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十大概念

社會學十大概念
定價:132
NT $ 115
 

內容簡介

社會學會是世界性的嗎?社會學的理論和概念是基于特定的社會背景和教育背景,由社會學家依其特定的思維方式構撰而成的。翻譯社會學這類書,將其理論和概念從歐羅巴移至亞細亞,的確是其難無比。

故而,本書的譯者功績卓著,他的成功更令人欽佩。

本書中盡是些需要解釋的概念,為什麼要選擇這部書翻譯成中文呢?無疑,這是在向最大的困難挑戰。然而,精心遣詞構句也許是翻譯者的崇高職責。所以,人們盡可放心,這些重要概念無論是從歐洲移譯至亞洲,抑或是從亞洲移譯至歐洲,其實質性含義會是保留無損的。

總之,盡管學者們所把握和研究的現實內容會因國別而異,但他們展開歸類和分析的框架仍會明顯地呈現某種共性。

無論西方社會學抑或東方社會學,它們都將涉及人類群體,並將對人類群體的結構和運行機制提供解釋。正是社會生活的這兩個方面將本書諸章節分為兩大部分。

任何社會都表現出某種程度的組織性。另一方面,不同地域人類群體間的比較終將導致文明問題的提出,即使在現代社會中,這種文明間的統一趨向亦日趨明顯。況且,社會學的知識似乎有助于淡化甚至消除緣于不同起源的諸文明間由來已久的不和諧。故而,古代性概念只涉及那些偏遠的、邊緣的、處于演化過程中的社會。知識的進步在很大程度上規定著現代化的進程!因此,社會類型學本身理應適應新的背景。

本書第二部分所論述的涉及運行機制的概念,同樣具有普遍運用的價值。處在人類整體之中的任一個體人都佔據著一定地位並扮演著某種角色,但其個性並不全由這些地位和角色決定,而通常是處于變化之中。

最後,在所有國家中,人們都能區分出社會階層和階級。誠如卡爾‧馬克思所指出,共產主義終將消除這些社會差別。但他從沒認為這會在不久的將來實現。這是馬克思提出的共產主義所要達到的目標。然而,只要這仍是或早或遲的將來所要達到的目標,那麼就有必要認真探討社會分層問題,這一問題的實質就是關注個人能否依據他們的願望,憑借他們的才能改變自己的地位類別。這也就是社會流動問題。

本書由法國社會學家撰寫。中國的讀者們在閱讀中將會發現,書中闡釋了十個社會學的概念,這些概念可運用于現代各個不同類型的社會之中。
 

目錄

譯者的話
中譯本序
原序
第一部分 社會
一、社會組織
1.組織的形式和種類
Ⅰ.總體社會
Ⅱ.群體與集團
2.進化與運行
Ⅰ.社會組織的起源
Ⅱ.組織的條件
Ⅲ.組織的等級
Ⅳ.一般理論
3.社會組織及其現時趨向
Ⅰ.機體
Ⅱ.品質
二、文明
1.文化背景
Ⅰ.探求科學的概念
Ⅱ.文化與文明
2.標準
Ⅰ.進化的標準
復雜性和城市化
技術
精神的和道德的因素

Ⅱ.分析的標準
文明現象的定義
文明的具體形式
3.文明的類型學和現象學
Ⅰ.界限
Ⅱ.決定性特征
三、知識社會學
1.起源和階段
2.相對主義和社會學主義
萊維布律爾和埃瑟蒂爾
涂爾干
3.意識形態與知識
Ⅰ.馬克思主義的標準
Ⅱ.舍勒的現象學
Ⅲ.曼海姆的概括
4.知識的社會範圍
Ⅰ.索羅金
Ⅱ.古爾維奇的多元論
知識的種類和形式
知識的社會等級
5.社會角色和知識傳播
四、類型學
1.古爾維奇的類型學
2.馬克斯‧韋伯的類型學
3.既成類型
五、古代性
1.古代性的標準
2從古代性到普羅米修斯文明
Ⅰ.泛靈論和社會學的唯理論
Ⅱ.萊維布律爾的原始思維
Ⅲ.野性思維和集體無意識
3.古代思維的表征
4.總結
六、進化論(文化的和社會的)
1.單向進化論
Ⅰ.理論起源和初步發展
Ⅱ.激進進化論
2.困難與靈活
Ⅰ.批評
Ⅱ.新的取向
第二部分社會運行
七、角色與地位
八、分層
1.問題的界限
2.分層理論種種
Ⅰ.沖突理論種種
Ⅱ.功能主義理論種種
戴維斯和莫爾的分層理論
塔爾科特‧帕森斯的分層理論
Ⅲ.綜合的嘗試
3.分層的類型
Ⅰ.馬克斯‧韋伯的類型學
Ⅱ.類型學的相對性
Ⅲ關于等級制度的經驗研究
4.不同社會背景中的分層
Ⅰ.古代社會
Ⅱ.種姓
Ⅲ.等級
Ⅳ.資本主叉等級中的分層
Ⅴ.社會主義國家中的分層
Ⅵ.第三世界國家中的分層
5.結論
九、社會階級
1.唯實論觀念
馬克思的階級觀
古爾維奇的階級觀
2.唯名論觀念與經驗研究
Ⅰ.唯名論
馬克斯‧韋伯的唯名論
外在的標準
Ⅱ.經驗研究
熊彼特
阿爾布瓦克斯
3.概念的統一
十、社會流動(縱向)
l.流動種種
2.流動表
3.縱向流動的因素和過程
4.縱向流動的後果
5.背景
結語
 

社會學會是世界性的嗎?社會學的理論和概念是基于特定的社會背景和教育背景,由社會學家依其特定的思維方式構撰而成的。翻澤社會學這類書,將其理論和概念從歐羅巴移至啞細亞,的確是其難無比。

故而,本書的譯者功績卓著,他的成功更令人欽佩。

本書中盡是些需要解釋的概念,為什麼要選擇這部書翻譯成中文呢?無疑,這是在向最大的困難挑戰。然而,精心遣詞構句也許是翻譯者的崇高職責。所以,人們盡可放心,這些重要概念無論是從歐洲移譯至亞洲,抑或是從啞洲移譯至歐洲,其實質性含義會是保留無損的。

總之,盡管學者們所把握和研究的現實內容會因國別而異,但他們展開歸類和分析的框架仍會明顯地呈現某種共性。

無論西方社會學抑或東方社會學,它們都將涉及人類群體,並將對人類群體的結構和運行機制提供解釋。正是社會生活的這兩個方面將本書諸章節分為兩大部分。

任何社會都表現出某種程度的組織性。另一方面,不同地域人類群體間的比較終將導致文明問題的提出,即使在現代社會中,這種文明間的統一趨向亦日趨明顯。況且,社會學的知識似乎有助十淡化甚至消除緣于不同起源的諸文明間由來已久的不和諧。故而,古代性概念只涉及那些偏遠的、邊緣的、處于演化過程中的社會。知識的進步在很大程度上規定著現代化的進程!因此,社會類型學本身理應適應新的背景。

本書第二部分所論述的涉及運行機制的概念,同樣具有普遍運用的價值。處在人類整體之中的任一個體人都佔據著一定地位並扮演著某種角色,但其個性並不全由這些地位和角色決定,而通常是處于變化之中。

最後,在所有國家中,人們都能區分出社會階層和階級。誠如卡爾‧馬克思所指出,共產主義終將消除這些社會差別。但他從沒認為這會在不久的將來實現。這是馬克思提出的共產主義所要達到的目標。然而,只要這仍是或早或遲的將來所要達到的目標,那麼就有必要認真探討社會分層問題,這一問題的實質就是關注個人能否依據他們的願望,憑借他們的才能改變自己的地位類別。這也就是社會流動問題。

本書由法國社會學家撰寫。中國的讀者們在閱讀中將會發現,書中闡釋了十個社會學的概念,這些概念可運用于現代各個不同類型的社會之中。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