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紫禁城:洋帝師眼中的溥儀與近代中國

暮色紫禁城:洋帝師眼中的溥儀與近代中國
定價:192
NT $ 167
  • 作者:[英]庄士敦
  • 出版社:華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07-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7535193
  • ISBN13:9787507535198
  • 裝訂:315頁 / 24 x 16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這是一個庄士敦的懷舊集,以他與溥儀的主要交往經歷為線索,記述了從晚清到民國期間,中國發生的大小事件,如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進京、辛亥革命、張勛復辟、五四運動、馮玉祥逼宮等事件的看法,客觀反映了從帝制到共和的艱難過渡。雖然對某些問題有狹隘之處,但一些看法不乏思考的光芒。

《暮色紫禁城:洋帝師眼中的溥儀與近代中國》筆觸細膩,還對溥儀的一些生活小事有詳細記錄,如五四運動時期,溥儀閱讀《新青年》;1922年,溥儀將結婚的巨額禮金捐給慈善機構;1923年日本大地震后,溥儀捐款巨大,等等,展示了一個聰明、幽默、追求進步卻誤入歧途的溥儀。這些記載對我們今天研究溥儀和民國具有巨大的史料價值。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1898:戊戌變法
第二章 維新運動的失敗
第三章 1898-1901:太后反擊與義和團運動
第四章 1901-1908:光緒皇帝的最后歲月
第五章 慈禧太后
第六章 1911:辛亥革命
第七章 清室「優待條件」
第八章 大清皇帝和洪憲皇帝
第九章 1917:張勛復辟
第十章 《松壽老人自述》
第十一章 紫禁城:1919-1924
第十二章 帝師
第十三章 黃昏中的清廷
第十四章 內務府
第十五章 少年皇帝
第十六章 君主制的希望和夢想
第十七章 龍的躁動
第十八章 龍振雙翅
第十九章 龍鳳呈祥
第二十章 陰謀與計策
第二十一章 御花園
第二十二章 頤和園
第二十三章 十一月五日事件
第二十四章 龍的困頓
第二十五章 皇帝出逃
結尾篇、龍歸故里
 

1901年7月25日上午十一時許,一位靦腆的、稚氣未脫的中國貴族登上了香港海岸。他身着華麗的絲綢盛裝,頭戴清朝最高品秩的紅色頂戴花翎。在碼頭,代表當地政府的英國官員迎接了他及為數不多的隨從。本書作者也忝列其中。一路上警察護從,擋住列於道路兩旁好奇圍觀而又神情冷漠的人群,使其保持距離,以示尊敬。四位紅袍轎夫一路小跑,載離碼頭。一刻鍾光景,轎子停在總督府門前。在這里,他將受到英國殖民地總督的歡迎。

這位尊貴的訪客便是大清國當朝皇帝的弟弟,醇親王。而迎接他的是大英帝國國王愛德華七世派駐香港的代表——亨利·布萊克閣下。

這次到訪值得紀念。如果醇親王願意,他此行本應受到當局正式的禮儀接待。然而,這些儀式大都被取消了。當德國的巴伐利亞號駛入港口時,沒有英國軍艦隊向他敬禮,沒有海岸炮兵隊鳴炮。當他上岸后,也沒有受到儀仗隊的歡迎。這都是按照他的意願進行的。因為他此行身負一項恥辱使命,而流着中國皇家血液的他,在完成這項使命之前,不願講究任何排場。一年零三十五天前,醇親王還未踏上香港的土地。那時,德國駐中國的大使在北京的街道上被一名義和團成員殺害了。1900年6月20日,德國克林德大使被殺一事傳遍全世界,這是歷史上悲慘的「使館圍城」事件爆發的標志。現在,勝利同盟國迫使戰敗的中國和平解決此事,其中一個條件是:一位大清國的王公親赴德國,代表中國皇帝,在德國皇帝座前表示誠摯的哀悼和歉意。然而,在中國人的眼里,對方至多是一個附屬國的國王,甚至只是無禮野蠻的小國君主。

當時我曾做過一些記錄,里面寫着這樣的文字:「按照中國的傳統,雖然醇親王沒有資格成為皇帝,但他的兒子卻有可能成為皇帝。自然,這種可能性讓醇親王在中國未來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一個非同尋常的角色。」

這些評論准確無誤地預示了醇親王未來的命運。從德國回來后,太后把她的親信、總督內閣大學士榮祿之女許配給他。1906年初,他們的大兒子出生了,取名溥儀,他后來成為了中國的末代皇帝。醇親王攝政,成為了時局動盪的年月里真正的統治者。

醇親王從香港返回不久,另一位皇室成員,載振親王(子承父位),也就是后來的慶親王,途經香港,前往英國倫敦參加愛德華君主的加冕典禮。他肩負着無辱於中國的使命,因此在香港的禮儀規格,一絲未減。

正因為這兩次機會,我得以與清朝的皇室成員接觸。后來,我與他們的關系比其他任何一個外國人都要親密。但此前,我已經結識了一位與清朝命運息息相關的人。相比於我認識的其他王公,他將在中國歷史上占據更加榮耀的地位。1898年的聖誕節,我以「東方見習官」的身份抵達香港。那年,中國發生了很多轟動性的事件,這些事件的領袖往往來香港避難。我第一次見到康有為是在總督府里。他是當時中國最令人欽佩也最令人憎恨的人物:欽佩,甚至崇敬,是對那些忠於朝廷的人來說,他們懷着滿腔愛國的熱情,期望全世界都尊重他們的國家;憎恨,甚至害怕,是對那些頑固自大、不向西方學習的人來說,他們認為中國的皇帝是理所當然的眾王之王。

我第一次見到這位偉大的改革者和「當代聖賢」時,他正哀悼戊戌六君子。這六君子比他更不幸,已遭到太后及其寵臣和背叛者的毒手。六君子中的一位是他的胞弟,名叫康廣仁。北京的朝廷及各地的省會都巨額懸賞,捕捉康有為歸案,無論生死。雖然他在香港被英國政府小心地保護着,但他還時刻處在被暗殺的危險當中。在警察的陪同及保護下,他以客人的身份拜會了英國國會議員查爾斯·貝思福勛爵,並進行了有趣的會話— —這些會話都被查爾斯記錄在旅游感想中。在香港逗留幾天后,康有為分別去了日本、加拿大、美國和歐洲。在此期間,他的性命時刻都受到朝廷間諜和特務的威脅。只要太后還活着,他就會是一個無家可歸的流浪者。

事實也確實如此,盡管他后來回到了自己的祖國,卻一直流浪着,直至他生命的盡頭。

我寫這本書,主要是為了記錄一些清朝統治下的紫禁城在黃昏時期的種種事件——從1912年初民國成立到1924年11月溥儀被「基督將軍」及其部下驅逐出宮的十三年間所發生的事。為了方便那些對中國現代政治不熟悉的人,我覺得有必要在描寫紫禁城黃昏前的白天——一個被滿天烏雲覆蓋的白天——和黃昏后暴亂的黑夜。

正如這本書描述的那樣,黎明和夜晚到來之前都會有薄暮。黃昏可能被夜晚吞噬,但是它又帶來了光芒四射的陽光。這正是欽佩且尊重中國人民(那些了解中國人民的人都會如此)的人所熱切希望和堅信不移的。很多人都相信,我們在蒼穹上已經發現了新一天的第一縷陽光。然而,本書將要講到的是黃昏,不是黎明前的薄暮。我講述的故事歷經三十四年,始於1898年——那時,抑郁絕望的光緒皇帝決定嘗試康有為呈獻給他的改革計划,結束於1931年底——清朝皇帝回到其祖先的發源地滿洲,之后一年,滿洲就成為世界政治風暴的中心之一。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