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社會學導論

法社會學導論
定價:252
NT $ 219
 

內容簡介

托馬斯‧萊賽爾的《法社會學導論(2011年第5版)》是德國法學院的經典教材,是法學專業學生的必讀著作。初版于1987年,此後不斷修訂,每一次修訂,都反映了該領域最新研究成果。本忙根據2009年德文修訂的第5版譯成。

法社會學是社會學與法學交叉的學科。本書采用了實證主義的研究方法,並結合法哲學、哲學及法學理論來研究該學科;住研究方法上,兼容社會學與法學的思維方式。這是本書的獨特視角,也因此使本書獨樹一幟,成為德國法社會學領域中最具影響力的著作。

《法社會學導論(2011年第5版)》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法社會學的性質,明確指出法社會學的雙重作用,介紹了該學科的發展狀況;第而部分介紹了法社會學的各大流派,主要包括當令最具影響的8位理論家的主要思想,並對它們進行客觀評價;第三部分閘述了法社會學研究的內容。全書觀點新穎,內容豐富,不儀開闊了我們的研究視野,也對研究立法、法律實施以及法學研究具有很好的啟迪作用。
 

目錄

序言
中文版序
第四版序
第二版序
第五版譯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 法社會學的性質
第一章 法社會學-社會學的分支
一、社會學-人類社會的學說
1.社會學的淵源和特征
2.社會學理論
二、法律作為社會學的研究對象
1.法律作為社會現實的一種現象
2.理論性法社會學和批評性法社會學
第二章 作為法學分支的法社會學
一、法社會學作為法學的學科
1.作為基礎科學的法社會學
2.法社會學和法制史
3.法社會學和法哲學
4.法社會學和比較法學
5.法社會學和法教義學
二、法律事?研究
1.產生和計劃
2.目前的狀況
三、實證法學在立法中的應用
四、實證法社會學在司法實踐中的應用
1.憲法管轄權
2.競爭法和民法通則
3.民法中的一般條款
五、法社會學概念和理論的接受
1.間接接受
2.案例
第三章 法社會學的歷史和現狀
一、19世紀遭受禁止
1.法社會學的先驅
2.法學的歷史流派
3.國家學和犯罪學
二、法社會學的首次繁榮時期(1900-1933)
1.德國
2.法國
3.美國
4.東歐
三、二戰後的發展
1.全球化
2.研究方法的完善和交叉學科的提煉
3.理論
4.德國的發展
第二部分 法社會學理論家
第三部分 法律與社會(一般法哲學)
 

本著作首次于1987年出版,當時的書名為《活著的法》(Das lebende Recht)。該書于2007年出版第4版,書名改為《法社會學概論》(Grundlagen der Rechtssoziologie)。出版本書的目的是為了說明法社會學是一門獨立的科學學科和教學課程,並且代表性地介紹了該學科的發展狀況。鑒于規範性法教義學(Jurispru-denz)、社會學上的社會理論和實證社會研究之間的區別,上述領域面臨著被人遺忘的威脅,因此本書的努力看來是十分必要的。本書堅持這一信念︰其重要意義在于明確地指出法社會學的雙重作用,即它既是社會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法學的一個分支。在研究法律現實過程中,應該將社會學和法學的思維方法聯系起來,總結這兩個科學的經驗,並將兩者的科學研究方法結合起來。同時本書還反映了這樣一種觀點,即今天人們不能只從成文法角度並且在割裂法律和社會哲學相互聯系的情況下去研究法社會學。如果法社會學關注到這一復雜的任務,它就能發掘並揭示出一個重要的科學寶藏,該寶藏不僅有益于社會學,而且有益于法學。

因為這些原因,本書的內容不僅是跨學科的,而且是跨國界的。它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論述了法社會學在目前學術界的地位。第二部分介紹了當今最具影響力的理論家的主要思想,並對它們進行了客觀的評價。對這些理論家的學說進行分析,將永遠是人們了解人類社會的本質和法律功能、獲得豐富認知的寶貴源泉。第三部分試圖對法社會學研究的若干論題和認知進行系統的闡述。然而,這三部分無論是在內容上還是結構上,我都作了創新,我挑選了在我看來杰出的思想家和最重要的論題。這樣,本書也深深地打上了我個人的印記。

我認為︰在中國目前的法學和社會學的背景下,將本書譯成中文將會獲得豐碩的成果,我對此表示由衷的歡迎。本書的翻譯和出版應該感謝我指導的中國博士,他們分別是高旭軍、白江、劉懿同、唐磊、張學哲、張雙根和趙亮。為了將這一部言語艱澀的著作譯成中文,他們都付出了極大的精力和心血。這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功翻譯此書的功勞首先應該屬于高旭軍教授博士,他全身心地投入本書的翻譯中,不僅承擔了部分章節的翻譯工作,而且還組織和協調了整個翻譯工作,此外,還對翻譯進行了校對。在此,我特別對他表示衷心的感謝。最後,我還要感謝阿登那基金會及其上海辦事處主任托馬斯‧阿佛先生。他們不僅認為本書值得翻譯,而且對翻譯給予了大力支持。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