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選譯

楚辭選譯
定價:90
NT $ 78
  • 作者:徐建華 金舒年 譯注
  • 出版社:鳳凰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05-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50603936
  • ISBN13:9787550603936
  • 裝訂:平裝 / 180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在中國文學史上,《楚辭》是繼《詩經》而起的詩歌發展中的又一個高潮。尤其是它的代表作者,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更在中國人民心中留有不可磨滅的印象。而作為他的斗爭實錄,由他的丹心碧血所凝結而成的一系列光輝辭作,則不僅在文學史上產生了衣被百代的深遠影響;而且其中所表現的詩人屈原的精神氣質也已深入到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之中,對我們的民族性格、民族心態的形成與發展都起過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我們認為,在當前振興中華的偉大進程中,讓更多的人了解屈原及其光輝辭作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楚辭”這個名詞,最早見于漢代司馬遷的《史記‧酷吏列傳》,它本來是一種詩體的名稱。這種詩體和它以前的《詩經》相比頗有不同。例如《詩經》以四字句為典型句式,句中節奏為“二二”;楚辭的典型句式則有六字與五字兩種(語氣詞“兮”除外),句中為“三三”、“三二”節奏。又如語氣詞“兮”,在《詩經》雖已出現,但數量不多;而楚辭運用“兮”卻是有規律的,因而成了語言形式的一個顯著特征。再如楚辭有濃郁的地方色彩,這也和經過周王朝樂官統一加工的《詩經》有所不同。宋人黃伯思說︰“屈宋諸騷,皆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故可謂之楚詞。”(《東觀餘論‧校定楚詞序》)這不但較為全面地指出了楚辭的地方色彩,而且說明楚辭的得名還是與它的地方色彩有關的。

楚辭這種詩體本來是在民間產生的。雖然最初的情況已失傳無考,但早在公元前六世紀中葉,楚國就出現了從越人土語翻譯成楚辭形式的《越人歌》(見《說苑‧善說》篇)。稍後數十年,又出現了同為楚辭形式的《孺子歌》(見《孟子‧離婁下》)。再有就是《楚辭》中的《九歌》,一般研究者都認為它本是楚國的民間祭歌,後來才由屈原作了修改和加工。根據祭歌的傳承具有穩定性這一點來推想,原來的《九歌》很可能曾經流傳了相當長的時間。由此可見,楚辭這種詩體在楚國民間早已形成,流行的範圍也相當廣泛。偉大的詩人屈原就是在學習楚國民歌的基礎上,接受並發展了這一新的詩體,寫出了一系列光輝的辭作。而在屈原之後,楚國又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皆好辭而以賦見稱”(《史記‧屈原列傳》)。到了漢代,賈誼等人繼續以楚辭這種詩體來寫作。在這種情況下,“楚辭”一詞又成為屈原以下一些作者所作詩歌的名稱。
 

目錄

前言
離騷
九歌
雲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東君
山鬼
國殤
天問
九章
涉江
哀郢
抽思
惜往日
橘頌
九辯
編纂始末
叢書總目
 

《古代文史名著選譯叢書》與廣大讀者見面了。這是叢書編委會的同志與眾多專家學者通力協作、辛勤耕耘的結果。

中華民族在五千年漫長的歲月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給人類留下了豐富的精神財富。“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今天,以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為指導,整理研究我國古代文化典籍,做到汲取精華,剔除糟粕,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使人們在正確認識民族歷史的同時,得到愛國主義的教育,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使文明古國的歷史遺產得以發揚光大,這是我們每個炎黃子孫的責任。而要做到這樣,對古籍進行整理與研究是重要的基礎工程。但是,整理與研究古籍僅作標點、校勘、注釋、輯佚還不夠,還要有今譯,使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都願意去讀,都能讀懂,以便從中得到教益。

基于以上認識,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于1986年5月組成了以章培恆、安平秋、馬樟根三位同志為主編的《古代文史名著選譯叢書》編委會,確定了以全國十八所大學的古籍整理研究所為主力承擔這一看似輕易、實則艱巨的今譯任務。在第一次編委會議上,擬定了《凡例》、《編寫與審稿要求》、《文稿書寫格式》和一百余種書目。以每一種書為十萬至十五萬字計算,這套叢書大約有一千余萬字,應該說是一項大工程。經過一年的努力,完成了第一批三十六部書稿的譯注任務。在各研究所的專家與所長把關的基礎上,于1987年5月和7月,先後在復旦大學、北京大學召開了部分編委參加的審稿會,通過了二十五部書稿,作為《古代文史名著選譯叢書》與廣大讀者見面的第一批作品。與此同時,在1987年7月6日,邀請了在京的十幾位專家教授與編委會十幾位編委一起座談這套叢書與古籍今譯的問題。專家們肯定了今譯工作的必要性與深遠意義,並以他們數十年的教學科研和創作的經驗,說明今譯是一項難度很大的工作,是培養人才,使之打下堅實基本功的一種有效方法;專家們還對《古代文史名著選譯叢書》提出了寶貴的建議,這對當時的審稿工作和保證《叢書》的質量起了很好的作用。

實踐證明,古籍的今注不易,今譯更難。沒有對作品的深入、透徹的研究,沒有準確、通俗、生動的語言表達能力,要想做好今譯是不可能的。兩年多來,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在探索古籍的今注、今譯的道路上,做了一些工作。這部叢書的出版,是系統今譯的開始,說明古籍整理研究工作有了新的進展。更可喜的是,一批中青年學者參加了今注今譯工作,為古籍整理增添了新生力量,相信他們會在實踐中,在學習中,成長成熟。我希望,這套叢書的編委會和高校各古籍整理研究所要敞開大門,加強同國內外專家學者的聯系,征求他們和廣大讀者的意見,並向有真才實學而又適宜做今譯工作的專家學者約稿,以提高古籍譯注的水平,使《古代文史名著選譯叢書》的第二批、第三批作品的質量更上一層樓。

這是一套以文史為主的大型的古籍名著今譯叢書。考慮到普及的需要,考慮到讀者對象,就每一種名著而言,除個別是全譯外,絕大多數是選譯,即對從該名著中精選出來的部分予以譯注,譯文力求準確、通暢,為廣大讀者打通文字關,以求能讀懂報紙的人都能讀懂它。我希望這套叢書能成為中小學教師的語文、歷史教學的參考書,成為大專院校學生的課外讀物,成為廣大文史愛好者的良師益友。由于系統的古籍今譯工作還剛剛起步,這套叢書定會有不少缺點、錯誤,也誠懇地希望讀者批評指正。

巴蜀書社要我為這套叢書寫序,我欣然接受了。我相信這套叢書不僅會使八十年代的人們受益,還將使子孫後代受益,它將對祖國的繁榮昌盛起到點滴的作用。最後借此機會向曾給予我們支持、幫助的專家學者和巴蜀書社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謝!並殷切地希望台灣同胞、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和我們一同做好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的整理工作,為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再放異彩而努力!

周林
1987年10月于北京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78