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古文運動(繁體版)

北宋的古文運動(繁體版)
定價:270
NT $ 270
  • 作者:何寄澎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06-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32558347
  • ISBN13:9787532558346
  • 裝訂:精裝 / 368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北宋古文運動是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文學現象,關涉北宗文壇諸多大家。歷來之研究,多著眼于個別古文家的\〃點\〃研究,對整個運動的性質以及發展,乃至與當時北宋的政治、學術之關系,則研討程度不深。本書對這一運動的內蘊和過程,深入探討,董理清晰,從四個方面入手︰一、運動的時代背景。從時代特色入手,掌握運動的原始性質;二、運動的理論基礎。從理論的轉變,可以觀察到運動的性質隨之在發展過程中發生轉變。三、運動的發展歷史。北宋古文運動的興衰變化,各個運動的從事者所應得到的評價和地位,可從此明晰。四、其與唐代古文運動的比較。二者之間的不同,可進一步確定北宋古文運動的性質,印證前幾方面的結論。此外,附論兩章︰北宋古文家與佛門弟子的交涉,探討了古文運動重要的目的--排佛是否達成;古文家與理學家的交涉,則展現了古文運動發展之氣運,並牽涉到道統之爭等有關運動的曲折問題。而在依據資料上,以宋人文集、宋代史籍為據了解運動的理論、時代與社會,兼采宋人說部來考察對運動舉足輕重的個別古文家。至此,對含義深廣的古文運動的內蘊及真相,其與經學、史學、儒學、政治等的關系,庶幾可見概貌。
 

目錄

柯序
原版自序
新版自序
前言
第一章 古文運動發生的背景——儒學力求經世致用的時代
第二章 古文運動的理論基礎(上)
第三章 古文運動的理論基礎(下)
第四章 古文運動發展的歷史(上)——從開始到成功
第五章 古文運動發展的歷史(下)——成功以後的繼續演變
第六章 與唐代古文運動的比較
結論
附論
壹、北宋古文家與釋子之交涉
貳、古文家與理學家之交涉
主要參考書目
 

文學運動顯然是一種遠比文學創作復雜的現象。但是文學創作原來就是一種社會性的活動,它的促發、產生、傳播與接受,其實無法不受流行的社會成規的影響,也必須透過種種社會的機制方才得以發生作用。因此,創作雖日“創”作,其實泰半仍須是合于某種“典範”或“法式”之下的“創”作。只有少數的豪杰之士,不但超越了既有的成規,而且及身地使一己的寫作,成為取而代之的新的“法式”,因而白居于“典範”的地位,這樣就形成了所謂的“文學運動”。

每個時代的主盟文壇的人物,或大或小都在從事“文學運動”。文學史的重要工作之一,正在敘探究這些大大小小的“文學運動”;所有的分期、分體以至各種風格的討論,尋繹的其實都是這些或顯或隱的運動與其成果。但是明顯自覺的文學運動,所提示給我們的,就不只是一般文學史中所常見的作品與風格而已,同時更是運動的過程、影響的因素與發展的規律。這樣的明顯自覺的文學運動,在中國文學史中屢見不鮮,但是就以影響之深遠長久而論,除了近代的“文學革命”外,當數唐宋的古文運動最為重要。

古文運動與白話文學運動所以重要,所以影響廣大,因為它們都不僅是文學的革命,也是書寫語言的革命,更是一種文化的革命。然而它們的成功,卻不在打、砸、搶、燒的激憤的破壞,或者政治權力的三令五申、威迫利誘;而是來自于其主張的合于社會轉變之時代需要,以及領導人物經由成功的創作所形成的“典範”作用,與其經由批評自覺所闡明的“法式”之確立,足為時人及後人仿效與遵循。卡萊爾(Thomas Carlyle)“英雄與英雄崇拜”(Heros and HeroWorship)所謂的“英雄”的創造世界新秩序,正是此義。

何寄澎先生的這本“北宋的古文運動”,雖然未在書名上強調,追索的卻正是這樣的兩個文化“英雄”——歐陽修與蘇軾,他們兩人所前倡後繼的最重要的文化事業。(歐、蘇二人的文學事業,其實更包括了宋詩風格的確立與宋詞意境的開拓,但影響到整個書寫與文化變革的卻是古文運動。)由于他們的提倡與“典範”,終于使得“古文”成為一種平易自然,既切近于人們思感的心理歷程,卻又富于表現、溝通能力,足以適應多種體類之目的的書寫媒介,因而達到了“文”“道”融合,“文統”與“道統”合一的新的文化方向的開展。從此“文章”具有了“思想”的靈魂,“思想”也具有了藝術表現的體貌。正是另一次“文質彬彬”人文化成之理想的體現。即使在“文學革命”七十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回顧古典文化,亦不能不為之崇仰贊嘆,低回不已。因此何先生在本書中對于他們承先啟後之事業的細按深究,就格外意義重大,充滿啟示。

“英雄”雖然創造時代,時代也同時造就“英雄”。因為每一位文化“英雄”都有他們的先驅者,先行摸索了未來發展的方向o“英雄”們承繼了他們的成功與失敗的經驗,因而終于找到了真正可行的康莊大道。但是“英雄”之所以為“英雄”,也正因他們不只是真理之坦途上的踽踽獨行的人物。——陶淵明或許在詩文上,走的正是文化理想最後會到達的真理之路o但是其意義卻要到了蘇東坡之後方才被體認,方才有重大的影響。因而陶淵明只是“先知”,但卻不是“英雄”。因為他只是“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地完成自己,卻未嘗努力去發起任何文學運動。——“英雄”之事業,正因為他們不僅獨善其身,自我完成,而且更是能夠棲棲惶惶地接引同志,獎掖後進,甚至號召畢眾。因此他們不只影響久遠,成為文化傳統中永不熄滅的火炬,而且更是開創了風雲際會的時代潮流的吹鼓手。雖然任何的運動,不論一時如何的盛況空前,往往在它成功地被納入正典,成為傳統的一部分之後,終要逐漸地由社會的前景消褪,而融入了永恆的歷史背景。但是若無這種盛極一時的流行,就談不上所謂的明顯自覺的“運動”了,不論是文學的,或是文化的。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