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這本書記錄和研究了農業生產者真實的生活環境,講述了東方各民族好的耕作方法,學習他們保護自然資源的方法、及他們的經驗,人們將獲益匪淺。

  幾世紀之前,東亞三國的農業已經能夠支持起如此高度密集的人口,並且可持續發展至今,並且這個勢頭還將保持下去。美國人十分推崇遠東地區人們的原生態農耕方式,認為推廣中國、朝鮮和日本可持續農業經驗對全人類都是有幫助的。

  東亞民族主要依靠小塊土地和少量產品來維生,卻養活了密集的人口。在遠東地區,每一種可以食用的東西都被認為是人類或者畜禽的食物。而不能吃或者不能穿的東西則被用來做燃料。各種有機垃圾混合在一起以及人類的或動物的糞便都被細致地保存下來,在使用之前再將它們粉碎並烘干作為肥料。在這里,看不見一塊閑置的土地,見不到一點被浪費的資源。

  在現代農業耕作方式的弊端紛紛顯現的時刻,東亞傳統的耕作方式再一次引起了世界人民的重視。“回歸自然”重新成為受人關注的理念。
 

目錄

中文版序言 理解中國的小農
英文版序言
概述
東亞民族的農業在幾世紀之前就已經能夠支撐起高密度的人口。他們自古以來就施行豆科植物與多種其他植物輪作的方式來保持土壤的肥沃。幾乎每一寸土地都被用來種植作物以提供食物、燃料和織物。生物體的排泄物、燃料燃燒之後的灰燼以及破損的布料都會回到土里,成為最有效的肥料。如果向全人類推廣東亞三國的可持續農業經驗,那麼各國人民的生活將更加富足。
第一章 日本一瞥
我們由美國出發到中國去,途經了日本。此次航行的目的就是為了了解沿途國家的土地耕作以及作物種植的情況。在日本,我們發現了很多新奇的事情。比如,由人充當起重機的打樁三腳架、晾曬海帶的平板、插在淺水底部的用來收集海帶的竹竿以及被綁在一個平面上的梨樹樹枝等。另外,初次來到這些古老國家旅行的唯一感受就是擁擠。鄉間的土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田地里擠滿了作物,沒有一塊閑置的土地。在去往長崎的路上,我們見到了以人力驅動的運煤傳輸裝置。隨後,我們參觀了梯田菜園。
第二章 中國的墓地
穿越朝鮮海峽之後,我們來到了中國。長江三角洲平原上點綴著許多長滿草的土丘,這些土丘數量眾多,雜亂分散在田野里,據說這些都是墳墓。在中國,墳地佔用耕地的情況很多,而且比例很大,一部分被墓地佔用的耕地還是比較肥沃的。中國人在喪葬方面的花費很大,這使他們在本已拮據的生活狀況下承受了沉重的負擔。如果這種喪葬制度繼續下去,世界將面臨窘境,因此喪葬制度需要改革。
第三章 到香港和廣州
我們繼續航行來到美麗的香港港灣,這里的農民以驚人的毅力依靠自己的勞動養活了幾百萬人。之後我們離開香港前往廣州,在這里,我們了解到中國人是怎樣想盡一切辦法利用陽光雨露不懈工作以養家糊口的。有一種施肥方法我們之前從沒見過,那就是人們用小船收集大量的運河淤泥,將它們曬干後施用于田間。這種方法不僅可以培肥土壤,還可以改善運河排水,真是一舉兩得。雖然當地人使用的機械還比較簡單,但這還是可以證明中國擁有較高層次的生產制造能力。
第四章 在西江之上
西江是中國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之一,當西江夾帶著泥沙從高原奔流而下與北江和東江匯聚時,它已經進入了巨大的三角洲平原。人們已經在這片平原上開鑿運河、修建堤壩和排水系統,將其轉化為最多產的沃土,單位土地上每年至少種植3種作物。在三角洲平原上向西行進,就到了桑樹種植地區。離開三角洲平原後,我們又穿過了一個山區來到了梧州,復雜的地勢讓我們的旅途更加充實。返回廣州後,我們乘火車繼續我們的旅程,並考察沿途的農田。
第五章 溝渠化的程度和田地的曲面擬合
生活在三角洲平原的人們建造堤壩、挖掘運河,利用攜帶豐富養料的河水灌溉,利用富含有機質的淤泥肥田。中國擁有龐大的運河工程,其中一條大運河總長超過800英里,而且運河分布極廣。為了有效控制運河洪水,在沿岸除了建有大型防洪堤,還建有許多蓄水的水庫。通過運河,這個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度因此擴大了其沿海平原的面積,使得沿岸幾百平方英里的土壤變得肥沃和持久。另外中國人抑制水土流失的方法改善了灌溉系統,並將徑流中可培肥地力的物質保留在農田里。
第六章 老百姓的習俗
上海的普通勞動者高效率地工作著卻得到較低的工資,但他們依然誠實而節儉,感到幸福和滿足。在這里,我們看到了一種彈棉花並將其制成床墊或被子內芯的方法。我們參觀了上海的集市,市場上的東西都是論斤出售,每個買菜的人都自帶一桿秤,以避免買賣中缺斤短兩的問題。中國人日常飲食中蔬菜所佔的比重讓我們深感吃驚。相對于西方國家來說,他們是更嚴格意義上的素食主義者。蔬菜容易被消化,而肉類中的營養成分只有很少的部分能被吸收。他們的飲食結構更好地繼承和保護了中國的農業。
第七章 燃料問題以及建築、紡織材料
東方人解決燃料和保暖的方法再次讓我們感到震驚,農民用衣服來保暖減少了對燃料的依賴。翻新土炕時,替換下來的廢棄磚成為珍貴的肥料。人們還將燃燒木材後產生的煙灰儲存起來,用于培肥土壤。還有,秸稈和松樹枝也為解決燃料問題貢獻了一份力量。中國人會定期種植一些樹木作為燃料,以保護森林。這些東方國家廣泛使用的建築材料是稻草、高梁或小米秸稈以及用泥土燒制成的磚。此外,還有用于紡織品生產的作物被大量種植。這些民族崇尚節儉的美德值得人們學習。
第八章 邁步田野之間
邁步田野之間時,我們第一次近距離地觀察了將運河中的淤泥用作肥料的具體方法。施用大量淤泥的優點是將大量石灰加入土壤,增加土壤中的微量元素,還帶來了含有大量營養物質的螺螄殼。除了直接用作肥料外,人們還將淤泥與馬糞或苜蓿這樣的有機物混合形成肥料,然後再施用于田間。有機質與泥土一起能腐爛得更快,從而釋放其中的可溶解性植物肥料。我們還有幸看到了一次孵化過程。人們用孵化器將蛋孵化,再出售家禽的幼崽,不能孵化的蛋將被挑出並及時賣掉。
第九章 廢物利用
東方人自古以來一直延續的施肥方法就是利用人類的糞便,這種做法可以保護土壤肥力以及提高作物產量,還可以避免對環境的污染。西方人焚燒垃圾、將污水排入大海,而中國人將兩者用于肥料。他們將人類糞便和生活垃圾埋在干淨的土壤中自然淨化,同時培肥土壤。糞便大都被儲存在石質容器里,用長柄勺倒入田里。此外,遠東地區的農民還燃燒耕地以及山上種植的植物以得到草木灰來增肥土壤。在日本的實驗站我們還見到了堆肥房,這種堆肥房可為兩英畝半土地供肥。
第十章 在山東
我們乘船來到山東,在這里,我們看到了能適應糟糕路況的獨輪車,設計巧妙的小型條播機。之後,我們前往一個繁華的村莊去了解制作肥料的方法。人們在村子里修建堆肥池,將人的糞便、植物的秸稈以及從田里收集到的各種廢料倒進池里,還不時地往池里加水以控制發酵過程。堆肥池的目的是將所有有機質完全瓦解,最終的結果是變成灰漿一樣的黏稠物質。待發酵之後,人們會將其倒在街上鋪開曬干,再將它與新鮮的泥土、草木灰混合施用于田間。此外,還有一種在土里形成硝酸鹽的方法也被中國農民廣泛使用,這種房屋地面的硝酸鹽可以作為一種肥料直接施用。
第十一章 東方,“擁擠的”時空
東方的農民是世界上最懂得利用時間的,他們能以一種更迅速有效的方式保證同樣的收成。這種節約時間的農耕方法是套種。江浙一帶的農民會在小麥完全成熟之前套種棉花,用這種方式種下的棉花要比用傳統方式種植的棉花生長時間多30天。許多地方還會采用復種的方法,這種做法使田里的作物變成了多熟制,利用生長季節的每分每秒促進作物的生長。同時,農民也能利用所有可能的時間來照顧作物。
第十二章 東方的稻米種植
中國、日本、朝鮮選擇水稻作為他們的主要作物。在中國的廣東,我們首次看到了水稻苗床。當地的農民將小塊土地作為育苗的苗圃,待稻苗長得很強壯時,再將其移植到經過精心施肥的田里。但在移植水稻之前一定要往田里施肥以及灌溉和犁耕農田,在一切準備就緒後,婦女們將稻秧從苗圃中撥出,綁成小捆,插到稻田里。水稻移苗之後還要不時地鋤地、施肥以及灌溉。東方民族用籃子、抽水泵,或者水車來灌溉稻田。在作物成熟之後,要抽干地里的水,將稻谷懸掛在竹竿上晾干。之後人們會用打谷機、風選機或用木錘擊打稻谷的方式將谷殼剝去。此外,稻谷的秸稈還可用于廣泛的用途,給農民帶來大量收益。
第十三章 絲綢文化
東方一個最了不起的行業就是絲綢生產,這一產業起源于中國,原料是蠶絲。在中國和日本都有大量人口從事桑蠶養殖。在桑園里,人們經常修剪樹枝以促進樹枝的不斷生長。並不是所有的絲綢都是依靠家蠶生產出來的,還有相當一部分是依靠野蠶生產出來的。這些古老國度的農民通過種植桑樹和養蠶,創造了一筆可觀的出口貿易額,還生產出了制作衣服、用作燃料和肥料以及充當食物的原料。
第十四章 茶產業
在中國和日本,茶葉種植是繼桑蠶養殖之後又一偉大的行業。中國茶葉的年產量遠大于日本。茶樹常被分散種植在小塊土地上,但也有很多種植在寬廣的種植園里。茶葉通常都是手工采摘的,之後送到炒茶房進行加工。在日本,我們參觀了茶園,還目睹了制作茶末的過程。
第十五章 關于天津
我們乘船前往天津考察。在那里,我們看到了鹽場,人們通過利用風力、潮汐、太陽能以及便宜的勞動力創造出大量的鹽。在中國,制鹽業受到政府監管,生產出的鹽要麼被賣給政府,要麼被賣給某個地區有運營權的商人。政府明令禁止進口鹽,以及產鹽地之間的交易。天津沿岸的土地鹽堿化程度很高,極不適合作物生長。人們通過開鑿運河、改善排水以及改進灌溉,降低了鹽堿化程度並提高了土地的生產力。在這里,我們還了解到了一種保存水果的方法,即將水果用紙包住,然後將其保存在恆溫的泥窖里。人們還用同樣的方法儲存蔬菜。
第十六章 東北和朝鮮
我們離開天津前往中國東北,那里的降雨量很小,但是降雨主要集中在作物生長急需水的時節,因此效用很高。遼河平原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因此農業主要分布在這些平原以及一些小河的河口。東北的森林覆蓋率很高,草地面積廣闊,礦產資源豐富。在東北地區,人們將小米和高粱作為主要作物,其秸稈還被廣泛用于燃料和建築材料以及包裝材料。遼河平原以南地區種植的作物主要是小米和大豆。之後,我們來到朝鮮,這里所有的作物,包括小麥、黑麥、大麥和燕麥,也是成排種植的。這些地方特有的耕作方式是用馬而不是用牛來耕作,他們使用的抽水設施也很特別。
第十七章 再訪日本
在第一個雨季來臨時,我們回到了日本。我們參觀的第一站是長崎縣立農業實驗站。在明石農業實驗站,我們了解到日本實行的一些水果種植方法。我們向東北方向前行,去了奈良實驗站和京都實驗站。隨後,我們來到了靜岡縣實驗站,這里正在致力于研究園藝學以及生產果醬。我們有幸參觀了位于東京附近的西原皇家農業實驗站,當時實驗站正在進行國家級的常規農業和技術農業研究工作。另外,專家們還在對土壤和底土進行精心的化學和物理研究。經過考察,我們發現日本的耕地面積還不到其土地面積的14%,每個家庭能耕作的土地只有2.6英畝,還要承擔繁重的賦稅。因此甚至在70年後,人們還要辛勤勞作。
後記
 

農耕是人類文明的基礎,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文中“我們”均指當時的美國人)還沒有整理出全部農耕經驗。假如要集中所有的力量和工具來征服整個地球,我們就必須清楚地知道世界各地的人們在食物生產過程中都會踫到哪些問題,以及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

真正的農業旅行家很少,真實地介紹偉大的鄉村自然條件的書籍更少,而單純介紹自然史歷程,或者自然景點和事件的書卻又太多了。毋庸置疑,已經有一些關于鄉村研究和旅游的書.例如阿瑟‧揚的《法國游記》,涉及社會、政治和歷史。但最重要的是,關于農業旅游的書還屈指可數。在進行農業旅游時耍堅持科學的探索精神,對各種征服自然的行為進行對比研究,之後再將研究得來的結果告知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們。

這就是我閱讀了金教授手稿之後獲得的感悟。金教授是這方面的專家,他寫作這本書是為了記錄和研究農業生產者真實的生活環境,而不是為了發現奇觀或者是為了描繪自然風景,抑或是已被發現的奇跡。我們生活在北美,總是習慣于認為我們能夠指導世界的農業生產,因為我們的農業財富巨大,我們對環境惡劣地區的出口額也很大。但是,我們農業產量大的首要原因是土壤肥沃,人均佔有土地面積大,我們只是最近才開始了解一些好的耕作方法。農業耕作的首要條件是保持土壤的肥沃,東方各民族早已遇到此類問題,而且也已經找到了解決方法。對于這個問題,我們或許可以另闢蹊徑,也能直接從他們的經驗中獲益良多。近來,隨著個人主義的盛行,一些歷史較短的國家或許能夠避免像日本和中國那樣遭遇人口稠密的問題,然而他們保持土地資源的經驗是我們應該學習的,這是我們向他們學習保護自然資源的第一課。這個便是金教授從東方帶回來的重要信息。

這本關于農業的書應該有利于東西方的相互理解和交流。如果能像金教授建議的那樣,有一些關于禮節和自然資源保護的交流,像體育運動、外交和商業方面的交流一樣頻繁,那麼雙方的人民將受益匪淺,這對雙邊友好也將產生不可估量的積極影響。

很遺憾,金教授沒能完成這部將中國和日本的經驗傳播到世界的著作。要是能完成,這將是一部很有說服力的、系統地介紹東方農業和環境研究的著作。在此書即將出版之際,他突然逝世,他的探索也因此中途擱淺。但是,除了金教授已經留給世人的關于土壤、物理學和農業設備應用的著作之外,他又留給我們一部新的作品。在他研究所涉及的每個方面,金教授都增添了光彩。

L.H.貝利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