者從當當網購得一堆新書,最引起我關注及首先閱讀的是鮑延毅先生以一人之力編撰的辭典《死雅》。�這是一本漢語“死亡”的同義、近義詞語專門辭典,收錄了古今漢語典籍及近代以來中文報干0中有關“死亡”的文言、白話、雅言、俚語、普通話與方言等的同義詞和近義詞語10494條。作者鮑先生耗時二十六年才推出了這部一百萬零六干字的巨著,完成了我國首部漢語“死亡”詞語專科辭書和首部“獨詞語”(“死亡”)辭典,真可謂是功在干秋。這部辭典不僅學術價值高,也對人們充分把握有關“死亡”方面的語言文化財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稍稍翻閱這部辭書,我們就能發現,一個令人驚恐的“死”字,竟然能在中國的歷史上派生出一萬多條的詞語,且無比的豐富。其實這並不奇怪,中華民族向來被西方入認為是一個“最為養生送死操心的民族”。“死亡”作為一個實存的事件,雖然呈現出形貌的大體一致,但在中國人心理與精神層面上卻折射出無窮的變化,積澱成了深厚的生死文化的傳統,表現在語言上則有著幾乎數不清的表達方式。

比如同樣是“死”,因為去世者的地位不同則有著不一樣的稱呼。《死雅》第1003頁載︰“凡喪,三品以上稱薨,五品以上稱卒,自六品達于庶人則稱死。”不僅如此,僅一個“薨”字,又派生出了“薨天”(指皇帝子女少年死亡);“薨歿”(指王侯之死);“薨逝”(指王侯、後妃或大員死亡);還有“薨奄”、“薨殂”、“薨徂”、“薨背”、“薨隕”、“薨殞”、“薨落”、“薨謝”等等說法�。王力先生指出︰“因為死是人們所最忌諱的,所以常常給它們找別名。”�也因此,以“死”的別名為最多。所以,中國人不是不談“死”,而是以各種藝術的方式、避晦氣和避諱的心態“大談”生死問題。

今人若翻閱這部大辭書,一定會為如此豐富的關于“死”的語詞而驚嘆不已;我們也可以掩卷深思一下,中華民族的先民們,為何創造出如此多的表現死亡的詞匯呢?

實際上,語言雖然是人所創造,但也是人們難以逾越的“思維家園”,現實中所遭遇的種種問題,必然表現在歷史流傳且生生不息的語言當中。這就可以回答本文開頭提出的問題︰中國歷史上,關于死亡的詞匯如此之多,如此豐富,怎麼會不思“死”、不言“死”呢?而生死問題乃人生中重大問題,孔夫子焉能不論?所以,表面呈現給我們的是民間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忌諱言“死”,但實際上則是人們大量地使用“死”的代名詞(語、言)來談有關死亡的各種問題。因此,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中國人恰恰是積澱著厚實的“死生亦大矣”、“生死事大”的精神觀念,給世人的印象是“最為養生送死操心的民族”。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